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腹腔镜联合微创McKeown 食管胃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探讨
2020-07-04黄晖孔勇文超剑林树潮龙家焕朱伯喜
黄晖 孔勇 文超剑 林树潮 龙家焕 朱伯喜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东人民医院心胸外科 广西 梧州 543001)
食管癌是临床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临床主要采用根治手术进行治疗,以往主要应用开胸开腹手术,但效果不佳,笔者认为可应用胸腹腔镜联合微创McKeown 食管胃切除术,为分析该手术的具体治疗效果,展开对比研究,现总结研究具体情况。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共选择98 例观察对象,时间是2017 年7 月—2019 年9 月,全部患有食管癌疾病,根据抽签结果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n=49)和实验组(n=49)。对照组:男性患者有27 例,女性患者有22 例;平均年龄为(53.17±6.77)岁。实验组:男性患者有28 例,女性患者有21 例;平均年龄为(53.04±6.91)岁。以上指标做互相对比(P >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胸开腹手术进行治疗,指导患者采取左侧卧位,全身麻醉,在右胸第5 肋间隙位置做15 到20 厘米的手术切口,进入胸腔,游离食管,清扫胸部淋巴结。于上腹部正中位置做15 厘米左右的切口,游离胃,清扫腹部淋巴结。于颈部胸骨位置做5 厘米左右弧形切口,在贲门位置将食管切断,进行管状胃制作,做胃食管吻合术,放置引流管并缝合切口。
实验组患者采用胸腹腔镜联合微创McKeown 食管胃切除术进行治疗,全身麻醉,指导患者取左侧卧位,左肺通气,于右第7 肋间隙建立观察孔,第4 肋间隙建立主操作孔,第8 与第5 肋间隙分别建立副操作孔,检查胸腔情况,将奇静脉弓打断,游离食管,向上到达胸廓入口,向下到达食管裂孔,清扫淋巴结。改为分腿平卧体位,脚低头高,双肺通气,建立人工气腹并检查腹腔情况,对胃大弯进行游离到左侧膈肌食管裂孔,对贲门淋巴结进行清扫,将胃左血管与冠状静脉暴露并离断,对血管胖淋巴结进行清扫。对小弯侧进行游离,将胃小弯侧与贲门右侧的淋巴结清扫,进行游离操作达到幽门口位置。于腹部正中位置做切口,进行管状胃制作。在左侧胸锁乳突肌位置做手术切口,游离颈部食管,将瘤体切除,将管状胃上移,做胃食管吻合术,放置引流管并缝合切口。
1.3 评价标准
①统计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并对比。②记录两组患者手术后出现的具体并发症,统计发生率以互相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对比采用SPSS19.0 软件。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经χ2检验。计量资料经过t 检验,表达为(±s)。P <0.05 说明对比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将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进行对比
表1 提示具体数据,和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更优,有显著差异(P <0.05)。
表1 两组患者的详细手术指标与差异(±s)
表1 两组患者的详细手术指标与差异(±s)
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min)出血量(ml) 住院时间(d)实验组 49 285.62±19.51 319.45±27.76 11.55±2.81对照组 49 335.85±20.21 477.12±29.66 16.61±3.84 t-12.5170 27.1682 7.4438 P-<0.05 <0.05 <0.05
2.2 将两组患者手术后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对比
具体情况见表2,和对照组对比,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更低,存在明显差异(P <0.05)。
表2 两组患者手术后出现的并发症详情与差异
3.讨论
食管癌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疾病,患者会出现吞咽困难、胸骨后疼痛等症状,对患者的发声、进食有着很大影响,部分患者会出现吸入性肺炎、呕血等并发症,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1]。
食管癌疾病与遗传因素、饮食因素等存在一定关系,近些年该疾病的发病率有所增长,受到临床关注。目前临床主要采用根治手术治疗该疾病,以往主要使用开胸开腹手术进行治疗,这种手术方式具有一定效果,但并不理想,创伤大、术中出血量多,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几率高,影响患者的术后恢复[2]。因此笔者认为可应用胸腹腔镜联合微创McKeown 食管胃切除术,该手术利用了胸腔镜与腹腔镜技术,可更好地探查患者的胸腔情况与腹腔情况,手术视野更加清晰,可使手术操作更加精准,避免了对患者正常组织造成创伤,同时该手术的操作时间更短,减少了患者胸腹腔内组织器官的暴露时间,出血量更少,创伤更小,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几率更低且恢复更加迅速[3]。本次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与手术指标均更低,有明显差异(P <0.05)。
综上所述,对食管癌患者使用胸腹腔镜联合微创McKeown食管胃切除术进行治疗的效果理想,手术时间更短,出血量更少,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几率更低,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可在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