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拿联合腰椎牵引治疗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

2020-07-02卢兴军马道友

陕西中医 2020年7期
关键词:气滞血瘀腰部

卢兴军,曾 涛,马道友

安徽省六安市人民医院(六安 237005)

腰椎间盘突出症为骨科常见疾病,主要为患者腰椎间盘髓核、纤维环、软骨板等发生不同程度退行性改变后,在外力因素作用下,椎间盘纤维环发生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组织突出于后方,导致相邻脊神经根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以腰4~5、腰5~骶1发病率最高,约占95%[1-3]。中医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其属痹症、腰腿痛、腰痛范畴内,而多数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气滞血瘀型,发病原因与气滞血瘀、明显外伤史密切相关,机体气血瘀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则表现出痛感 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需积极予以治疗[4-5]。纵观临床针对其治疗,主要采取保守治疗方法,较为常见的即为牵引、推拿治疗,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无创,随着中医技术的不断发展,有关研究报道[6],在牵引治疗同时配合推拿能显著提升治疗效果,为进一步证实上述说法确切,对我院部分患者应用腰椎牵引联合推拿治疗,取得较好疗效。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12月我院108例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4例。观察组中男30例,女24例,年龄29~59岁,平均(35.06±4.06)岁,病程1~8年,平均(4.06±0.05)年;对照组中男28例,女26例,年龄30~59岁,平均(35.09±4.02)岁,病程1~9年,平均(4.10±0.01)年。两组基本资料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病例纳入标准:①经腰椎X线平片、CT等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②依据《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相关标准确诊为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③均伴有不同程度腰部疼痛等症状。④有明显外伤史者。⑤知情研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①精神疾病者。②处于妊娠或哺乳期者。③随访信用度不高者。④合并肿瘤疾病者。⑤合并艾滋病等传染性疾病者。⑥同期参与我院其他研究者。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腰椎牵引治疗。选取JYZ-IIIB型颈腰椎治疗多功能牵引床,电源设置为220 V/50 Hz,牵引力及牵引时间依据患者实际耐受程度予以调节,牵引力范围为20~95 kg、牵引时间范围为0~90 min,间歇时间范围0~30 min。指导患者采取仰卧位,在牵引床固定相应位置对患者上半身与骨盆予以固定,确定突出腰椎间盘,依据患者病理程度、方向、位置再依据个体化差异选择适宜牵引时间与间歇时间、牵引力度等,30 min/次,2d1次,牵引治疗结束后,先指导患者于牵引床休息20 min,腰围带固定后指导离床,连续治疗15次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同时予以患者药物治疗干预,选取天麻素(国药准字H20073272;规格:2 ml:0.2 g)100 mg/次,肌内注射,2次/d,持续治疗7 d。250 ml 20%甘露醇(国药准字H32026395;规格:250 ml:50 g)按照45滴/min对患者静脉滴注。

2.2 观察组:腰椎牵引联合推拿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腰椎牵引治疗基础上,联合推拿治疗,指导患者采取俯卧位,于患侧腰臀部及其下肢应用滚法对其揉按,沿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经自上而下进行揉按,每条重复三次,上述揉按完成后,对三焦俞、气海俞、关元俞、环跳、肾俞、秩边、承山、委中、阳陵泉、风市等穴位揉按,每穴揉按时间为1 min,操作者双掌重叠、力度适中且有节律对腰部予以按压,频率一般为80次/min,同时,将患部固定好后,进行双下肢伸扳,保障腰部过伸,将患者膝部托住向上抬举,同时应用另一只手对腰部予以按压,保障腰部伸展至最大限度,在此基础上,指导患者双手用力向运动相反方向扳动,注意把控好力度与幅度,并不断询问患者耐受情况,减少损伤情况发生,同时,另一名操作者,对患者肩后部与髂前上棘部按压固定,保障腰部被动旋转至最大限度后遂向反方向扳动,上述操作完成后,指导患者采取仰卧位,强制进行直腿抬高操作,并使其在空气保持1 min,最后应用滚按揉拿拍等手法,对腰部与下肢进行推拿,每次30 min,1次/d,持续治疗30 d。

3 观察指标

3.1 两组临床疗效:分为显效、有效、无效三项,计算治疗有效率,治疗有效率=(显效+有效)人数/总人数 ×100%。显效:腰部疼痛、下肢麻木等症状消失,直腿抬高幅度≥70°,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减少95%以上。有效:临床症状有所改善,直腿抬高幅度≥50%,对日常生活基本不影响,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减少70%以上。无效:症状无变化,腰部活动受限,影响日常生活。

3.2 两组VAS、JOA评分:应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对患者治疗前后疼痛情况进行评定,满分10分,1~3分:轻微疼痛,对日常生活无碍。4~6分:疼痛较难忍受,需予以镇痛措施干预。7~10分:剧烈疼痛。分值越高患者疼痛感越剧烈。应用日本骨科协会腰椎JOA评分量表,对治疗前后腰椎功能进行评分,主要项目包括症状、步行能力、体征、下肢痛、麻木等,满分30分,分值高低与腰椎功能成正比。

3.3 两组中医证候评分: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有关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症状评定标准进行证候评分,采取计分法,对患者腰腿刺痛、麻木、腰部板硬、夜间疼、俯仰旋转受阻等证候群进行评分,重度6分、中度4分、轻度2分、正常0分。

3.4 两组腰椎活动度:采取量角测量方式测量治疗前后腰椎活动度。

3.5 两组疾病复发情况:对患者随访1年,观察1年内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复发情况。

结 果

1 两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6.38%、81.48%,较之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 两组VAS、JOA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VAS、JOA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显著降低,JOA评分显著升高(P<0.05),较之对照组,观察组VAS评分更低、JOA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VAS、JOA评分比较(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两组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评分组间比较差异不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较之对照组,观察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中医证候评分比较(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4 两组腰椎活动度比较 治疗前,两组腰椎活动度组间比较差异不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腰椎活动度均显著提升(P<0.05),较之对照组,观察组活动度更大(P<0.05)。见表4。

5 两组疾病复发情况比较 观察组复发2例,复发率为3.70%,对照组复发15例,复发率为27.78%, 观察组复发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4 两组腰椎活动度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讨 论

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为临床常见腰椎间盘突出症类型,发病原因与患者自身免疫、遗传、腰肌劳损等因素密切相关,发病后可压迫神经根,对相应的神经肌肉功能产生负面影响,诱发患者疼痛,随着病情进一步进展,其还会使肌肉退化、萎缩,使肌肉功能衰退,影响脊柱稳定性,损伤椎间小关节,加重患者病情[7-9]。

在中医领域中,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并未有专门记载,但其依据发病特征、临床表现进行辨证分析,其属中医学“腰痛、痹症”范畴内,较为常见的即为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这类患者多表现出腰腿痛如针刺,痛有定处,日轻夜重,腰部板硬,俯仰转侧困难,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弦紧或涩等症状,多伴有严重外伤史,机体发生气滞血瘀,针对其治疗,主要采取通经活络、化瘀止痛方法减轻患者疼痛,提升患者生活质量。纵观临床针对其治疗,主要包括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本次研究即为探讨中医保守治疗对其效果[10-13]。中医治疗中较为常见的为中药汤剂、牵引、推拿等,本次研究,即对我院应用到腰椎牵引与推拿这两种方法治疗。对其进行分析[14-16]。腰椎牵引其主要原理为固定患者腰部,减轻患部水肿、充血症状,减轻机体炎症,通过拉伸作用下,使椎体间隙增大,增加纤维环张力,促使髓核归纳至原位置,减轻对脊神经根压迫,减轻疼痛。同时,还能矫正脊柱,维持脊柱稳定,减轻腰背部肌肉疼痛,针对长病程患者粘连的组织与挛缩的韧带、关节囊亦能牵开,加大椎管间隙宽度,阻止椎间孔进一步压迫神经根,能显著缓解下肢麻木与疼痛,提升患者腰椎功能同时,提升下肢功能,在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应用价值较高。推拿为我国中医中特有治疗方法,其主要应用不同手法对患者相应肌肉松解,加速局部血液循环。对其进行分析发现,通过在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经、三焦俞、气海俞、关元俞、环跳、肾俞、秩边、承山、委中、阳陵泉、风市等穴位进行推拿,能起到温肾通阳、疏通经络、扩张血管、行气活血等作用,能显著降低神经根周围炎性细胞水平,减轻因炎症反应所致的疼痛,达到消炎、镇痛效果,还能显著提升患者疼痛阀值。西医认为,行推拿同时,有利于脑啡肽分泌,5-羟色胺及外周乙酰胆碱酶合成,提升儿茶酚胺水平,显著提升镇痛效果,减轻患者痛苦[17-18]。鉴于上述两种治疗方式在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我院提出联合用药是否能增强治疗效果,遂对我院观察组应用联合方案干预,观察两组治疗有效率、VAS、JOA评分、中医证候评分、腰椎活动度、疾病复发情况等,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可知治疗效果显著,联合治疗能增强舒顺经络、纠正与复位腰椎关节作用,不仅止痛效果显著,亦能显著改善腰椎功能。但在实际治疗过程中发现亦存在不足之处,如行腰椎牵引手法按压复位时虽能使突出的椎间盘归位,但需技能较高者方能完成,才能避免对正常软组织伤害,对操作者要求较高,提升相关操作人员应不断学习,全面提升自身技能水平,提供给患者优质的治疗体验。

综上,对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予以腰椎牵引联合推拿治疗能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改善腰椎功能、缓解症状,提升腰椎活动度,提升患者生存质量,复发情况较少,治疗效果显著。

猜你喜欢

气滞血瘀腰部
自拟脾胃安方治疗脾虚气滞型餐后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气滞胃痛颗粒联合叶酸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加味乌药汤合失笑散加减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观察
自拟芪龙头痛汤治疗气虚血瘀型偏头痛的临床观察
话说血瘀证
观舌头辨血瘀程度
一套动作 缓解腰痛
A Meta-analysis of Dachaihu Decoction combin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pancreatitis with the TCM syndrome of liver qi depression and liver-gallbladder dampness-heat
老年人锻炼腰部仰卧屈膝挺髋
腰部的自我保健按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