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大陈岛垦荒精神”助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

2020-07-01王贝贝

公关世界 2020年12期
关键词:新冠肺炎

王贝贝

摘要: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弘扬“大陈岛垦荒精神”,有助于增强战“疫”凝聚力、战斗力、生产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时代价值。

关键词:大陈岛 垦荒精神 新冠肺炎

2020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成为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领导、亲自指挥、亲自部署,打响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在这场战“疫”中,台州大力弘扬“大陈岛垦荒精神”,众志成城、逆袭奋进,充分体现了“大陈岛垦荒精神”的强大生命力、感召力、创造力,对其进行研究对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大陈岛垦荒精神”的形成及内涵

1955年1月18日,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首次联合作战,一举解放了一江山岛。国民党军队仓皇撤退大陈岛,掳走岛上几乎所有居民,破坏所有军事设施和民用建筑,致使大陈岛沦为死岛。1955年11月底,团中央书记胡耀邦在浙江考察青年工作时,提议组织一支青年志愿垦荒队重建大陈岛。1956年起,5批来自温州、台州等地的467名青年垦荒队员,高举“建设伟大祖国的大陈岛”旗帜登岛,与驻岛官兵一同开始了战天斗地博海的垦荒建设,诞生了“艰苦创业、奋发图强、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的“大陈岛垦荒精神”。

“艰苦创业”是“大陈岛垦荒精神”的动人篇章。垦荒队员根据岛上生活,编了一段顺口溜,“走路高低不平,夜里点灯不明,急事电弧不灵,遇风航船常停,生活单调苦闷,环境艰苦冷清”。一张床板、一张草席、一盏煤油灯,便是垦荒队员的所有家当。每人每月生活费14.5元,扣除伙食费、医药费,仅剩4.5元。一块豆腐乳大小的肉,是至少得等上一个月才有的奢侈“滋补品”。面对如此艰苦的生活条件,这群来自城市的青年毫不退缩,他们按照从农业到畜牧业到渔业的“三步走”战略,逐步改变了大陈岛的生产生活面貌,让大陈岛重新焕发了生机活力。

“奋发图强”是“大陈岛垦荒精神”的力量源泉。垦荒年代里最缺的是物质,最不缺的是精神。垦荒队员站在大陈岛的凤尾山顶庄严立誓:“我是一个青年垦荒队员,我志愿来到伟大祖国的大陈岛,面对祖国的海洋,背后是祖国的河山,脚踏着海防前哨,肩负着人民的希望,我们宣誓:坚持到底,绝不退缩,与英雄边防军一起,用辛勤的劳动,把海岛变成可爱的家乡。”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到最艰苦的地方去,让青春在祖国的这片东海海面上发出强烈的光和热。大陈岛的垦荒史,正是一部热血青年奋发有为、励志图强,积极投身祖国海防建设的奋斗史。

“无私奉献”是“大陈岛垦荒精神”的宝贵财富。“无私奉献”的核心在于讲党性、讲政治,垦荒队员用自身行动践行这一精神内涵。在祖国的号召下,首批垦荒队员在阖家团圆的春节前夕,告别了舒适安逸的生活和朝夕相处的親人,将自己的青春乃至生命献给了大陈岛。正如《无悔的年华》中所记录的,“没有人计较个人的得失,没有人侈谈个人的青春年华,也没有人记录自己的豪言壮语,大家都只有一个信念:把大陈岛建设成美丽的家园。哪怕是每天粗茶淡饭,也要开辟一篇新天地,这就是每个垦荒队员的人生价值,这就是每个垦荒队员的青春理想。”

“开拓创新”是“大陈岛垦荒精神”的价值导向。垦荒队员所面临的不仅有生活难关,更有技术难关。只有充分发挥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打破环境限制,破解技术瓶颈。他们坚持“有一个困难就解决一个困难,有十个困难就解决十个困难”。比如“海带南移”,创造性地将原本只限于北方沿海养殖的海带在岛上成功引种。通过不断地摸索、实践和总结,他们从一无所知的技术小白成为触类旁通的行业专家。

2019年,台州市五届三次党代会将“大陈岛垦荒精神”上升为台州城市精神,为大陈岛垦荒精神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和时代价值。随着实践的发展,“大陈岛垦荒精神”的内涵和外延不断丰富、发展。在决胜战“疫”的特殊时期,研究“大陈岛垦荒精神”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时代价值。

二、“大陈岛垦荒精神”助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现实意义

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弘扬“大陈岛垦荒精神”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具有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无私奉献”是增强战“疫”凝聚力的源泉

当年,国民党残军撤退大陈岛时,毁坏了所有军用设施和民用建筑,水源被撒了毒药,岛上更是遍布地雷和铁丝网。面对满目疮痍、危机四伏的大陈岛,驻岛官兵首先要清洁水源、排除雷患、清理废墟。在排雷的过程中,先后牺牲了十几人,共清除了13000多枚地雷。1956年1月始,在“建设伟大祖国的大陈岛”的号召下,垦荒队员登上大陈岛,为垦荒建设注入了新生力量。他们与驻岛官兵一起,将青春乃至生命奉献给了这片热土。

如今,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给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阻碍。台州输入型病例较多、发现较早,早期疫情尤为严重,确诊病例数一度位列全省第一、全国地级市第三。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台州发扬“大陈岛垦荒精神”,筑起疫情防控的“钢铁长城”。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冲锋在前、顽强拼搏,充分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有的是隔离点的24小时“管家婆”,有的是外来务工人员的“传声筒”,有的是村居(社团)的“跑腿员”。数百名台州医务人员驰援湖北、舍生忘死、日夜救援,深刻诠释了救死扶伤、医者仁心的崇高精神。广大台州人民众志成城、守望相助、捐款捐物,集中展现了风雨同舟、同舟共济的深厚情怀。为了不断巩固疫情防控的战果,进一步在经济工作的主战场上发起攻势,我们必须发扬“无私奉献”的垦荒精神,从个人到小团体到大集体,才能“打好疫情防控总体战、打赢经济发展翻身仗”。

(二)“奋发图强”是提升战“疫”战斗力的保证

历经“浩劫”的大陈岛物资匮乏、举步维艰,但这并未击垮垦荒队员,反而激起了他们的斗志,提出“苦战三年,改变大陈面貌”的目标。认清目标不动摇,经过一代代垦荒者的奋斗,如今的大陈岛正朝着习总书记所提出的“小康的大陈、现代化的大陈”不断迈进,目前已建成国家一级渔港、全国能源开发基地、全国海洋经济开放建设示范岛、全国百个红色经典旅游景区……

今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在这一特殊时期遭遇疫情,我们必须坚定信念,不获全胜绝不轻言成功。全国一盘棋,全省一盘棋,全市一盘棋。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台州在战“疫”中深刻践行了“大陈岛垦荒精神”,不怯懦、不退缩、不失守,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充分体现了“台州式的硬气”。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说过的,“困难是一道坎,是一道分水岭,就像鲤鱼跳龙门,跳过去就是一片新天地,进入一种新境界”。如今我们要做的就是“鲤鱼跃龙门”,哪怕出现疫情“黑天鹅”事件,也要想方设法将影响降到最低,确保实现既定目标任务。时间不等人,发展不等人,要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把落下的进度赶回来,必须发扬“奋发图强”的垦荒精神,在仅剩的几个月决胜全年的目标任务,做到“目标不变、要求不降”,与高水平实现全面小康、高质量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相结合,在“两个一百年”交汇之际交出一份精彩的答卷。

(三)“艰苦创业”“开拓创新”是提高战“疫”生产力的基础

大陈岛条件之艰苦大大超出垦荒队员的想象,往往刚有收获,就遇上几十年不遇的强台风,庄稼全刮倒了,树被连根拔掉了,房顶被掀飞了,猪羊跑光了。即便如此,他们硬是发扬“艰苦创业”“开拓创新”的精神,一次次开展灾后重建、提高生产效益。比如,通过捡拾战争遗留下的废铜烂铁卖钱,以及每人每月捐出2元生活费,攒够2万多元购买了渔船,开启大陈岛渔业发展。如今大陈岛仍在谱写“无中生有”“有中生新”的“双创”篇章,“大陈岛垦荒精神”作为台州城市精神也深深熔铸于台州人的血脉之中。

在新冠肺炎疫情這场重大考验面前,注入了“大陈岛垦荒精神”的台州以“五个率先”早抓早行动,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例如,率先实施全市域封控管制措施,实行每车必查、每人必测、出发地必问的兜底式排查;率先研发“疫情控”大数据平台,以“人防+技防”提高管控力,实现责任精准量化,信息充分共享;率先开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专线”,专家7×24小时坐席,群众在家就能挂号问诊。台州作为民营经济和股份合作制经济的发祥地,在特殊的战“疫”时期更是展现了“台州制造”的速度与温度。一批企业在全省率先转产复工,生产防护服和口罩等紧缺防疫物资。浙江亿利达风机股份有限公司、星星冷链等一批装备制造企业迅速投入生产,全力支援湖北武汉雷神山、火神山建设。海正药业、华海药业等一批制药企业临危受命,参与药物的研发攻关。台州一手抓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同时,一手抓经济民生保卫战,使出复工复产“三十六计”,为提高社会生产力奠定坚实基础。

三、“大陈岛垦荒精神” 助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实现路径

(一)弘扬垦荒精神,坚定必胜信心

正如当年的垦荒者,并未被“大陈浩劫”所击倒,如今的战“疫”者,也不会被新冠肺炎疫情所击垮。新冠疫情肺炎是一次危机,也是一次大考。多难兴邦,中华民族历经千年沧桑磨难,饱受百年屈辱忧患,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陈岛垦荒精神”与“红船精神”一脉相承,在燃膏继晷的疫情防控的熔炉里得到进一步升华,引领着台州人民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高昂的斗志,奋力实现“两战赢”。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一些群众存在焦虑恐惧的心理,必须加强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通过讲好一线战“疫”者这批新时代垦荒者的感人事迹,凝聚众志成城抗疫情的强大信心,营造风雨无阻向前进的浓厚氛围。

(二)弘扬垦荒精神,践行风雨同舟

当年来自温州、台州等地的垦荒队员,告别了自己的家乡和亲人,将大陈岛作为自己的“第二故乡”,奉献了自己的青春乃至生命。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29个省市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军队等派遣330多支医疗队、41600多名医护人员驰援武汉,19个省份对口支援湖北。各省区市也相继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构建联防联控、群防群控防控体系。如今,中国已有效遏制疫情增长势头,但全球疫情仍在蔓延,可以说这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绝后的大疫情。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上所说:“今日之中国,不仅是中国之中国,而且是亚洲之中国、世界之中国。”意大利告急,中国说我在,“条条大路通罗马”;日本告急,中国说我在,“道不远人,人无异国”;伊朗告急,中国说我在,“亚当子孙皆兄弟,兄弟犹如手足亲”。风雨同舟共患难,我们要以实际行动诠释什么叫做“人类命运共同体”。

(三)弘扬垦荒精神,抓好复工复产

“大陈浩劫”让大陈岛按下了清零重启,一切都要从零出发、从头开始。垦荒队员一手守卫家园,一手重建家园,做好复工复产工作。新冠肺炎疫情让全国乃至全世界按下了暂停键,对国内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造成了较大冲击。但越是这个时候,越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去看待,相信疫情所造成的暂停是暂时的,我们必须率先按下重启键和加速键,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率先启动复工复产,加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中国的发展步伐不会变缓,台州的发展脚步不能落后,曾引领改革开放风气之先的台州,在这一时间节点,必须弘扬“大陈岛垦荒精神”,在不断巩固疫情防控战果的同时,进一步在经济工作的主战场上发起攻势,坚决打好疫情防控总体战、打赢经济发展翻身仗。

我们坚信,新冠肺炎疫情让“大陈岛垦荒精神”在淬炼中升华,将迸发出更强大的精神力量,为打好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助力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脱贫攻坚的目标任务。

参考文献:

[1]段治文,杨光.“大陈岛垦荒精神”的当代价值和实践意义[N].台州日报,2017-06-14(05).

[2]大陈岛垦荒精神论文集[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9:139.

[3]陆健,严红枫.以大陈岛垦荒精神逆势奋进[N].光明日报,2020-03-13(5).

[4]硬核战“疫”[J].新台州,2020,2:7.

猜你喜欢

新冠肺炎
外行领导内行?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下疫情防控档案的收集与利用
情报体系在应急事件中的作用与价值
我国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对的情报机制及体系
面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相关信息发布特征分析
公共危机中谣言真实度计算及其与正面信息的交锋研究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应急信息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
基于政府大数据能力建构的智库应急情报服务
政府要做好公共价值的创造者和守护者
新冠肺炎疫情前期应急防控的“五情”大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