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语文课堂变革的整体化、问题化和情境化方向
2020-07-02程日东温州市南浦实验中学浙江温州325000
程日东(温州市南浦实验中学,浙江温州 325000)
2001年,教育部启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弹指间,新课改近20年,语文学科的学习目标和内容、教材的面貌、教师的教学行为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教学的任务也趋向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引导学生自主建构知识。不过,课改过程中也暴露出不少问题。
从当下初中语文课堂的现实看,真正在深度、广度上触及教学内容和方式的改革,做得还很不够。教学内容上,很多还只是以单篇文章(主要是“教读课文”)为载体,通过对一篇篇课文的精读深究,以挖掘微言大义。教学形式上,“讲授引领式”和“独白式”(教师发起—学生回应—教师评价)还占主导地位,催生的大多是低阶思维的学习结果。[1]
这显然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2001年)》(以下简称《纲要》)中的“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改变课程内容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等要求相去甚远。
《纲要》指出,课程设置既要注重根据学生的经验组织教学内容,又要注重学科内在的逻辑。课程通过课堂教学得以实施,语文课堂教学要力求在学生经验和语文学科逻辑之间寻求统一,从而走向整体和整合,并以问题驱动学习进程,创设教学情境促使问题任务的解决,寻求更广泛意义上内容和形式的关联性。
一、整体化教学,促使认知多维迁移
学习的基本规律是由整体到部分,再由部分回归到整体。碎片化的教学很难建立知识之间的横向联系,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不可能形成综合素质和核心素养。传统的语文课堂大多围绕单篇课文作全面剖析,长此以往,学生视野狭窄,思维单一。所以,我们要通过内容的扩充建构起整体化的教学,带领学生探寻更为广阔的认知空间。比如教材中有不少节选的文章,如果将这一“碎片”比作一个原点,那么整本书甚至到这个作家的系列作品,就像一个大圆。学生只有建立起对这个圆的整体认识,才能更好地理解圆心(节选课文)的特殊价值。请看《孤独之旅》一课的教学设计比较(表1):
表1
节选的课文《孤独之旅》没有涉及杜小康放鸭之旅的缘起、快速成长的前后原因以及最终的人生走向。学生无法完全感知杜小康由恐慌到坚强的复杂转变,也无法得知曹文轩塑造这个少年的深意。这样的小说阅读教学“得来终觉浅”,因为读者和杜小康之间隔了太多的因果。而基于作家系列作品的阅读教学,从《草房子》中的人物导入,由“杜小康是从______走出来的”的主问题驱动,追问“在杜小康身上能看到谁的影子”,唤起对其他角色的比较,再到作家的系列作品,让学生明白作家的创作初衷。此外,学生从课前略读《草房子》《青铜葵花》等作家系列作品,到课上精读《孤独之旅》,这是一个由“一本书”到“一系列书”再回到“一篇课文”的循环阅读,学生的理解由“圆心”开阔到“大圆”。这种“走一个来回”的系列阅读,帮助学生对作品形成一个整体认识。
经典的教读课文自然值得深入解读,而将节选(或选篇)的文章和整本书结合,将一篇文章和作家的系列作品结合,将单篇课文和单元的其他课文整合,有助于学生获得对“篇”的全面解读。这样的学习,促使学生在认知上形成多向迁移,在思维上获得多维发展。
二、问题化教学,在学习中学会学习
“学习”应该是从问题开始的。学生通过解决问题不断深化学习,又在解决问题中发现新问题。传统课堂上,教师掌握话语权,学生的话语权被限制,导致真实问题容易被掩盖。
实现学习方式的变革,要依靠真实的问题化学习。从传统讲授中心的课堂转变为学习中心的课堂,中间的桥梁就是问题化学习。因为问题化学习围绕学生的问题展开,并使真实的问题形成问题链,让学生在对问题的追寻中找到知识之间的横纵联系,进而让真实的学习过程(而不是教授的过程)发生。这样,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也是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请看《世说新语》教学的任务单:
《世说新语》任务单
【世说】之事:请你摘抄令你印象深刻的三则故事。
【世说】之人:推选出《世说新语》里的“最人物”。
要求:1.通过几篇文章读一个人物,全面解读他的个性特点;2.对被解读人物作一个综合评价,选出“最”人物。
【世说】之门:
探究一:读《世说新语·容止第十四》,探究魏晋时期的审美标准。
探究二:读《世说新语·任诞第二十三》,发现任诞的表现有哪些,任诞的背后有什么。
探究三:我印象比较深刻的还有门,意思是_______。
【世说】之家族:《世说新语》之氏族比拼:琅琊王氏与陈郡谢氏。
从任务单可以看到,教师通过一个个问题驱动学生学习,设置的学习方式有摘抄、推选、评价、探究、比较等,旨在让学生通过围绕学习目标的多类型的任务,展开多种方式的学习。这种从“言语中心的课堂”向“任务中心的课堂”的转变,其实就是从关注“教”向关注“学”的迁移,是实现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关键。
传统的“接力问答式”课堂中,教师借“问答”的形式将学习内容一点点引发、展开,并呈现出来。学生实现学习的主要方式是“听中思考”与“听中接受”。这样的课堂只不过为“学习的发生”创造了条件,而学生学习是否真正发生,似乎被忽视。[2]以问题(或任务)为核心的课堂,将问题摆在学生面前,以具体的任务促使学生思考,锻炼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
三、情境化教学,使学习和生活接轨
在以问题(或任务)为核心的课堂教学中,为了促使问题的解决,“情境”有着非同凡响的价值意义。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学生学过的知识和现实生活很难建立起联系,很大原因是教学过程缺少真实的情境,只是把知识符号化。
关于问题和情境,首都师范大学蔡可老师这样阐述:“一个问题产生于一个活着的人,他有一个目标但又不知道怎样做才能达到这个目标之时,每当他不能通过简单的行动从一种情境达到另一种需要的情境时,就要求助于思考——这种思考的任务是设计某种行动,这种行动能使其从当前的情境达到需要的情境。”[3]
如统编教材八年级下册的演讲“活动·探究”单元,共有三个教学任务:一是把握演讲词的特点;二是学习演讲稿的写法;三是举办演讲比赛。为解决“举办演讲比赛”这个问题,有教师将演讲与当下的“疫情”进行接轨:
录制一个微演讲视频,鼓舞启迪在疫情中的各群体,并在班级钉钉群举办线上“微演讲视频评选活动”,优秀的作品将有机会参加区“寒假,我的语文生活”成果作品展。
这样,学生的学习活动就在疫情情境下真实开展。学生活动的设计如表2所示:
表2
整个教学活动在真实情境下展开,课堂教学由问题推进和驱动,学生为更好地完成任务,必须主动学习相关的演讲知识,逐步完成一个个任务,这样课堂转变为探究式学习,学生就有了思考、探索和创造的空间。这正是《纲要》强调的“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的联系,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教学需要情境,但不能停留于“应景”,而应该用心设计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良好的学习体验,构建完整的知识和能力体系,并在学习和实践中解决问题,让语文学习真正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