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心室起搏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效果

2020-07-02陈雪斌王瑾张冠茂汪凤兰

河南医学研究 2020年18期
关键词:充血性心室左室

陈雪斌,王瑾,张冠茂,汪凤兰

(濮阳市人民医院 心内科,河南 濮阳 457000)

充血性心力衰竭属临床常见疾病,主要以利尿、强心、抗炎等药物综合治疗为主,以减轻心脏负荷,提高心脏收缩力,防止心室重构,然而最佳药物治疗方案中仍有部分患者出现心衰进行性加重,预后较差[1]。近年来,随着心脏疾病深入研究,非药物治疗飞速发展,双心室起搏技术应用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分析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双心室起搏治疗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濮阳市人民医院2017年8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36例,其中年龄33~81岁,平均(58.69±10.47)岁;心衰病程2~5 a,平均(3.56±0.51)a;体质量48.6~56.8 kg,平均(52.36±1.12)kg;缺血性心脏病10例,高血压性心脏病5例,扩张性心脏病21例;心功能NYHA分级:Ⅲ级16例,Ⅳ级20例。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选取标准纳入标准:(1)均因反复心力衰竭住院,并根据心力衰竭治疗指南反复治疗后效果不佳者;(2)左室舒张末内径>55 mm,左室射血分数≤35%,并存在心电图QRS增宽(≥120 ms),窦性心律,NYHA分级Ⅲ~Ⅳ级等症状;(3)符合起搏器植入指征。排除标准:(1)存在手术禁忌证;(2)肝肾功能不全;(3)全身感染性疾病;(4)自身免疫系统缺陷;(5)先天性心脏病;(6)中途无法完成随访;(7)近期急性心肌梗死。

1.3 治疗方法予以所有患者消炎、利尿、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拮抗剂及血管活性药物等常规治疗,并指导患者保持低盐低脂饮食,在此基础上行双心室起搏治疗。植入方法:明确诊断、严格掌握适应证,术前准备除颤仪,术中严密监护生命体征。常规消毒、麻醉,左锁骨下静脉穿刺送入导引钢丝,冠状静脉窦逆行造影,充分掌握冠状静脉及分支血管走行等具体情况,撤除造影导管,根据造影情况沿静脉鞘将电极导线(4193型,Medtronic公司)送入心脏静脉分支,将左心室电极导线植入静脉分支后,测试左心室起搏阈值,并检查是否存在膈神经刺激;植入右心室、右心房电极导线,方法同上,并分别测试双心室、右心室、右心房起搏阈值。测试满意后,连接脉冲发生器(8042型,Medtronic公司)与电极导线,并将发生器埋置于左胸前皮下囊袋,切口逐层缝合,加压包扎6 h。

1.4 观察指标(1)手术和随访情况;(2)术前及术后6个月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6分钟步行距离试验,并评价心脏功能[心功能(NYHA)分级、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内径]。

2 结果

2.1 手术和随访情况36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植入手术成功,手术操作时间3~4 h;经1~6个月随访发现,均无感染、电极脱位、囊袋积血、冠状窦夹层等并发症,且无死亡病例。

2.2 治疗情况术后6个月,6分钟步行距离、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内径、QRS时限、NYHA分级均优于术前(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情况

3 讨论

充血性心力衰竭因心室充盈功能低下所致心排血量无法满足机体代谢,器官及组织血液灌注不足造成体循环与肺循环淤血,若未得到及时治疗,心功能衰竭会出现进行性加重。

现阶段,心力衰竭治疗主要以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等药物综合治疗为主,可进一步控制心率、改善症状,但仍有部分患者心功能控制不佳,需配合其他方式强化治疗效果,以缓解临床症状,改善预后[2]。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与设备不断进步发展,植入心脏起搏器的双心室起搏治疗逐渐应用于临床,为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带来了新希望。双心室起搏是指人工植入心脏起搏器,并采用特定频率脉冲电流,通过导线与电极对心脏产生刺激作用,恢复心室同步收缩,降低二尖瓣反流,从而带动心脏搏动,属于治疗不可逆心脏起搏传导功能障碍的有效方法。相关研究指出,双心室起搏是通过左右心室电极起搏发挥作用,在最佳药物治疗基础上予以心力衰竭患者双心室起搏治疗,能进一步减轻患者呼吸困难、心律不齐、乏力等症状,并可逆转心室重构、增加运动耐力、降低心力衰竭住院率、提高生活质量[3]。本研究结果显示,36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植入手术成功,经1~6个月随访发现,均无感染、电极脱位、囊袋积血、冠状窦夹层等并发症,且无死亡病例,表明双心室起搏治疗植入手术成功率高,短期并发症较少,治疗安全性高,可作为药物治疗效果欠佳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辅助治疗方法。有研究指出,双心室起搏是将心脏电极与机械功能进行耦联,以发挥双心室同步运动目的,将双心室起搏器植入后,在超声心动图指引下,经程控起搏房室间期以获得最佳间期,进而延长舒张期A峰与E峰时间,从而恢复舒张功能,减轻心脏前负荷,改善心功能,增加左心室充血量[4]。此外,相关研究也指出,充血性心力衰竭通常伴有心室内传导阻滞,表现为体表QRS增宽,二尖瓣返流加重使左心室与左心房充盈受限,心输出量下降,而双心室起搏可促使心室、左右心室同步激动,以减轻二尖瓣返流,增加心输出量,改善心功能,提高运动耐量[5]。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6个月,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6分钟步行距离、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内径、QRS时限、NYHA分级均优于术前,表明双心室起搏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可显著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运动耐量,改善心功能。

综上所述,双心室起搏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可显著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心功能,且短期并发症少,安全性高。

猜你喜欢

充血性心室左室
超声心动图对不同主动脉瓣病变患者主动脉瓣置换前后左室功能变化评估价值研究
超声无创心肌做功技术在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后左室收缩功能中的临床应用
产前MRI量化评估孕20~36周正常胎儿心室内径价值
心脏超声配合BNP水平测定在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
起搏器融合波排除的心电图表现
M型超声心动图中左室射血分数自动计算方法
参附汤加减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50例临床观察
『孙爷爷』谈心室为孩子上网撑起『保护伞』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RDWTNF-α及UA水平变化的临床观察
谈心室温暖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