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观看英剧的选择与需求

2020-07-04李远琦

今传媒 2020年6期
关键词:使用与满足需求大学生

李远琦

摘 要:在传播学中,学者们认为,媒介在传播过程中是为了说服受众。“使用与满足”理论研究将被动的受众看成是有着一定“需求”的个人[1]。本文从“使用与满足”理论出发,通过对大学生观看英剧的心理进行研究调查,利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研究,对499份有效问卷数据进行分析,通过控制调查群体以及观看平台渠道的使用等变量后,发现大学生观看英剧主要是出于四种需求,包括娱乐需求、认识需求、学习需求和情感需求。同时,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法分析得出,大学生观看英剧基本动机行为与观看英剧所获得的满足是相同的,并且不同的动机也会产生相同的满足结论。

关键词:大学生;英剧;需求;“使用与满足”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20)06-0045-06

一、文献缘起

从2010年至今,英剧在中国的传播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以及新媒体的出现使得网络视频平台走向繁荣。英剧已不再是严格控制的对象,而是在一个相对自由的网络平台环境中被传播,同时这也标志着英国文化与中国文化的碰撞开始了。特别是《唐顿庄园》《神探夏洛克》等英剧的不断热播,激起了中国观众观看热潮。

本文主要针对大学生群体通过观看英剧所产生的需求与满足关系研究。一方面,是因为大学生作为青年人的代表,对于跨文化事物的接收具有踊跃性;另一方面,是因为英剧在中国的传播主要是针对大学生以及较高学历的人,文化普适性不高。本文通过实证研究方式探讨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下大学生对英剧的需求与满足。

二、理论依据

传播学家伊莱休·卡茨(以下简称“卡茨”)等人发表《个人对大众传播的使用》一文中,将受众对媒介的接触行为定义为: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对媒介的期待→对媒介的接触→需求满足[2]。卡茨等学者后来从大众媒介的社会及心理功能的文献上汇总了受众需求,并将其分为五种类型:认识的需求、个人整合的需要、情感的需求、社会整合的需求和舒解压力的需要[3]。“使用与满足”研究理论可以这样定义:受众是有着一定特殊需求的个人,他们通过一定的动机来进行媒介活动,形成自我的满足[4]。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

研究大学生群体对于观看英剧的动机需求与满足,基于卡茨的“使用与满足”理论。

(二)研究假设

“使用与满足”理论解释了人类使用媒介的基本需求,包括认识需求、娱乐需求、学习需求、情感需求等,这为笔者研究大学生群体观看英剧的动机提供了基本的研究思路与框架。

基于之前的理论研究,我们可以从卡茨的“使用与满足”理论去分析大学生群体观看英剧的行为及心理,在本次研究中可以细分为四个需求,即学习需求、娱乐需求、认识需求以及情感需求。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分析出数据中性别的选择区别以及观看英剧的初期选择需求对其产生的满足感有什么正相关的作用。

本研究主要提出了以下几种研究假设。

H1大学生观看英剧的性别与观看英剧所获得的满足无显著性差异。

H2大学生观看英剧的基本动机行为与观看英剧所获得的满足呈正相关关系。

H3大学生观看英剧的不同动机与不相对应的需求呈正相关关系。

四、研究方法

(一)样本收集方法

本研究主要使用社会问卷调查法,通过问卷平台“问卷星”进行数据收集,并以微信作为主要传播渠道,向大学生群体随机发布问卷链接进行问卷的填写。笔者于2019年3月29 日至2019年4月18 日期间共收到了508份问卷,最后共收到有效问卷499份。本文利用量化的方法,对收集到的数据用软件SPSS进行分析。

(二) 样本描述

在499份有效样本中,样本中女性比例占49.02%,男性比例占50.98%。大一学生占比18.7%,大二学生占比27.95%,大三学生占比22.83%,大四学生占比24.41%,还有6.1%的研究生参与了这次问卷调查(如表1所示)。根据调查发现,观看英剧的大学生们都分散于各个平台观看英剧。

五、研究结论

(一)大学生观看英剧的性别与观看英剧所获得的满足无显著性差异

如表2所示,大学生群体中观看英剧的获得满足差异无显著性差异。利用卡方检验(交叉分析)来研究大学生群体的性别对于观看英剧之后使他们最初的选择得到满足了共1项的差异关系。

从表2可以看出,不同的性别样本对于观看英剧之后使最初的选择得到不会表现出显著性(P>0.05),意味着不同的性别对于观看英剧之后使最初的选择得到满足,共1项均表现出一致性,并没有差异性。不同的性别样本对于观看英剧之后使最初的选择得到满足全部不会表现出显著性差异。

(二)大学生观看英剧的基本动机行为与观看英剧所获得的满足呈正相关关系

1.大学生想要学习口语的动机与获得的学习满足呈正相关关系

从表3可知,将想要学习口语作为自变量及学习上的满足作为因变量,对此进行线性回归分析。模型R平方值为0.051,意味着想要学习口语可以解释学习上的满足为5.1%的变化。对模型进行F检验,发现模型通过F检验(F=27.403,P<0.05),说明想要学习口语一定会对学习上的满足产生影响关系。想要学习口语的回归系数值为0.269(t=5.235,P=0.000<0.01),意味着想要学习口语因素会对学习上的满足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

总结分析:想要学习口语会对学习上的满足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

2.大学生娱乐需求与获得的娱乐上的满足呈正相关关系

从表4可知,将想要得到娱乐和放松的时间作为自变量,而將娱乐上的(获得放松与休息)作为因变量分析可得,模型R平方值为0.077,表示想要得到娱乐和放松的时间可以解释娱乐上的(获得放松与休息)7.7%变化原因。对模型进行F检验(F=42.209,P<0.05),说明想要得到娱乐和放松的时间一定会对娱乐上的(获得放松与休息)产生影响关系。最终具体分析可知:想要得到娱乐和放松的时间的回归系数值为0.336(t=6.497,P=0.000<0.01),意味着想要得到娱乐和放松的时间会对娱乐上的(获得放松与休息)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

总结分析可知:想要得到娱乐和放松的时间全部均会对娱乐上的(获得放松与休息)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

3.想要了解英国本土文化与认识上的(了解英国风土人情)呈正相关关系

从表5可知,将想要了解英国本土文化作为自变量,而将认识上的(了解英国风土人情)作为因变量进行分析,模型R平方值为0.058,表示想要了解英国本土文化这个因素可以解释认识上的(了解英国风土人情)的5.8%变化原因。对模型进行F检验(F=30.956,P<0.05),说明想要了解英国本土文化一定会对认识上的(了解英国风土人情)产生影响关系。最终具体分析可知:想要了解英国本土文化的回归系数值为0.287(t=5.564,P=0.000<0.01),意味着想要了解英国本土文化会对认识上的(了解英国风土人情)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

总结分析可知:想要了解英国本土文化全部均会对认识上的(了解英国风土人情)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

4.喜欢的明星, 参与弹幕等需求与情感上的(看到喜欢的明星和参与弹幕讨论获得群体归属感)满足呈正相关关系

从表6可知,将因为喜欢的明星,想要通过英剧来认识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弹幕)作为自变量,而将情感上的(看到喜欢的明星和参与弹幕讨论获得群体归属感)作为因变量进行线性回归分析。从表6可以看出,对模型进行F检验,发现模型通过F检验(F=30.504,P<0.05),说明因为喜欢的明星、想要通过英剧来认识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弹幕)中至少一项会对情感上的(看到喜欢的明星和参与弹幕讨论获得群体归属感)产生影响关系。针对模型的多重共线性发现,模型中VIF值全部小于5,意味着不存在共线性问题。并且D-W值约等于2,说明模型不存在自相关性。

因为喜欢的明星这个因素的回归系数为0.334(t=6.547,P=0.000<0.01),意味着因为喜欢的明星会对情感上的(看到喜欢的明星和参与弹幕讨论获得群体归属感)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

总结分析可知:因为喜欢的明星, 想要通过英剧来认识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弹幕)全部均会对情感上的(看到喜欢的明星和参与弹幕讨论获得群体归属感)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

5.观看英剧之前的选择与观看后的满足感相关性分析是利用问卷中调查者使用之前的动机与使用后的相关性分析得出,表7中说明观看英剧之后的选择得到满足了和想要通过英剧来认识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弹幕)之间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观看英剧之后的选择[HJ1.6mm]得到满足了和其他的相关系数值为0.095,并且显著性为0.05,说明观看英剧之后的选择得到满足了和其他之间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三)不同的动机也会与不相对应的需求呈正相关关系

以问卷中学习动机为例,做不同的满足分层回归性分析,结果如表8所示。

从表8可知,本次分层回归分析共涉及4个分层。分层1中的自变量为想要学习口语,分层2在分层1的基础上加入想要得到娱乐和放松的时间,分层3在分层2的基础上加上了想要了解英国本土文化因素,分层4在分层3的基础上加上了想要通过英剧来认识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弹幕), 因为喜欢的明星,模型的因变量为:

学习上的(锻炼了口语)。

表8中将想要学习口语当作自变量,将学习上的(锻炼了口语)当作因变量进行线性回归分析,模型R平方值为0.051。说明想要学习口语可以解释学习上的(锻炼了口语)的5.1%变化原因。通过F检验(F=27.403,P<0.05),也说明想要学习口语一定会对学习上的(锻炼了口语)产生影响关系。最终具体分析可知:想要学习口语的回归系数值为0.269,并且呈现出显著性(t=5.235,P=0.000<0.01),意味着想要学习口语会对学习上的(锻炼了口语)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

针对分层2:其在分层1的基础上加入想要得到娱乐和放松的时间后,F值变化呈现出显著性(p<0.05),意味着想要得到娱乐和放松的时间加入后对模型具有解释意义。此外,R平方值由0.051上升到0.119,意味着想要得到娱乐和放松的时间可对学习上的(锻炼了口语)产生6.8%的解释力度。具体来看,想要得到娱乐和放松的时间的回归系数值为0.311,并且呈现出显著性(t=6.239,P=0.000<0.01),意味着想要得到娱乐和放松的时间会对学习上的(锻炼了口语)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

分层3:其在分层2的基础上加入想要了解英国本土文化后,F值变化呈现出显著性(p<0.05),R平方值由0.119上升到0.181,意味着想要了解英国本土文化可对学习上的(锻炼了口语)产生6.2%的解释力度。具体来看,想要了解英国本土文化的回归系数值为0.296,并且呈现出显著性(t=6.186,P=0.000<0.01),意味着想要了解英国本土文化会对学习上的(锻炼了口语)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

针对分层4:其在分层3的基础上加入想要通过英剧来认识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弹幕), 因为喜欢的明星后,F值变化呈现出显著性(p<0.05),意味着想要通过英剧来认识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弹幕), 因为喜欢的明星加入后对模型具有解释意义。此外,R平方值由0.181上升到0.215,因为喜欢的明星可对学习上的(锻炼了口语)产生3.3%的解释力度。具体来看,想要通过英剧来认识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弹幕)的回归系数值为0.162,并且呈现出显著性(t=2.692,P=0.007<0.01),意味着想要通过英剧来认识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弹幕)会对学习上的(锻炼了口语)产生显著的正向影響关系。喜欢的明星的回归系数值为0.188,并且呈现出显著性(t=3.854,P=0.000<0.01),说明喜欢的明星会对学习上的(锻炼了口语)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

由以上结论可得:由想要学习口语的需求引出不同的动机引起的观看英剧的兴趣,最后导致观众看过英剧之后的需求得到的满足更多,并且一个动机可能会引起不同的满足感。

总结:假设1大学生对英剧的性别与观看英剧所获得的满足无显著性差异基本成立;假设2大学生观看英剧的基本动机行为与观看英剧所获得的满足呈正相关关系基本成立;假设3大学生观看英剧的不同的动机也会与不相对应的需求呈正相关关系也基本成立。

六、结 论

通过问卷调查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大学生对英剧是出于一定的需求进行观看的,其中观看英剧的需求又分为学习上的、娱乐上的、认识上的和情感上的四个方面。由本次问卷分析可得,不同的观看需求会导致不同观看后的满足,需求和满足是呈正比的,并且也可能由一种需求而引发受众观看英剧后获得不同的满足。“使用与满足”理论所推断的,反映出受众多少是由意识的需求得到了满足[5]。而在媒介的使用过程中,受众受到不同的因素影响使得受众因需求而产生期望,会导致不同的需求得到满足。随着时代的发展,男女之间的审美以及兴趣爱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在此次的调查中笔者将男女生“使用与满足”对比分析,发现男女的需求与满足无显著性差异。男女生观看英剧之后所获得的满足不受性别因素的控制而不同。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研究样本数量不足,在调查问卷的发放过程中只用了微信作为问卷发放的主要渠道,没有线下实地发放问卷,所有问卷都在网上调查完成,并且问卷不是用随机问卷调查法进行的,而是滚雪球式问卷调查。而在受众观看英剧的过程中也有很多不定的因素导致最后需求得到满足的不同。由于时间和能力的限制,本研究采集数据考察的动态状况不够,并且论文的理论支撑不够充分,少数观点论证不够深刻与全面。但是文章用量化分析研究进行佐证“使用与满足”理论,是如今同等论文中缺少的。

参考文献:

[1]刘京林.大众传播心理学[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

[2]陈霖.新聞传播学概论(第四版)[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3:219.

[3](美)罗杰·迪金森拉马斯瓦·米哈里德拉纳斯奥尔加·林耐著.单波译.受众研究读本[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

[4]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55+165.

[5](荷)麦奎尔著.刘燕南,李颖译.受众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6]卜卫.关于儿童媒介需要的研究——以电视、书籍、电子游戏机为例[J].新闻与传播研究,1996(3):13-24.

[7]孙薇.从人人网流行看大学生的“使用与满足”[J].今传媒,2012,20(2):98-99.

[8]李娇.从“使用与满足”视角解读网络自制剧热潮[J].商,2015(12):231

[责任编辑:武典]

猜你喜欢

使用与满足需求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以学习为中心”的Checkouttime板块教学实践
从不同需求层面分析欠发达地区的发展与贫困
我国少儿图书的供给与需求关系探究
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培训的关联性分析及阐述
微信红包传播中的用户心理分析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从“使用与满足”看网络流行语的病毒式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