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miR-142-3p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2020-07-02

国际消化病杂志 2020年3期
关键词:脂肪酶入院预测

急性胰腺炎(AP)是消化系统常见的疾病,临床特征主要为急性上腹痛及血清淀粉酶、脂肪酶水平升高等[1-2]。AP具有起病急、进展快、并发症多等特点[3]。近年来,AP的发病率逐年升高,5%~10%可进展为重症AP[4]。研究表明,AP的严重程度与其预后转归关系密切,其中重症AP的预后较差,随病情进展可引起持续性全身器官功能严重障碍,病死率高达30%[5]。目前AP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自噬引起腺泡细胞内胰蛋白酶原的异常激活是AP的主要发病机制之一,AP的病情进展和转归与自噬通路的状态密切相关[6]。Dang等[7]指出,miR-142-3p可通过调节ATG16L1基因抑制自噬过程。由此推测miR-142-3p可能参与了AP的进展过程,但目前相关报道较少。本文探究了miR-142-3p在AP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预后的关系,以期为临床评估AP的预后提供帮助。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在东阳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307例A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AP诊断符合《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14)》[8];(2)发病72 h内入院;(3)首次发病;(4)伴有典型的上腹痛症状;(5)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胰腺肿瘤;(2)合并其他感染性疾病;(3)伴有慢性肝病、肝硬化;(4)合并凝血功能障碍;(5)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307例AP患者中男性139例,女性168例;年龄32~61岁,平均年龄(48.23±11.09)岁;其中胆源性AP者183例,高脂血症AP者 96例,乙醇性AP者 28例。本研究获得东阳市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临床资料收集

收集受试者的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MI)、高血压、糖尿病、饮酒、吸烟、发病至入院时间、病因、ICU住院时间、脂肪酶、淀粉酶、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床边指数(BISAP)评分等资料。采用复诊及电话随访等方式了解患者的预后情况,随访终点为死亡。随访截止至2019年11月4日。

1.3 血清miR-142-3p相对表达量检测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RT-qPCR)检测血清miR-142-3p的相对表达量。抽取患者入组后空腹静脉血10 mL,室温下4 000 r/min离心15 min,离心半径10 cm,分离上层血清,置于-20 ℃冰箱待测。采用Trizol试剂提取血清中总RNA,将2 μg的总RNA添加至20 μL反应液中,采用Prime Script逆转录酶反向转录合成cDNA,最后PCR扩增。反应条件为:95 ℃ 10 min预变性,之后60 ℃ 1 min,95 ℃ 10 s,共40个循环,然后65 ℃ 45 s退火、72 ℃ 10 min延伸。以GAPDH为内参,采用2-ΔΔCt表示血清miR-142-3p的相对表达量。见表1。

表1 引物序列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基本资料比较

307例AP患者在随访期间死亡27例(8.79%),生存280例(91.21%)。死亡组与生存组在年龄、性别、BMI、吸烟、饮酒、高血压、糖尿病、病因、ICU住院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发病至入院时间、脂肪酶水平、淀粉酶水平高于生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的基本资料比较

2.2 两组患者血清miR-142-3p的相对表达量

死亡组患者血清miR-142-3p的相对表达量为0.65±0.17,低于生存组(1.18±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032,P<0.001)。

2.3 影响AP患者预后的因素

将发病至入院时间、脂肪酶、淀粉酶、miR-142-3p作为自变量,α入=0.05,α出=0.10,将AP患者预后(生存=0,死亡=1)作为因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发病至入院时间、miR-142-3p与AP患者的预后关系密切。见表3。

2.4 血清miR-142-3p、模型A、BISAP评分、APACHE Ⅱ评分预测AP患者预后的价值

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miR-142-3p、发病至入院时间预测AP患者预后的模型,F=-12.082+0.283×发病至入院时间+1.963×miR-142-3p,将其命名为模型A。模型A预测AP患者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AUC)高于miR-142-3p、BISAP评分、APACHE Ⅱ评分(Z=1.968,P=0.049;Z=4.192,P<0.001;Z=2.795,P=0.005)。血清miR-142-3p预测AP患者预后的AUC高于BISAP评分、APACHE Ⅱ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92,P=0.022;Z=1.990,P=0.047),BISAP评分与APACHE Ⅱ评分预测AP患者预后的AU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322,P=0.748)。详见表4、图2。

表3 影响AP患者预后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表4 血清miR-142-3p、模型A、BISAP评分、APACHE Ⅱ评分预测AP患者预后的效能

图2血清miR-142-3p、模型A、BISAP评分、APACHE Ⅱ评分预测AP患者预后的ROC曲线

3 讨论

自噬与AP的病理生理学过程密切相关,正常情况下自噬可通过调节炎性因子的表达,增加腺泡细胞内质网压力引起高钙血症,进而激活胰蛋白酶原,降低胰腺腺泡细胞活力,诱导AP的发生[9]。此外,自噬与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活化有关,可诱导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导致胰蛋白酶原过早激活,而激活的胰蛋白酶原可进一步激活NF-κB信号通路,形成恶性循环,加重AP病情[10]。因此,探究自噬状态与AP的关系,有助于了解患者的预后。有研究表明,miR-142-3p的过表达可通过抑制高迁移率族蛋白1的水平,从而抑制自噬过程[11]。由此推测,miR-142-3p可能通过调节自噬过程参与AP的进展。

周圆圆等[12]的研究指出,AP患者的病死率约为3.20%。本研究结果发现,307例AP患者在随访期间的病死率约为8.79%,略高于既往研究,可能与纳入病例的个体差异及疾病病情有关。进一步比较不同预后患者血清miR-142-3p的相对表达量,结果发现死亡组患者血清miR-142-3p的相对表达量低于生存组,表明血清miR-142-3p可能与AP患者的预后有关。本研究进一步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影响AP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显示发病至入院时间、miR-142-3p与AP患者的预后关系密切,提示检测血清miR-142-3p的相对表达量可能有助于评估AP患者的预后。目前临床上有多个评分系统可用于AP患者的预后评估,其中APACHE Ⅱ评分及BISAP评分较为常用。APACHE Ⅱ评分是目前公认并应用最多的AP评分系统,受到多项指南的推荐[13-14]。BISAP评分在2008年被提出,该评分操作相对简单,在预测早期发病的AP患者预后时具有较高价值[15]。李曼等[16]采用APACHE Ⅱ评分及BISAP评分预测不同入院时间AP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发现两种评分在预测入院至就诊时间≤3 d的AP患者的AUC分别为0.823和0.832,均有较高价值。本研究分别采用miR-142-3p、模型A、APACHE Ⅱ评分及BISAP评分预测AP患者的预后,结果发现模型A预测患者预后的效能较高,提示联合miR-142-3p检测更有利于评估预后。同时,本研究结果还显示,miR-142-3p预测AP患者预后的AUC高于APACHE Ⅱ评分和BISAP评分,提示miR-142-3p预测AP患者预后的效能较高,可能作为新的血清学标志物用于AP的预后评估。

综上所述,miR-142-3p与AP患者的预后关系密切,检测血清miR-142-3p水平有助于评估AP患者的预后情况。今后将开展研究进一步分析miR-142-3p影响AP患者预后的病理生理学机制。

猜你喜欢

脂肪酶入院预测
利用信息技术再造急诊入院管理流程*
无可预测
选修2-2期中考试预测卷(A卷)
选修2-2期中考试预测卷(B卷)
不必预测未来,只需把握现在
纤维素酶及其与蛋白酶和脂肪酶的复配在洗涤剂中的应用研究
齐墩果酸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对胰脂肪酶的抑制作用
脂肪酶N435对PBSA与PBSH的酶催化降解和分子模拟
脂肪酶固定化新材料
入院计划概念框架系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