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高校辅导员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能力提升的几点思考
2020-07-04陈国全
陈国全
摘 要:随着互联网5G时代的来临,高校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在维护国家安全中的地位日益凸显。作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力量,高校辅导员面对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诸多挑战,要着力提升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能力,强化网络安全风险意识,勇于抢占网络舆论阵地,持续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技能和工作自信,当好网络风险预警的“吹哨人”、网络正能量的“宣传员”和网络思政工作的“技术员”。
关键词:新媒体;辅导员;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能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随着大数据、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5G时代的加速到来,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阵地建设和管理。加强阵地建设和管理,首先要守好阵地。高等院校是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传播的主要阵地,担负着传播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崇高使命。高校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力量,因此,在新媒体时代,不断提升高校辅导员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能力,对于持续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牢固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话语权,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提升高校辅导员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能力的重要意义
(一)维护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的战略需要
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2019年发布的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5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1.2%。手机网民规模为8.47亿,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高达99.1%。网民群体中,受过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教育的网民群体比例为20.2%。作为互联网的原住民,当代大学生已成为互联网最主要、最活跃的用户群体之一。他们既是网络技术的主要用户,能通过自身知识技能改变和完善网络技术,又是网络信息的敏感群体,能第一时间接受纷至沓来的互联网资讯。鲜明的时代属性让高校学生成为国家网络安全不容忽视的关注焦点。正因如此,切实提升辅导员的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能力,有助于学生树立整体国家安全观、正确的网络与信息安全意识,有助于提升高校网络与信息安全教育水平,进而维护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
(二)保证高校校园安全稳定的现实需求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15年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强调,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统筹推进包括辅导员在内的多支宣传思想工作骨干队伍建设。这不仅体现了党中央对高校辅导员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更明确了高校辅导员队伍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工作中的重要使命。某些高校已经发生的网络舆情案例也说明了现阶段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所面临困难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实践证明,切实提升辅导员的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能力,有助于教育和引导青年大学生始终坚定正确的网络政治立场,有助于防范和化解敌对势力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渗透,进而维护高校校园安全稳定。
(三)帮助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当代青年的价值取向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决定未来社会的整体价值观。大学时代是青年成长成才的关键时期,想要树立远大理想、成就伟大梦想,就需要正确的价值观指引。正确价值观的形成,除了学生自身努力外,也离不开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一线工作者的辅导员们的悉心引导和培养。切实提升辅导员的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能力,有利于教育工作者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通过收集丰富多样的教育素材,帮助大学生树立伟大人生理想、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实现全面成长发展,使他们成长为能担负起民族复兴重任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当前高校辅导员网络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主要挑战
(一)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面临着威胁和挑战
互联网最初从欧美发达国家传入中国,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便捷,与此同時,境内外敌对势力也想方设法寻觅可乘之机。随着互联网应用不断普及、新媒体传播方式不断更新,各类网络自媒体、微媒体大量涌现,一些网络主播、“网络大V”打着文化多元和文化交流的幌子,花式输出西方价值观念。一些错误思潮如西方国家宣扬的“普世价值观”“历史虚无主义”等非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夹杂其中,以网络为掩饰大肆传播。长期活跃在互联网上的部分尚不具备独立思辨能力的高校学生,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影响,逐渐对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产生怀疑。久而久之,网络非主流意识形态的声音便在一定范围内扩散,挑战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威胁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传播。
(二)大学生对信息的新需求冲击着传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方式
在传统教育模式下,高校辅导员习惯采用灌输和说教的方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主流意识形态,教师讲学生听。进入信息化时代后,一些微博、微信公众号动辄数百万的关注量表明,相比传统的单向灌输,当代大学生更偏爱互动式的教育模式,更加青睐新媒体网络平台集文字、语音和画面于一体的传播形式,这对高校辅导员主动改变传统教育方式,发挥新媒体技术在意识形态教育中的作用提出了挑战。
(三)新媒体信息的传播方式考验着高校辅导员网络意识形态施教水平
与传统媒体信息相对闭塞和滞后相比,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具有速度快、来源多、影响广、不可控等特点,人人都是信息接收者,个个都能成为信息传播者,人们可以足不出户便知晓天下事。同时,互联网传播也存在信息来源杂乱、信息传播碎片化等问题,这使得网络易成为滋生谣言的“重灾区”。许多网络信息的真实性和客观性难以甄别,涉世未深的大学生往往容易被误导。如果一味沿用传统的说教形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势必难以真正有效开展,这就极大考验了高校辅导员结合新形势开展网络意识形态教育的工作水平。
三、提升高校辅导员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能力的主要途径
(一)强化网络安全风险意识,当好网络风险预警的“吹哨人”
互联网时代,网络空间作为虚拟的人际交往环境,具有高度的隐秘性。各种敌对势力都将其视为传播思想观念的主要渠道,如果任由与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相悖的错误言论浸入辨别能力不强的大学生网络空间,势必给国家安全和校园和谐稳定带来严重负面影响。高校辅导员应当牢固树立风险意识,确立意识形态工作无小事的思想,绷紧网络意识形态安全之弦。作为大学生在校期间接触最频繁、联系最密切的教育工作者,高校辅导员应该在现实世界是大学生的老师,在网络世界是大学生的微信好友或微博粉丝,这样除了能通过谈话和观察了解学生思想动态,还能实时掌握大学生在网络上的活动动态以及其对网络舆论热点的反应,拥有开展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突出优势。高校辅导员要借助优势,密切关注大学生网络环境,提早做好风险预警。
首先,学校要做好顶层设计,用制度明确辅导员的网络安全工作职责,要参照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建立科学合理的监督考核机制,督促辅导员强化责任意识,自觉盯紧网络空间。其次,辅导员要提高网络风险意识,树立网络空间也是工作辖区的工作理念,自觉关注学生网络动态,主动登录学生普遍使用的网络平台,全面进入学生大量聚集的网络空间,当好默默关注学生网络动态的“潜水员”。最后,辅导员要了解网络信息传播特性,注意防微杜渐,经常性开展网络信息工作摸排,尽早发现不符合主流意识形态的言论和思想倾向,及时上报,科学应对出现的各种网络风险。
(二)勇于抢占网络舆论阵地,当好网络正能量的“宣传员”
我国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完成这个根本任务,高校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用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引领广大学生。教育者要先受教育,高校辅导员要主动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在自身真学、真信的基础上,顺应网络时代潮流,更新网络观念,学习网络技术,善用网络语言,积极抢占网络舆论阵地,敢于向网络错误思想和风气亮剑,勇于传播网络正能量,在普及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增强广大学生的“四个自信”。
首先,大力开展网络普法宣传教育活动,结合学习宣传整体国家安全观,普及国家关于互联网管理使用的法律法规,通过专家讲学、案例教学等方式,让学生知网、懂网,引导学生养成文明上网、健康用网的良好习惯。其次,主动出击,全面占领网络宣传阵地,利用微博、微信、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开展内涵深刻、内容有趣、形式新颖、能引起学生关注的特色网上党课、团课和班会,织就一张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红色大网。再次,整合专业教师、管理干部、学生骨干等师生群体力量,组建红色网络宣传员队伍,对在网络上发现的错误言论即时进行批判,传播正义之声,牵引舆论走向,营造风清气朗的网络空间。最后,要善于借助新媒体传播快、影响广的优势,利用关键事件和重大节日节点,大张旗鼓地开展“理上网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我和我的祖国”爱国主义教育、“我们的节日”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普及等主流意识形态宣传,在润物无声中实现教育引导、思想传播。
(三)提升网络思政教育技能和工作自信,当好网络思政工作的“技术员”
新媒体时代的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主要借助互联网和新媒体平台开展,与传统工作方式不同的是,除了要求辅导员具有较丰富的理论知识储备和较高的意识形态工作能力,还要求辅导员精通网络相关知识和技能。实践表明,辅导员开展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效果与辅导员应用网络服务思想政治工作的熟练程度一般呈正比。也就是说,要将高校辅导员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实效最大化,必须在提升辅导员的网络专业技能和网络思政工作熟练程度上下大气力、用真功夫,不断提升辅导员熟练用网的工作能力,树立敢用善用的网络工作自信,使辅导员真正成为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技术员”。
高校要以推进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为出发点,以提升辅导员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能力为目标,以辅导员业務需求为导向,建立健全教育培训机制,制定科学系统的辅导员网络知识与技能培训规划,确保辅导员跟上网络时代知识信息更新步伐。要依托高校丰富的专家人才库,组建强大的教育培训师资队伍,结合当代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特性,有针对性地打造课程体系、设置教学专题,确保培训实效。要支持和激励辅导员开展相关科研,借助高校现有的辅导员工作室等平台,组织申报各级科研课题,辅以考察学习、交流讨论等形式,不断总结新媒体时代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规律,提升辅导员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理论水平,从而更好地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3]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9-08-30).http://www.cac.gov.cn/2019-08/30/c_1124938750.htm.
[4]何磊磊,李家辉,姜明波.高校辅导员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能力的提升[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8,(5).
[5]李林.网络微媒体环境下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工作中的挑战与对策[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11).
[6]李治勇,李兴.网络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再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2).
[7]侯天佐.网络空间中意识形态安全的现实境遇与应对策略[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7).
责编:初 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