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D 数字化正畸与传统正畸治疗在正畸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2020-07-04王小芳

医药前沿 2020年10期
关键词:托槽舌体牙龈炎

王小芳

(商丘工学院医学院临床系 河南 商丘 476000)

目前,随着人们对美学的追求的提高,正畸治疗的患者多通过及时正畸修复治疗改善面部美观,改善牙齿结构,改善咀嚼效率,传统的修复方法存在一定缺陷,一般采取传统的MBT三代直丝弓进行矫治,但其存在舒适度低下、治疗精确度不高、疗程较长、容易出现牙齿往返移动等情况,而3D 数字化正畸治疗方法有微创性、稳定性和操作简便性,其可实现精准正畸治疗,且患者对3D 数字化正畸治疗方法的接受性高[1-2]。本研究纳入我院60 例2016 年1 月—2019 年6 月正畸治疗患者。随机数字表分组,常规组对就诊正畸治疗患者选择传统正畸治疗方法,3D组对就诊正畸治疗患者则选择3D 数字化正畸治疗方法。比对两组疗效;患者正畸治疗后自觉舒适度、咀嚼功能、治疗的时间;牙往返移动、疼痛、发音模糊、舌体肿痛、牙龈炎等发生率,分析了3D 数字化正畸治疗方法正畸治疗的观察及预后,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我院60 例2016 年1 月—2019 年6 月正畸治疗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3D 组,每组30 例。3D 组30 例,男17 例、女13 例。年龄23 岁~40 岁,平均27.56±2.62 岁。常规组30 例,男18 例、女12 例。年龄25 岁~41 岁,平均27.27±2.56 岁。两组一般资料之间有可比性。

1.2 方法

常规组对就诊正畸治疗患者选择传统正畸治疗方法,3D 组对就诊正畸治疗患者则选择3D 数字化正畸治疗方法。

常规组:给予MBT 三代直丝弓进行矫治,按照传统流程进行干预。

3D 组:用口腔专用螺旋CT 扫描,参数:重建层厚是0.5毫米,准直层厚1 毫米,重建的间距是0.3 ~0.4 毫米,对颌面部进行正畸治疗之前的牙模数据采集,通过软件转化成为三维计算机辅助设计模型,在软件支持下分析托槽模型力学参数,模拟托槽形变等关系进行相应托槽的打印,并用镍钛丝排齐牙齿和牵引,对错(牙合)调整和矫正。

1.3 观察指标

比对两组疗效;患者正畸治疗后自觉舒适度、咀嚼功能、治疗的时间;牙往返移动、疼痛、发音模糊、舌体肿痛、牙龈炎等发生率。

显效:正畸治疗患者满意,吻合精密,无托槽脱落,定位准确,牙根尖组织无炎症,患者的牙齿排列整齐,恢复正常咬合曲线以及恢复正常的牙轴倾斜度,旋转牙得到矫正,间隙关闭,牙周组织、咬肌和骨缝之间恢复平衡关系,患者满意和舒适度高,尖窝锁结关系良好。好转:正畸治疗患者较为,吻合比较精密,无托槽脱落,定位准确,牙根尖组织轻微炎症,患者的牙齿基本排列整齐,咬合曲线以及患者的牙轴倾斜度得到一定的改善,牙周组织、咬肌和骨缝之间贴合度提高,患者满意和舒适度高,尖窝锁结关系良好;无效:达不到上述标准。疗效=(显效+好转)例数/总例数×100%[3]。

1.4 统计学方法

采取SPSS24.0 软件处理,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s)表示,采用t 检验,结果P <0.05 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疗效的比较

3D 组总有效率为100%,高于常规组的70%,差异显著(P<0.05),如表1。

2.2 两组患者正畸治疗后自觉舒适度、咀嚼功能、治疗的时间比对

3D 组患者正畸治疗后自觉舒适度、咀嚼功能、治疗的时间95.57±3.21 分、95.56±3.21 分、65.71±3.21d 高于常规组患者正畸治疗后自觉舒适度、咀嚼功能、治疗的时间,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正畸治疗后自觉舒适度、咀嚼功能、治疗时间对比(±s)

表2 两组患者正畸治疗后自觉舒适度、咀嚼功能、治疗时间对比(±s)

组别 例数 自觉舒适度(分)咀嚼功能(分) 治疗时间(d)3D 组 30 95.57±3.21 95.56±3.21 65.71±3.21常规组 30 83.21±2.45 83.46±2.45 98.51±2.16 t- 7.978 7.456 17.531 P- 0.000 0.000 0.000

2.3 两组牙往返移动、疼痛、发音模糊、舌体肿痛、牙龈炎等发生率比对

3D 组牙往返移动、疼痛、发音模糊、舌体肿痛、牙龈炎等总发生率为10%,低于常规组的50%,差异显著(P <0.05),见表3。

表3 两组不良反应对比(例)

3.讨论

正畸治疗是口腔中常见的疾病。成功治疗正畸治疗的关键是有效修复和正畸。其中,3D 数字化正畸治疗方法可有效提高正畸治疗患者满意,3D 数字化正畸治疗采取3D 打印的方式进行设计,可实现吻合精密,且在治疗过程无托槽脱落,定位准确,可在短时间内促使患者的牙齿排列整齐,恢复正常咬合曲线以及恢复正常的牙轴倾斜度,旋转牙得到矫正,间隙关闭,牙周组织、咬肌和骨缝之间恢复平衡关系,改善患者的咀嚼功能和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尖窝锁结关系良好[4-6]。

3D 数字化正畸治疗方法依托信息技术、精密的器械和材料,是一种现代化尖端技术,其实在计算机控制下,通过CT 或者扫描仪获取数据而实现材料3D 精密堆积,快速塑形的过程,属于新型数字化成形技术,将其用于正畸治疗,可缩短治疗的时间,且打印出来的托槽有精密、个性化的特点,避免传统舌侧托槽缝隙大,需要粘接剂粘接补偿的缺陷[7-8]。

本结果显示,3D 组疗效、患者正畸治疗后自觉舒适度、咀嚼功能、治疗的时间相比常规组有优势,差异显著(P <0.05)。3D 组牙往返移动、疼痛、发音模糊、舌体肿痛、牙龈炎等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 <0.05)。

综上所述,3D 数字化正畸治疗方法的疗效确切,可获得更满意的治疗效果,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猜你喜欢

托槽舌体牙龈炎
大学生牙龈炎龈上菌斑的微生物群落
托槽类型对前磨牙拔除病例前牙转矩控制的比较
康复新液治疗口腔正畸慢性牙龈炎的临床疗效
探讨康复新液治疗口腔正畸患儿慢性牙龈炎的临床效果
望舌可预测中风
康复新液治疗口腔正畸患儿慢性牙龈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儿童颌骨骨折托槽牵引临床疗效的评价
新疆地区不同民族老年舌体鳞状细胞癌患者临床特征及生存分析
安氏Ⅲ类骨性Ⅲ类与安氏Ⅰ类错畸形舌体形态位置及舌骨位置的比较研究
正畸托槽脱落后两种底板处理方法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