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孩子学会感恩
2020-07-04李飞燕
李飞燕
摘 要:当今孩子缺乏感恩意识,近年来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与家长的反思和忧心。培养孩子有一颗感恩的心,是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的努力方向,对教学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孩子能有一颗感恩的心,对她们的身心健康和未来发展都大有裨益。
关键词:感恩;感恩教育;引导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人最基本的品质和本性。感恩作为当今孩子受教育的重要内容,教师在生活和学习中都应该正确引导孩子,充分利用各种资源适时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
一、感恩的内涵
每当听到《感恩的心》这首歌时,心中总会涌起一丝温暖。感恩在现代词典里被解释为:感谢别人给予自己的恩惠。感恩是什么?感恩是一种心态,一种心境。严谨地说,感恩是一种思维方式。人的生命贵在于灵,灵动识生,灵质的不同,灵光的不同波动形式产生了不同的思维。要引导学生养成感恩的心态和习惯,使感恩真正成为一个人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作为个人个性品质的组成部分永恒地存在,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常怀有感激之心和致谢之情。
二、感恩的必要性
(一)感恩是人最基本的品質和本性,一个不知感恩的民族是可悲的,怀有感恩的心才更懂得尊重。伟人邓小平曾在古稀之年这样说过:“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深的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怀着感恩的心,诗人艾青在他的诗中写到:“为什么我眼中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
(二)感恩是一种美德,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以礼仪之邦”闻名于世。但如今许多孩子因受到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个性变得自私,缺少感恩的情怀,影响着青少年的价值观,容易导致在未来的道路上出现偏岐,所以引导孩子学会感恩这一生活态度会对孩子的成长发展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
(三)感恩是一种责任,是社会上每个人都该有的基本道德准则。对于当今的孩子来说,感恩意识决不是简单的回报父母养育之恩,它更是一种责任意识。懂得感恩,才会懂得付出,才会懂得回报。拥有一颗感恩的心的孩子才会懂得去孝顺父母,才会懂得去关心帮助他人,健全自己的人格。
三、感恩的具体引导方法
(一)将感恩的习惯渗透于日常生活之中。让孩子从小就浸润在感恩的环境里,真心感受,再通过家长的言传身教,使之耳濡目染,并内化于人格之中。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契机对孩子进行引导,如:告诉他这件衣服是爸爸给你的,你要感谢爸爸;这本书是哥哥姐姐送你的,你要谢谢哥哥姐姐。时时言感谢,事事存感恩。
(二)充分利用各种节日作为引导的载体。如:春节时要教孩子热情接受爷爷、奶奶及其他亲属送给他的礼物,并表示感谢,不管价钱多少,回到家里都要求孩子妥善保管,学会珍惜别人的情意;教师节,让孩子亲手制作贺卡送给老师,表达对老师的美好祝愿;父亲节和母亲节,给爸爸妈妈说几句感谢的话语,不一定感谢爸爸妈妈给他们帮了多大的忙,而只需表达生活中感觉很幸福的一点一滴。
(三)组织相关活动,让孩子在对比中感知幸福,引导孩子学会感恩。可以带小孩到孤儿院或伤残医院参观,可以鼓励、组织孩子与贫困地区的孩子结对交友等,让孩子在对比中体会过去不懂、不在意因而也不会珍惜的东西,改变孩子的冷漠,从而引发其慈悲心、惜福心、感恩心。
(四)父母及教师要做好表率,在学校,在学生日常交往中,得到学生的帮助,父母、老师始终要对学生的付出表示感谢,让孩子在洋溢着浓浓感激之情的氛围中茁壮成长。
(五)孩子的一生,无论成败,都会得到太多人的帮助,父母省吃俭用的养育、废寝忘食的教诲,配偶无微不至的关爱,朋友不计报酬的帮助,大自然无悔的恩赐,时代与时俱进的赋予。我们成长的每一步,都有人指点,我们生活的每一天都有人帮助。正因为这些习以为常的关心与呵护,我们才一步步走向成功,创造和享受着美好的生活。
社会这个大环境有恩于我们每个人,我们应该感恩于它。当然对于孩子来说感恩意识绝对不是简单的回报别人的帮助和父母的养育之恩,他更是责任意识和自主意识的体现。我们要引导孩子从点滴做起,让孩子了解“恩”,体会”恩”,一起拥有感恩之心,一起感受爱。
参考文献
[1]碧泠.教学生懂得感恩的17堂课[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8.
[2]职勇.感恩的心[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7.
[3]林杰.感恩教育之我见[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7(26).
[4]姜峰.感恩,我们要行动[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