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住院骨科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临床效果

2020-07-01于炳好夏冰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0年11期
关键词:骨科住院风险管理

于炳好 夏冰

随着骨科临床研究的深入,手术范围越发广泛,除对手术技术提出高要求外,还需通过有效的护理辅助工作以确保临床工作的有效开展,提高患者安全性。但是,实际护理工作开展期间部分护理人员工作能力不足、患者个体情况差异等,导致护理工作中患者存在潜在风险等问题,从而增加了患者并发症发生风险,也增加了护患纠纷矛盾[1]。当前人们维权意识以及法律意识的增强,对临床护理工作的要求很高,对细节要求更严,在要求治疗效果的同时,也提出了安全性需求[2]。基于此,本文就我院住院骨科206 例患者为例,总结护理风险管理干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试验对象选自2018 年6 月—2019 年5 月,总计206 例。纳入标准:(1)骨科治疗患者;(2)患者知情参与,依从性良好;(3)18 ~80 岁患者。排除标准:(1)心肝肾功能不全者;(2)精神、意识障碍者;(3)无法有效配合参与患者。采取随机法进行骨科患者分组,经伦理委员会批准。参照组(n =103):男58 例,女45 例;患者年龄18 ~78 岁,平均(55.3±6.7)岁;疾病手术类型:四肢骨折患者49 例,脊柱、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各18 例,膝关节手术患者15 例,其他患者3 例。医护人员方面,医生10 名,护士长以及主管护师10 名,男8 例,女12 例,年龄30 ~55 岁,平均(45.5±6.5)岁。试验组(n =103):男56 例,女47 例;患者年龄18 ~80 岁,平均(56.6±6.8)岁;疾病手术类型:四肢骨折患者48 例,脊柱手术患者20 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17 例,膝关节手术患者13 例,其他患者5 例。医护人员方面,医生8 名,护士长以及主管护师12 名,男9 例,女11 例,年龄28 ~56 岁,平均(46.0±6.3)岁。参照组与试验组骨科住院患者疾病手术类型等资料、医护人员资料对比,P >0.05,具有试验可比性。

1.2 方法

参照组:按照骨科规范操作、经验实施常规护理管理。

试验组:以上基础上+护理风险管理。(1)完善管理制度。规范护理人员操作流程,不定期进行检查、绩效考核,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并要求护理人员在交接班时主动了解患者病情、查阅病例。(2)组建骨科质控小组。质控小组成员做好骨科病房护理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定期检查抢救仪器设备以确保其备用状态,交接班时候对躁动、病重者重点交接,以奖惩制度的形式鼓励护理人员主动报告安全隐患。(3)提高法律意识。定期进行护理风险知识培训,以提高护理人员掌握风险法律、法规知识的水平,以便工作中能够更积极、主动、重视,确保患者以及自身安全。(4)护理人员培训。加强护理人员培训以规避护理风险,护理部落实“传、帮、带”以促进新人成长,定期举办技能训练、岗位培训、安排专项护理知识讲座,通过护理人员更为深入的学习提高工作质量。(5)加强健康宣教工作。(6)优化住院环境。

1.3 观察指标

记录并对比经不同护理管理后两组骨科住院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纠纷率以及护理人员考核(根据护理人员工作执行情况、日常问答表现情况评定)、护理质量评分(自制问卷进行主治医师、护士长调查,总计40 名,总分均为100 分,评价骨科护理人员护理工作执行情况),自制护理问卷进行骨科患者护理满意度调查[3]。

1.4 统计学方法

基于SPSS 19.0 对骨科住院患者试验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处理。计数资料(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纠纷率、护理满意度)以(%)表示,检验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护理人员理论、技能考核评分以及护理质量评分等)以()描述,检验采用t 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计数指标比较

试验组103 例中不良事件发生率1 例(0.97%),护理纠纷率1 例(0.97%),护理满意度101 例(97.08%);参照组103 例中不良事件发生率8 例(7.76%),护理纠纷率7 例(6.79%),护理满意度88 例(86.40%);各指标占比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693 2,P =0.017 0);护理纠纷发生率经统计学计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81 8,P =0.030 4);护理满意度发生率经统计学计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835 4,P =0.000 9)。

表1 骨科护理人员组间计量型指标对比(分,)

表1 骨科护理人员组间计量型指标对比(分,)

组别 例数 理论 技能 护理质量试验组 20 96.8±3.0 97.0±2.8 96.6±3.0参照组 20 90.5±2.6 90.2±2.5 90.1±2.2 t 值 - 7.097 0 8.101 6 7.813 3 P 值 - 0.000 0 0.000 0 0.000 0

2.2 计量指标比较

试验组、参照组骨科护理人员组间计量型指标结果见表1。各指标评分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3 讨论

骨科收治患者有多发伤、复合伤等特点,且病情变化快,增加了风险事件发生率。另外,骨科患者年龄跨度较大,患病后自理能力下降,加上康复所需时间较长,从而增加了骨科护理的难度[4]。当前,随着患者法律意识、自我保护能力、维权意识的增强,越发重视护理风险问题[5]。护理风险即患者接受护理期间由于疾病、自身体质、年龄等多方面因素发生的对安全方面有威胁的事件,分为直接、间接风险类型,从而增加了护患纠纷矛盾问题,影响患者以及家属对医院的整体印象和配合度[6-8]。骨科住院患者和护理人员接触时间较多,为了提高骨科住院患者的安全性需格外重视护理风险管理。护理人员操作、医疗设备、并发症等均为导致护理风险事件的因素,而骨科收治患者以手术治疗为主、病因复杂、病情变化快、并发症多,所以风险性更高[9-11]。基于骨科住院患者的特点,在明确护理风险的基础上强化落实护理风险管理,通过完善管理制度、组建骨科质控小组、提高法律意识、护理人员培训、加强健康宣教、优化住院环境,可以提高整体护理质量以及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性,加速患者康复[12-13]。申春红研究指出,结合骨科住院患者风险因素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可提高护士护理意识、专业水平、护理质量,提高了患者的安全性。

试验结果显示:试验组骨科住院患者SAS、SDS 评分以及护理人员理论评分、技能评分、护理质量评分、不良事件发生率(0.97%vs.7.76%)、护理纠纷率(0.97% vs.6.79%)、护理满意度(97.08%vs.86.40%)比较,配合护理风险管理的试验组患者有明显优势,P 均<0.05。

综上所述,骨科患者需住院较长时间,而基于多种因素影响,导致患者住院期间跌倒、坠床、并发症等风险较高,从而增加患者生命安全风险,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治疗依从性,且延长了住院时间。结合骨科工作特点,做好骨科住院患者病房护理风险管理,可以降低护理风险发生、提高护理质量以及预后。

猜你喜欢

骨科住院风险管理
妈妈住院了
现代骨科“三新”之光——快速康复外科、现代数字骨科、冲击波治疗的临床应用
昆明市2012~2020年HIV/AIDS住院患者的疾病谱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骨科住院患者双侧腋下体温比较
对企业合规风险管理的思考
Perceptions of the osteopathic profession in New York City’s Chinese Communities
第十期数字骨科技术(CAD-RP)应用学习班暨第六届南总创伤骨科高峰论坛通知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威高骨科 人本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