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与本土化背景下的C-H学生教育》述评
2020-07-01尹小荣
提 要 本文在介绍编者的基础上对所选著作进行简要评介,分章节概述了主要内容。该书描述了21世纪接受华语教育的学生的认同多样性、动态性和能动性工作;例举了影响他们地域化认同的教育模式、就业市场、语言等级制度和种族关系、当地校园文化以及主流文化等因素;也指出了影响这些学生语言实践和语言选择并妨碍他们全面发挥潜力的“全球单语主义”惯习。最后该书建议:在全球化和本土化的社会环境中,我们需要充分了解学生不同的移民和教育经历,形成一种去精英化、去模式化、去资本驱动的多语和多元文化的教育方式。
关键词 C-H学生;认同;全球化;本土化
中图分类号 H00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1014(2020)04-0092-05
DOI 10.19689/j.cnki.cn10-1361/h.20200408
作者简介:尹小荣,女,新疆师范大学教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亚汉语国际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语言学和语言规划学。电子邮箱:helenyin2002@sina.cn。
本文是国家社科基金“新疆维吾尔族贫困家庭的学前儿童语言能力发展研究”(18BYY083)的阶段性成果。
由李国芳和马文博士编著的《全球化与本土化背景下的C-H学生教育:认同、挑战和机遇》(Educating Chinese-Heritage Students in the Global-Local Nexus: Identities,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这本书是卢德里奇出版社(Routledge)于2018年出版的一本论文集(Li & Ma 2018)。它与卢德里奇出版社2016年发表的《北美校园中的C-H学生:透视成绩背后的心灵与思想》(Chinese-HeritageStudents in North American Schools: Understanding Hearts and Minds Beyond Test Scores)(Ma & Li 2016)一书是姊妹篇。这两本书都着眼于介绍当前C-H学生学业教育和华语教育的成就与不足,力求描述C-H学生认同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了解他们的通用语和母语意识,并揭示他们作为国际学生融入当地社会时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本文拟从研究背景、内容介绍和贡献与不足3个方面对前者做出述评。
一、研究背景
该书主编之一李国芳博士是加拿大首席科学家,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语言及语言素养教育系教授、博士后导师,主要研究移民子女跨文化、双文/双语发展,科技与中小学语言教学实践,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育,全球化背景下的语言政策与实践等领域。她主持过美国教育部国际语言教育重大科研项目和加拿大社科与人文研究基金等多个项目。她出版专著12本,其中几本数度获得北美语言素养研究协会(LRA)的Ed Fry最佳图书奖以及全美中国社科学者协会(ACPSS)授予的年度出版奖。另一位主编马文教授是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英语教育博士、美国莱莫恩学院教授。他的研究涉及中小学英语教育、教学法、东西方学习文化的对比、英语学习者的语言素养策略和内容素养策略以及教师教育等领域。马教授获得百万美元以上的联邦经费,主持课题多项,发表论著40余篇部。
作为该书序曲的《北美校园中的C-H学生:透视成绩背后的心灵与思想》主要介绍了美国、加拿大华裔中小学生的语言能力以及读写能力现状;描述了C-H学生的相关课程、课堂话语、学业成绩以及家校关系等;同时还深入分析了影响C-H学生学习语言和适应文化的相关因素。经过第一阶段研究之后,编者们意识到C-H学生的语言教育不仅受到东西文化差异的影响,还受到他们群体内部差异的影响。这些C-H学生存在在北美居住时间、来源地、学业水平等各方面的差异。北美社会对华裔“考试机器”的印象会使他们忽视这个群体内部不同学生的不同表现。
二、内容介绍
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编者们继续扩大了研究范围,在这本书中探讨了世界范围内C-H学生的教育问题。全球化为信息沟通和人口流动提供了便利,增加了世界范围内的华侨华人。但本土化要求这些移民及其子女尽快适应当地的社会生活和教育体制。因此,该书探讨了全球化和本土化过程中的教育悖论:汉语能力是他们情感深处的母语联结,但英语能力是他们成为世界公民以及国際大都市市民的必要条件;儒家文化虽然孕育了华人尊师重教的民族品格,但严格的通用考试标准仍使每位个体为追求学业成功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经济腾飞和教育快速发展的中国固然为世界输送了很多精英人才,但多样化的学生群体同样向全球范围的教育人士提出了多样化的要求。
除去前言和结语之外,该书主体分4个部分论述了C-H学生的素质教育和语言教育:第1部分(第1~5章)描述了在全球化的多语和多元文化背景下,C-H学生的各种语言和教育经历,以及他们学习语言、适应文化并形成自身认同的方法。第2部分(第6~10章)论述了他们在向移民目的国本土化的过程中,在适应教育方式和本地文化时所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以及他们采取的应对策略。第3部分(第11~13章)则概括了不同国家和地区针对C-H学生的教育实践,并基于全球化的背景向本土教师、同学、家长以及其他教育界人士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第4部分(第14章)总结了跨国C-H学生在去地域化和重建地域化社会知识的过程中所面临的认同、矛盾和机遇。本文下面将分章节详细介绍。
第1章探讨了中国香港汉语学习者的认同转变。作者以香港为调查点,选取了5位中学上国际学校的华人大学生,把霍恩伯格的连续双语理论和戴维等的认同定位理论作为主要的分析框架,对受访者的语言认同展开了叙事研究(Hornberger 1989;Davies & Harré 1990)。研究结果表明,这些中国香港的“本地人”对汉语的认同会随着教育环境的变化而有所差异。他们就读国际中学时,对汉语的态度是矛盾的。他们既想通过语言融入广大的华语社区,又担心自己的语言水平不如其他同学。但他们进入高等教育后学习汉语的动机就大大加强了。因为他们在与其他学习者的比较中找回了自信,更加认识到了汉语中蕴含的语言和文化资本,大量的汉语母语者同伴成为了他们习得语言的社会资源。因此,作者总结道:语言认同的变化和转型并不仅仅来源于跨国和跨文化经历,教育环境的改变也能强化C-H学生的汉语认同。
第2章关注了日本留学生的择校动机。作者采访了来自英语学校和日英双语学校的27位C-H学生。作者通过描述他们的留学动机和择校动机以及他们的校内外生活,比较了日本不同的留学生教育模式。日本和很多非英语国家一样,通过设置英语教学模式来吸引国际学生。而这些学生选择英语教学或日英雙语教学主要是因为对英语有较高的认同,希望未来用英语来增加他们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同时他们只把日语当作生活的必要条件,以及英语能力之外的附加技能。
第3章是对印度尼西亚一对青少年兄妹的跟踪研究。该章反映了家庭环境中语言学习动机与文化认同的互动关系。作者提出家庭读写实践和民族特性可以影响子女的语言学习实践和文化认同,且两者的互动可间接增加孩子们的语言学习需求。此外,家庭的社会阶层和孩子的年龄等都会对他们的语言和文化认同建构有重要影响。
第4章描述了南非二代华人的语言和认同现状,并分析了影响个体认同的因素。作者对4个受访者的访谈数据表明,影响语言选择和认同的因素有:当地对移民的接受程度、当地的华侨华人组织、个体社会经济地位攀升的需求以及家庭文化和交流的需求等。但作者也赞同社会建构理论,认为个体在自身的认同建构中具有反思性和生产性的作用,他们的实践和认同未必总是趋同。转用语言的人可能会参与其他的文化活动和实践;而保持语言的人,其认同也可能发生了转型和转变。
第5章介绍了隐性课程对新西兰中国留学生的影响。作者所谓的隐性课程指没有被包括在正式的课程体系之中,但学生必须在学校学习的那些有关学术、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隐性知识。作者采取非结构式访谈的方法调查了21个来自中国内地的大学生,了解他们在新西兰的教育体制下对自我认同进行协商的方法。作者发现,新西兰的大学仅提供学术方面的教育是不够的,因为在当地的华裔大学生还需要适应相对自由和宽松的教育环境,培养独立自主的思辨能力,以迅速适应该国的教育体制和教学方法;而这些隐性课程都在潜移默化地塑造着大学生的自我认同。
第6章讨论了在中国香港上大学的内地大学生。作者以温格的实践社区理论为框架,分析了21个大学生的访谈数据。他们提出,这些内地学生在适应香港的高等教育时,英语是他们接受教育的必要条件,而汉语粤方言是他们在当地建立社交网络的重要能力。他们与本地的学生比起来,虽然有共同的文化传统,但是却缺少了“共同的人生经历、器物文化、工具文化、重要历史事件、话语体系、概念体系以及处事风格”(Wenger 1998)。因此除了学术交流之外,他们融入当地华人学生的生活还存在一定的困难。本章建议学生应当进行适度的自我反省,校方和老师也应当创造更多社会交际和融合的机会,来提升这些学生的适应力。
第7章描述了一位西班牙二代移民的特殊经历。作者运用人生叙事的方法记录了受访者的成长轨迹。作者指出了当地教育政策和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描述了受访者对自我认同进行协商时采取的正确和错误的策略。本章指出了二代移民在保持自己的母语和文化时,会遭遇来自社会、学校、同伴的各种歧视;同时他们的汉语水平有限,融入当地华人社区时又面临种种困难。因此他们要在学业上取得好成绩,就需要付出更大的牺牲和代价。最后作者建议未来的教育需要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社会教育背景,力图消除人们对他们的歧视、刻板印象以及其他各种非善意的差别对待。
在第8章里,作者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比了澳大利亚华人背景(461个)和盎格鲁背景(1901个)高中生的学业心理建构差异。他们定义了学习者的自我概念、学业目标,并调查了学生实际的数学和英语成绩,重点比较了不同性别和文化背景的学生在以上方面存在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性别的学生表现并无不同,但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在学业成绩、自我概念和学习动机等方面都有显著差异。虽然华裔学生的两科成绩都很高,但是他们的自我认知和评价却相对较低。谦虚固然是传统美德,但是也会使他们引起他人不满或失去一些机会。因此作者建议教师既要公平对待学生,也要增加学生的自信心和表现力。
第9章以独特的视角关注了在英国学习汉语专业的华裔大学生。作者用开放式问卷和访谈的方法调查了20个华裔大学生选择汉语专业的动机。这些学生有的为了保持母语和祖裔文化而学习,有的为了将来就业而学习,有的因为喜欢中华文化而学习,有的因为父母的强烈建议而学习,当然还有的为了容易取得学位而学习。但是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也遇到一些挑战:华裔外表提高了他人对自己专业水平的期望;社会对华裔群体学业成功的刻板印象使他们倍感压力;教师重点关注非华裔学生也使他们感到不公平;等等。因此作者建议:教师应该平等地对待华裔和非华裔的学习者;汉语传播者应该更加重视流行文化的力量;教育部门应该调整教学计划,更加关注这个特殊的学习者群体。
第10章关注了在匈牙利的中小型企业家移民子女。作者认为这些移民与来自大城市的精英阶层移民不同,他们中大部分人教育程度并不高,在当地的社会经济地位也不高。因此他们对子女的教育期望很高但又没有意识到家庭教育和家校联系的重要性。他们宁愿花高价把孩子送往当地的国际学校学习英语,也不愿意把他们送往公立的匈牙利语学校。作者提出,这种择校方式一方面未必能保障子女学业的成功,另一方面又使子女失去了向当地社会融合的语言学习机会。
第11章的作者描写了澳大利亚学前教育中心师生的语言使用。作者观察了5个不同早教中心的6个孩子和5个老师,记录了师生之间一天的言语互动。然后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人际功能理论分析了这些师生之间的话语并提出了相关建议。这些早教中心倡导的“注重师生关系”教育理念能够有效地促进师生沟通和孩子的英语习得。但是,话轮中教师过多地使用命令性、提供性语气会限制孩子语言的丰富性和语义的理解性。因此,建议教师增加陈述性和问题性的语气。
第12章是关于新加坡的华语教学。作者们询问了3个新加坡华裔儿童的学习经历,并针对数据中涌现的问题对6个小学华文教师展开了访谈。作者发现师生双方都很重视华语和汉字的学习。但是,目前新加坡的华语发展不容乐观。其原因是虽然国家依然执行双语政策,但是英语是政府、司法、商业、科技等领域的工作语言,已然成为新加坡的高变体。而华语教育往往只存在于家庭或课外辅导班,其教育的目的仅仅是希望培养子女的母语意识和文化意识。这种语言功能的分化导致了师生对待两种语言有截然不同的态度。
第13章概述了在中国台湾地区学习华语教育专业的华裔留学生。作者们通过学生问卷和师生访谈的形式调查了这些留学生对自我语言能力的评价和他们适应台湾社会的方法,以及在这里达到学校目标并完成自我认同发展的途径。结果表明这些华裔留学生自认为听说和阅读能力都较好,但他们对自己的写作能力评价不高。其原因是他们认为将来回国之后使用汉语进行写作的机会较少。他們在台湾地区的学习使他们充分认识到了自己母语的价值,并增加了他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下一步值得深思的是将来他们回国之后如何继续保持他们的文化认同,并在更大的语言竞争格局中依然保持对汉语较高的评价。
第14章是总结篇。作者们概括了C-H学生在全球化环境下所遇到的教育困境和教育挑战。全球化和本土化的各种元素挑战了这些学生的跨国生活和教育经历。因此他们的认同具有复杂性、动态性和多样性的特点。但是,他们并不只是被动地接受这些影响。他们会运用去地域化和重获地域化认同的策略来重组、协商现存的社会关系,并在母语、本地语和英语之间获得一种新型的情感归属或疏离状态。作者们也提出了在各种复杂的多语环境中,学习者们对英语体现出了较高的语言倾向。这种倾向成为各国华语教育所共同面临的挑战。
三、贡献与不足
该书描写了不同地区和不同年龄C-H学生的学业、语言、文化、认同和动机等教育问题。其重要贡献在于聚焦了21世纪这个崭新的时代,直面了华侨华人地域化认同的解构与重构问题,还记录了世界各地各年龄阶段C-H学生所面临的共性和个性的教育问题。
首先,描述了学生认同的时代特征。第一,国家认同的多样性。这些人中有的在迁移过程中形成了超越单一国家和单一文化的普遍、多重认同,但有的则更倾向于将复杂情感提炼成某一种根深蒂固的归属感和安全感。他们中有的既有华人的外表也有很强的中华文化和华语认同,但有的却因为文化和语言知识的缺失而存在较弱甚至消极的自我身份认同。第二,文化认同的动态性。对于二代、三代移民来说,他们的文化认同既由祖父母、父母的怀旧叙事来塑造,也由当代媒体传播的流行文化来塑造。而新移民的文化认同既受到先前祖国教育经历的影响,也受到当前的校园文化、社会经历和政治环境的影响。第三,自我认同的能动性。这些学生对祖国和母语的认同程度一定会受到两国的外交和贸易政策,当地的种族关系以及社会语言环境的影响。但同时华人群体的自我认同也会对当地的经济和社会秩序产生反作用力。不同环境下的学生及其家庭对待自我的态度能够重塑当地既有的社会关系和从属关系。
其次,解构并重构了华人的地域化(territorialization)认同。罗伯茨逊认为地域化认同可以分为去地域化(de-territorialization)认同和重获地域化(re-territorialization)认同两个过程,前者是指由迁移引起的对移出地文化或国家的情感疏离,后者是指对移出地固有的或崭新的文化象征的重新认同(Robertson 1992)。该书分别分析了影响这两个过程的各种因素。一方面,移入国的教育模式、就业市场以及种族关系和语言等级制度会加速华裔学生去地域化的认同。在很多情况下这些学生都会加速习得英语或移入国语言,而放弃保持自己的母语。另一方面,当地的校园文化和主流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也会加速他们重获地域化的认同。在包容、多元的校园文化中,C-H学生拥有更多的语言学习资源,这也会激发他们更强的语言学习动机。同时,当海外华裔学生来到以华语为通用语的中国各地区时,他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也会随之增加。这种情况下,他们的地域化认同在广大华语区就重新得到了强化。
最后,通盘审视了华语教育。尽管大众普遍认为在跨国环境下,多语能力能增加个体的语言资本。但根据该书的研究,世界各地大多数华裔把英语的地位置于汉语和本地语之上。这就是格莱姆林所谓的“全球单语主义”(cosmopolitan monolingualism)(Gramling 2009)。跨国单语惯习(habitus)不仅忽视了华裔学生英语之外的语种能力,也限制了他们在其他社会领域更加全面地发挥潜能。这种单语的意识形态和教育实践会造成两种结果:一方面,尽管一些学生在非英语国家留学,经历了所谓的国际教育,但他们除了英语之外并没有其他的语言技能,因而并没有真正融入目的国的经济生活,也不能在目的国的劳动力市场就业。另一方面,单语的思维定式必然会降低他们对多语制的评价,并进而削弱他们学习汉语的动机。
但是,该书也存在些许不足。第一,对全球语言的观察视角还可以更多元化。从资本驱动的视角来看,全球的语言可能呈现出一种英语至上的格局。但是,从另外一种融通的跨国视角来看,华语教育是一个重要的文化命题,能为非精英化、非国别化、非资本驱动的全球语言研究提供一个文化的视角。该书在这一点上只做出了初步的尝试,未来还应该有更多的语言学家、语言教育家以及语言人类学家进行深入地挖掘。第二,该书提出在漫长而复杂的全球化和本土化过程中,我们应该化整为零,关注个体的内心归属。但是,在现实的国家治理过程中,对差异性和流动性的过度强调也可能不利于凝聚社会共识和建构核心价值观。因此,在保障言语集团和个人利益的同时,更要制定和实施服务于国家意志的语言教育政策。第三,该书对中国香港地区内地学生的文化适应和教育环境适应进行了描述。未来的研究应当更多在求同存异的原则之上,为进一步实现“五个认同”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长远目标而建言献策。
参考文献
Davies, B. & R. Harré. 1990. Positioning: The discursive production of selves.Journal for the Theory of Social Behaviour 20(1),43–63.
Gramling, D. 2009. The new cosmopolitan monolingualism: On linguistic citizenship in twenty-first century Germany.Teaching German42(2), 130–140.
Hornberger, N. H. 1989. Continua of biliteracy.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59(3), 271–296.
Li, G. & W. Ma. 2018.Educating Chinese-Heritage Students in the Global-Local Nexus: Identities,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New York: Routledge.
Ma, W. & G. Li. 2016.Chinese-Heritage Students in North American Schools: Understanding Hearts and Minds Beyond Test Scores.New York: Routledge.
Robertson, R. 1992.Globalization: Social Theory and Global Culture. Thousand Oaks, CA: SAGE Publications, Limited.
Wenger, E. 1998.Communities of Practice: Learning, Meaning, and Identity.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责任编辑:魏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