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全育人”与高校宿舍文化建设互动关系初探

2020-07-01刘阳

公关世界 2020年12期
关键词:宿舍管理三全育人文化建设

刘阳

摘要:宿舍文化建设蕴含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三全育人”又为高校思政工作指明了方向。只有坚持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地位,兼顾问题导向和人文关怀,通过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和组织育人四大路径,把宿舍建成大学生增进感情的贴心家园和成长成才的重要平台,才能更好地发挥宿舍文化思政功能,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三全育人 宿舍管理 文化建设

新时代高校思政工作呈现新气象,思政教育的质量有着明显提升。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宿舍作为大学最小的集合单元,有着独特的功能和影响,是“隐性教育”的主阵地。一个秩序良好、氛围和谐的宿舍环境,对高校文化建设和大学生个人发展有所裨益。

一 、宿舍文化建設在高校育人体系中的重要使命

(一)深入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高等教育应始终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方式影响学生,实现了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而宿舍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涉及宿舍生活的各个方面的价值准则、群体意识和行为规范所组成,是宿舍成员共同建立和长期形成的特定氛围,因此对学生三观形成与转变、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产生着重要影响,故宿舍文化建设是“立德树人”在生活场所有效运行的重要体现。

(二)不断满足新背景与新特征

“新工科”发展理念对工科学生的人文社科素养提出较高要求。“新工科”人才不仅需要在专业领域有所成就,还需掌握经济、社会和管理方面的知识,兼具良好的人文素养。其次,“00”后已成为当前大学生的主体,随着社会经济腾飞和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大学生思想开阔、个性独立和乐于创新等特征愈发明显。新的人才需要和学生特点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日趋重要,宿舍文化建设成为高校思政与文化建设链条上不可忽视的环节。

二、新时代高校宿舍文化建设的主要原则

(一)坚定不移地弘扬主旋律

宿舍文化建设应符合时代主流,符合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符合先进文化的特征。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和引导不偏离、不脱轨,确保宿舍文化建设围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主基调。

牢牢掌握正确的舆论方向。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唱响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主旋律,营造出充满生机活力的高品位大学文化,提高学院的文化软实力。对消极文化和腐朽生活方式要坚决遏制,对错误思想的苗头要坚决纠正,并从根源进行思想教育,防止出现“次生灾害”。

通过多种方式传递正能量。在宿舍楼道内的醒目位置张贴红色标语和文明警语,通过电子屏幕、宣传栏广泛传播爱党爱国、传统美德和时代榜样等主题,积极宣传校园优秀人物的先进事迹,弘扬真善美,营造宿舍良好风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和有力的道德支撑。

(二)坚持问题导向,着眼于解决现实问题

安全问题始终是宿舍管理的首要议题。近年来,高校宿舍消防事故频频发生,其背后原因,一方面是部分学生安全意识淡漠,违规使用大功率电器和不合格插板、乱搭电线和网线的情况屡禁不止,个别学生甚至在宿舍吸烟后乱丢烟头,引燃易燃物。此外,饮酒、夜不归宿者也时有发生,这都为宿舍管理增加了负担,说明相关工作仍需进一步深化和落实。

负面思想的冲击不容小觑。从相对紧张的高中生活转入较为宽松的大学生活之后,很多学生会感到无所适从,不知不觉中荒废了学业,迷失了方向。伴随互联网空间的深度构建,沉迷网络已然成为社会性问题,一些错误思想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崇洋媚外也沉渣泛起,种种情况对高校思政工作产生了不小的挑战。

宿舍育人功能尚有发掘空间。在过去,宿舍仅仅是作为学生们的休息场所而存在的,而且宿舍管理更多是重管理,轻教育,部分学生对宿舍的归属感不强,甚至滋生叛逆心理和对立情绪,以致许多政策与制度不能有效地推动实施,不利于宿舍思政工作开展。

(三)充分体现人文主义关怀

宿舍文化建设要以人为本。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学生的个性需求越来越多,要求宿舍文化建设展现出更大的灵活性,吸引具有不同兴趣的学生参加不同类型的活动。如,音乐、体育活动,技术探索、实用发明设计,能在学生休闲放松之余,还有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利用宿舍空间开展学生心理健康辅导活动。宿舍是学生的生活空间,宿舍内文化建设不应过于严肃、僵硬,应设置较为宽松的结构布局和温馨的色彩搭配,缓解学生的心理情绪。同时,做好宿舍区域心理辅导、生活引导以及其它体现人文关怀的服务。

利用宿舍空间开展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活动。宿舍是同专业学生之间重要的交流场所,高年级学生的生涯规划对低年级学生有明显的模范作用。宿舍文化建设可以增添就业指导元素,如宣传学科与专业前景,企业与市场概况,知名校友成功经历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发展观。

三、“三全育人”理念下宿舍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

(一)做好顶层设计,发挥管理育人

健全宿舍管理规章制度。结合时代特点和实际需求,使宿舍文化建设做到有章可循,并根据形势发展不断改进和完善,及时清理一些过时的制度,以防制度之间的相互阻碍,同时避免制度的重复建设和出现漏洞。制度建设要有前瞻性,对各类文化活动、网络行为的管理与引导要有明确的规定。

理清管理体制关系。宿舍管理形成大学学工部宿管科-学院学工办“二元”管理模式,大学自律委员会-学院党员先锋大队、团委、学生会-班干部、宿舍长三层执行队伍。形成金字塔型的组织结构,从而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深化考评和激励机制。把教职工在宿舍文化建设中的履职情况和工作业绩纳入考评体系;把学生在宿舍文化建设中的表现作为综合测评,推优入党的重要指标。全面调动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提升宿舍文化建设的原动力。

(二)构筑全员育人模式,发挥服务育人

强化与后勤、宿管部门及宿舍管理员的联系。宿管处于宿舍管理服务工作一线,与学生接触较多,诸多细节之处需要宿管去落实。建立宿舍楼委会联系群,楼长、宿管和保洁员均在群内,做到发现问题及时沟通;定期召开座谈会,对相关政策和谈心谈话技巧进行交流,提高双方育人水平。

辅导员、班主任常态化进宿舍。他们理论素养较高,实践经验丰富,而且与学生关系紧密,容易沟通,所以关于辅导员、班主任进宿舍应形成常态化机制,只有走进学生,用心沟通交流,了解学生实时动态,让学生对学校有认同感,对老师有亲切感,更好地促进文化建设有投入、有反响。

院系领导和专业课教师定期入住宿舍。按照“同住、知情、关心、引导”的方针推进实施导师入住学生宿舍,与学生分享为人为学的道理,通过领导的政治站位和理论成果、专家的治学精神和研究方法来影响学生,形成全校上下关心支持公寓文化建设工作的良好氛围。

(三)突出专业特点、学校特色和地域特征,发挥文化育人

专业特点是学科专业在长期实践发展中形成的具有稳固性的特征,在专业背景的熏陶下,不同专业的学生逐步形成差异化的文化氛围和行为风格。譬如说,机械电气工程学院以“勤业奋进、团结协作”为主旨,着力建设“新工科”宿舍文化,为学生营造严谨求实的学习风气和励志榜样的人文情境,促进学生更加健康地成长进步。

学校特色即“校风”,通过四年时间的浸润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影响。如:石河子大学的校训——“明德正行、博学多能”的校训,发扬“爱国奉献,追求卓越”的优良传统以及“勇于创新、敢于拼搏”的校风,都孕育着丰富的精神内涵,成为学校宿舍文化建设最鲜明的底色。

地域是大学的载体,任何大学都与所在的省区、城市息息相关,荣辱与共。石河子大学作为一所立足边疆的兵团高校,必然受到兵团精神,即“热爱祖国、无私奉獻、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鼓舞,宿舍文化建设也必然要彰显“兵团精神育人,为维稳戍边服务”的办学使命,在宿舍楼内设置兵团历史展板、兵团精神标语,助力“兵团精神”进校园、进人心。

(四)抓好学生组织建设,发挥组织育人

加强基层党支部、团支部建设,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基层党团组织是党的“毛细血管”,一个优秀的学生党团组织能够起到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维护青年权益的作用。学院以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为主体,打造一支勇于奉献的党员先锋大队,开展网络文明志愿行动,积极构建清朗网络空间;组成宿舍思政宣讲团,定期组织学习和宣讲;成立学雷锋志愿服务队,引导广大学生在入学季、实习季、毕业季、雷锋月等重要节点中积极参与公益实践,培养全体学生的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担当精神,营造高尚宿舍文化氛围。

完善学生会职能,注重学生干部培养。学生会是管理制度的重要执行者,学院学生会以“服务同学,共同进步”为宗旨,定期开展“大学生宿舍文化节”,以创建“健康、文明、高雅、和谐”的宿舍文化为目标;推动建设能够陶冶情操和锻炼体魄的业余活动,开展朗诵、歌唱活动与篮球、足球比赛,压缩消极文化的生存空间;毕业季组织“文明离校”活动,着重进行感恩教育,使“文明宿舍”理念能够走出校园,成为学生个人发展过程中的思想养料。

推动社团良性发展,加强大学生实践能力锻炼。学生社团具有自主性、新颖性和多样性的特征,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文化活动。学院重视社团管理与发展,成立社团联合会,选聘指导教师,引导学生参加实验室建设、SRP、挑战杯等活动,形成动态阶梯型科研创新团队,学生社团呈现出“服务功能突出、贴合学生兴趣”的特点,在宿舍文化建设中的能动作用也日益彰显。

参考文献:

[1]丁笑生.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研究[M].南京师范大学,2014.

[2]寇光涛,岳敏,武镒.新形势下高校“立德树人”和“三全育人”的发展路径研究[J].教育探索,2018(04).

猜你喜欢

宿舍管理三全育人文化建设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及其现实意义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
浅谈高校宿舍管理与宿舍文化建设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探讨信息化时代以人为本的大学生宿舍管理有效策略
完善大学学生宿舍管理,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论学生社区党员服务站建设与独立学院宿舍管理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教师课外育人长效机制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