APP下载

东北方言中的拟态词

2020-07-04王一涵

中国民族博览 2020年6期
关键词:主观性

【摘要】本文參考拟态词在世界语言中的表现,认为应该在东北方言词汇系统中将拟态词列为一个独立的词类,拟声词恰是拟态词类中的一部分。此外,东北方言的拟态词在语义内容和主观化情感表达上具有特殊的用法,与日语拟态词用法显示出较大的差异。

【关键词】拟态词;东北方言;语义内容;主观性

【中图分类号】H17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在对世界语言的调查中发现,存在一类通过对声音的模拟表达动作、状态等意义的词,也就是拟态词(ideophone,又称摹状词)。Doke(1935)在调查班图语时提出了拟态词的概念,他认为拟态词指的是语言中使用像似的语音形式来表达意义的语言表征,这类词具有模拟性(onomatopoeic),用于描写谓词、修饰语或副词中涉及方式、色彩、声音、气味、动作以及强度等方面的内容。如日语中的“どつかり”(重物落下貌,扑通)、英语中的“zigzag”(弯弯曲曲的前进)等。这种通过语音上有特殊表现的词描绘出的现实世界中的动作、状态、情感等表达,在非洲和世界其他地区的许多其他语言中都被视为特定的词类(Bodomo 2000等)。在亚洲语言中,拟态词在日语中尤其发达,而在汉语中却没有独立的地位,甚至被合并入象声词(拟声词)中。

本文以东北方言中大量存在的拟态词作为研究对象,旨在论证拟态词作为一种独立的词类在东北方言中所占据的特殊地位,值得在未来的研究中给予重视。

一、东北方言中拟态词的界定

目前,在汉语研究中无法利用任何形式手段将拟态词与其他词类作出明确的区分,而拟态词又表现出不同于其他词类的特征。Childs(1994)提出拟态词应该是由一组定义特征(即表达性和象似性)界定的原型词类范畴,范畴中的一些成员具有更高的原型性。Akita (2009)从这一角度出发排列出了日语拟态词语义表达的象似性梯度层级(The Lexical Iconicity Hierarchy,简称LIH),如下所示:

其中最原型的成员是对声音进行模仿,其次是对现象进行模仿,最外围的成员是对内部经验世界进行模仿。原型性更强的成员能够实现对外部世界更形象的模仿,而原型性越弱的成员其模仿对象更为抽象、语义更为具体,有更强的表达性,更易于成为句子的核心。

本文认同这种观点,认为应将拟态词划分为一个独立词类,而传统汉语研究中的象声词应被看作是拟态词中模拟对象为声音的一个小类。由于对声音进行模仿的拟声词具有更强的原型性,因而这类词所表达的语义内容更加模糊,句法功能也受到更多的限制。

类型学研究表明,一些语言不存在广义的拟态词,只有拟声词,如澳大利亚的伊尔-约荣特语。Alpher(1994)在描写这种语言时提出,应该将这种语言中的拟态词定义为“高度规约化的模拟动作声音的词汇”,这类词通常已经进入词汇系统,只有了解这门语言的人才能知道这是用于模拟某种动作的拟态词。这印证了我们的观点,一种语言中如果只存在数量较少的拟态词时,这些拟态词在语义表达上会具备更强的原型特征,即单纯对声音进行模仿;而当一种语言中存在数量较多的拟态词时,拟态词语义表达会更加丰富,东北方言就是这种情况。

下文主要对拟态词中模仿对象不是声音的成员(即“非摹声类拟态词”)进行分析,并从词形构成、语法功能、语义内容表达入手,试图东北方言中拟态词的面貌进行更加细致的描写。

二、东北方言非摹声类拟态词

(一)词形构成

1.单音节形式

(三)语义表达

目前,从语义类型学的视角分析拟态词意义表达的研究已经十分丰富。研究者们主要从词汇语义的角度对拟态词内部进行分类,并发现不同语言中的拟态词系统存在着地域差异。美洲语言的拟态词系统更倾向于对声音和位移进行编码(Tedlock 1999);非洲语言的拟态词系统更加广泛地覆盖了感官意象的表达(Samarin 1971);在亚洲语言中,日语和韩语的拟态词更多地对认知状态进行了编码(Childs 2001)。Kilian-Hatz(1999)通过观察发现,拟态词系统中如果存在内部心理感受的表达,就一定存在描绘声音和运动的表达,他进而列出了拟态词语义表达的蕴含层级:SOUND

东北方言中的编码情况主要有以下特点:(1)东北方言的拟态词中对于人的内在心理感受和认知状态进行了大量的编码;(2)东北方言的拟态词中缺乏对具体运动、动作的单纯描写,一般情况下对动作的编码已经将具体的情境下运动的方式、状态等语义要素融入其中;(3)东北方言的拟态词系统很少对感官感知的意象进行编码,只有极少数对外观、排列、形状的描述。

拟态词在描摹人的动作或行为时通常隐含主观态度,这种主观感情色彩有时表现为说话人的情绪或评价,有时表现为说话人对某件事的认识或评价。例如,当说话人使用“嘞嘞”来表达“连续不停的唠叨”这一动作时,暗含了说话人对该动作的厌恶情绪。在东北方言中,贬义、厌烦义的主观性表达较多,褒义、喜爱义的主观性表达较少。

参考文献:

[1]耿二岭.拟声词的形象色彩[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4(2).

[2]蒋於缉,张艳翠.吉林方言拟声词表达功能摭谈[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

[3]李镜儿.现代汉语拟声词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7.

[4]刘晓南,姜文振.黑龙江方言词典[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6.

[5]刘艳.东北方言象声词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15.

[6]马思周,姜文辉.东北方言词典[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

[7]聂志平.东北方言中一些带后缀的后附式双音词语[J].呼兰师专学报,2000(2).

[8]聂志平.黑龙江方言词汇研究[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9]唐聿文.东北方言大词典[M].长春:长春出版社,2012.

[10]王树声.东北方言口语词汇例释[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6.

[11]徐皓光,张大鸣.简明东北方言词典[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

[12]叶婧婷.拟态词的跨语言考察[J].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2017(1).

[13]尹世超.东北方言概念词典[M].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0.

[14]张婷.汉语拟态词的词形构成及其语法功能[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8(1).

作者简介:王一涵(1996-),女,汉族,吉林省吉林市,博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语言学。

猜你喜欢

主观性
基于科创节平台的小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探究
语法教学的新思路
中西方社会性灾难新闻报道的主观性对比研究
论色彩在影视动画艺术中的运用
浅析后印象派绘画色彩
花非“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