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传播下电视新闻的发展走向

2020-07-01林海玲

记者观察·下旬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新媒体传播具体分析电视新闻

林海玲

摘要:随着我国数字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传统的电视新闻传播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为了适应新的发展形势,要积极探索新媒体传播下电视新闻的发展走向。本文详细分析新媒体传播下电视新闻的发展走向。

关键词:新媒体传播;电视新闻;发展走向;具体分析

一、新媒体对电视新闻的影响

(一)社交网络快速发展

新媒体的产生给传统的电视新闻带来较大的冲击,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新媒体的出现使社交网络兴起。随着国外脸书、国内微信等社交网络的兴起和广泛推行,聚集的人气逐渐增多,其中传播的信息和内容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社交网络的兴起给我国传统电视新闻带来诸多不利影响,其信息传播速度较快,大大挑战了传统电视新闻不急不躁的风格。很多民众不仅可以在其中传播信息,而且可以在第一时间上传自己的心情和发现的事件。在新媒体环境下,每个民众都是电视新闻制作人,这是传统电视新闻不可比拟的。

(二)受众的选择权和控制权不断增加

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消费模式,很多受众都开始在电脑、手机等设备上观看电视新闻。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受众的地位,使受众主动参与到信息传播中,受众成为互动平台传播的重要人物。同时新媒体环境下,受众可以在任何时间和地点选择观看自己喜爱的节目。受众也可以在互动平台上积极地留言和交流,这大大加强了受众的民意表达权和话语权。

二、新媒体传播下电视新闻的发展走向

(一)电视新闻节目朝着个性化发展

每个电视新闻节目都应该拥有属于自己的独特性,而不是一味地模仿、抄袭那些好的节目模式。在现代社会发展背景下,一个电视栏目要想长远发展需要拥有属于自己的特色,否则这个电视新闻节目将会毫无价值。针对现阶段我国电视新闻同质化十分严重的问题,每一位电视新闻工作者都不要盲目跟从,而是要积极改变原有的思维定势,想尽一切办法来让电视新闻更具特质,使观众影响深刻。比如杭州电视台新闻节目《阿六头说新闻》,在实际新闻讲解中有效地融人了方言,为观众带来了一种新型的新闻播出方式,这给观众带来良好的体验,观众会深刻感受到新闻的真实性,也感受到新闻媒体对自己的尊重。比如《南京零距离》节目摒弃了传统新闻制作落后的观念,以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为基础,重点体现出了民主价值和人文关怀。充分尊重了民众的话语权,不仅大大提升了收视率,而且赢得了更多受众的心。在新媒体传播的背景下,只有电视新闻节目具有属于自己的独特性,才能形成一个良好的品牌,形成一档受人民群众欢迎的节目。为此在新媒体传播背景下,电视新闻节目一定要朝着个性化的方向发展。

(二)电视新闻节目朝着娱乐化的方向发展

娱乐和消遣是观众对电视新闻节目的第一需求,第二是获取想要的信息,第三则是为了更好地沟通和交流。在新媒体背景下,我国新闻越来越娱乐化,目前对新闻娱乐化还没有明确的定义。在内容方面,趣味性较强的新闻较多,政治性和实时性较强的新闻较少。在表现形式方面,情节性和故事性的描述远远多于客观性的叙述。新闻娱乐化是新媒体背景下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它与我国新闻媒体的发展规律相符。娱乐化的新闻具有灵活多样的形式、丰富的内容、较强的吸引力,进而能够给人们带来感官上的刺激,为受众缓解压力。新闻娱乐化重点强调传媒和受众之间的关系,使生产和消费平等,提高受众的关注度。新闻娱乐化已经得到国内外媒体的广泛重视,在新媒体环境下已经成为电视新闻的发展趋势。

(三)电视新闻节目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在我国电视新闻发展的初级阶段,工作人员主要使用电影胶片和摄影机来拍摄电视新闻,其节目内容单一,仅仅包含新闻消息。但是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新媒体的产生和发展电视新闻的节目模式越来越多样化,内容更加丰富。电视新闻节目通常由多个子栏目构成,编排的形式多样、内容量适中。主持人在节目主持过程中可以进行灵活的评述、报道、指点,这大大提升了电视新闻节目的吸引力,受到人民群众的青睐和认可,增强了新闻节目的表现力和可看性。新媒体的产生从多个角度、多个层次和多个方位展现出了电视新闻节目,也充分发挥了电视媒体的价值。满足了不同受众的不同需求,充分调动了受众观看新闻节目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随着新媒体的进一步发展,电视媒体的进步,电视新闻节目将会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三、结语

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和观看电视新闻的方式,对我国电視媒体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新媒体环境下,为了更好地生存,电视新闻节目要朝着多元化、娱乐化和个性化的方向发展。

(作者单位:三亚广播电视台)

猜你喜欢

新媒体传播具体分析电视新闻
从功能语用角度解析电视新闻采访的提问策略
壮语电视新闻制作创新探析
浅析海外税务筹划
新媒体环境下概率统计教学改革探究 
石油化工工艺及废水处理分析
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PPP模式的分析探究
基于微时代的公安院校网络舆情监察课程建设探索
新媒体传播背景下图片说明的创新趋势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试论电视新闻的娱乐化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