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池州市贵池区凌家尖金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2020-07-04吴正方

中国金属通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硅化金属矿黄铁矿

吴正方

(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24地质队,安徽 池州 247000)

1 区域地质背景

勘查区区域上位于扬子陆块(Ⅰ)北部的大陆边缘带,横跨下扬子前陆带(Ⅱ)和江南隆起带(Ⅱ)二个二级构造单元,二者的界线大致位于高坦断裂一线。沿高坦深断裂以北,次级构造单元依次为江南前陆反向褶冲带(Ⅲ)、贵池对冲体(Ⅳ)。在江南隆起带北部的江南断裂与高坦断裂之间,早古生代出现沉积相变带,被称为江南过渡带(Ⅲ)。勘查区所在大地构造单元位置如图1。

图1 大地构造单元位置图

区域褶皱构造较为复杂,按其形成时代可分为晋宁期、印支期。褶皱基底形成于晋宁期,而盖层褶皱形成于印支期。盖层褶皱以高坦断裂为界,北为贵池复向斜带之次级牌楼—潘桥背斜,南为三岗尖—杨美桥复背斜之次级大佛堂—安子山背斜[1]。

区域上岩浆活动强烈,以侵入岩为主,外围见火山岩。空间分布主要受次级构造单元控制,火成岩岩石类型繁多,大、中、小型岩体均有出露。

2 矿区地质

查区属扬子地层区下扬子地层分区,区内出露地层主要有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下统及第四系。

查区位于大佛堂—安子山背斜西段北西翼,潘桥向斜南东翼。区内出露为一套向北倾斜的单斜地层,被多条横向断层切割,完整性较差。

高坦深断裂呈北东向穿过本区,矿区内断裂按其走向分为北东向、北北东向及近南北向、北西向三组。另外在压扭性断裂旁侧常发育密集的劈理带(剪切裂隙)。

查区内无成规模岩浆岩体出露,但脉岩发育,以花岗闪长斑岩脉为主,石英闪长玢岩、闪长玢岩脉次之。在F8断层以北,从凌家尖北坡往西南至小屋冲一带,脉岩呈北东向广为分布,一般呈脉状产出。

本区围岩蚀变强烈,具有水平分带和垂直分带特征。平面上金多金属矿化带中心部位具强烈的黄铁绢英岩化(硅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及金多金属矿化,局部构成金矿体。向外蚀变程度逐渐减弱,渐变为绢英岩化、硅化-绢云母化。垂向上地表及浅部具强烈的黄铁绢英岩化,向深部硅化渐弱,但金属硫化物矿化逐渐增强,金矿化也随之增强。

3 矿化体地质特征

通过工程查证,取得了一定的找矿成果和矿化信息,综合分析认为区内存在2条规模较大的金矿化蚀变带。

3.1 Ⅰ号Au矿化蚀变带

分布于F8断层带北侧,凌家尖~北冲一带,近东西走向,蚀变带(硅化、黄铁矿、绢云母化)长度近2000m,宽度50m~100余米,分布在高家边组地层中。受F8断层破碎蚀变带控制。金矿化蚀变带从西部至东部凌家尖东,均有出露长约1200m,地表宽约1m~12m,深部控制金矿化较强且厚度较大[2]。

3.1.1 Au1矿体

由TC003、ZK102孔控制,TC003、ZK102总体倾向南东,倾角60°,控制走向长100m,斜深45m,真厚度0.89m~1.59m。单样Au品位1.10g/t~9.80g/t,工程平均品位4.21g/t。另伴生有Ag、Cu、S。矿体赋存于北东向次级裂隙带中,地表所见为含金碎裂状褐铁矿化粉砂岩。

3.1.2 Au2矿体

见于TC10(TC10-H14:1.00m/1.64g/t),岩性为含金碎裂状褐铁矿化粉砂岩,走向东西,倾角中等。

3.1.3 Au3矿体

由ZK01孔控制,见于(ZK01-H5:1.40m/1.13g/t),单工程单样控制,岩性为为含金黄铁矿化碎裂状粉砂岩。

3.2 Ⅱ号Au矿化蚀变带

查区北部F7~F14断层之间的高家边组地层中,凌家尖山体北坡。亦呈东西走向,从西部的TC1801到东部的TC7001,长约1200m,宽约20m~60m。本带主要特征地表和钻孔分布黄铁绢英岩化花岗闪长岩脉,并伴随强烈金矿化。地表见少数含金>0.1g/t的样品。但钻孔工程显示深部金矿化极为普遍,钻孔原生晕测量成果具有一定规模的金的矿化体,显示本地段深部具有寻找金多金属矿的良好前景。

4 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

4.1 矿床成因

查区位于北北东向断裂及北东向断裂交汇部位,断层旁侧之高家边组泥质砂页岩破碎、次一级构造裂隙发育。浅层中低温岩浆热液沿此薄弱带交代,造成高家边组泥质砂页岩具普遍绢云母化、硅化及黄铁绢英岩化蚀变,并在其次级裂隙中形成致密块状含铜黄铁矿型金多金属矿脉;花岗闪长斑岩脉具强烈的黄铁绢英岩化蚀变,并伴生一定规模的金多金属矿化。已取得资料及工程控制的金多金属矿(化)体表明,本区成矿部位有利,与金多金属矿化有关的围岩蚀变强烈并具一定分带性,金多金属矿化规模大,深部尤其是物探激电极化异常显示的低阻高极化地段,具有寻找与浅层花岗闪长斑岩侵入体有关的蚀变岩性金多金属矿床的良好前景。

矿床成因应属浅层中低温岩浆热液蚀变岩型金多金属矿。

4.2 找矿标志

(1)F8断层之次级构造是寻找致密块状含铜黄铁矿型金多金属矿体的有利部位。

(2)硅化、绢云母化蚀变是金多金属矿化的近矿围岩蚀变,黄铁绢英岩化指示该部位为金多金属矿化的最好地段,是寻找金多金属矿体的最有利部位。

(3)已发现脉状含铜黄铁矿型金矿体及黄铁绢英岩化含金花岗闪长斑岩呈北东向带状展布,分布面积大,是寻找深部具一定规模的蚀变岩型金矿床的最直接标志。

猜你喜欢

硅化金属矿黄铁矿
广西六社金矿床中黄铁矿原位微区元素分析及其对矿床成因的指示
(NH4)2S2 O8 氧化载金黄铁矿规律及E⁃pH 研究①
酸预处理对六方晶系磁黄铁矿浮选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理①
安徽省宣城市溪口—鲍坑金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
缅甸中七号锡铁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西藏努日东钨铜多金属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东昆仑益克郭勒铜钼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东山湾地区金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潜力综合评价
东宁暖泉金矿床地质特征与成矿关系探讨
试论黄铁矿标型特征在金矿地质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