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的优质护理干预效果
2020-07-01武燕
武燕
产后出血是分娩过程当中的一种常见并发症状[1],而从出血诱因上分析,临床上以宫缩乏力出血最为常见,该病病情极为严重,甚至对患者生命造成严重威胁,因此需要及时给予止血措施[2],而在临床上对于宫缩乏力出血产妇而言,还需要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避免对产妇产后的正常生活造成影响[3],提升预后质量。因此在当前临床上对于宫缩乏力产后出血产妇的护理措施较为看重。而就目前而言,虽然不同医院都提出了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卫生部门也早就提出了相关的护理章程,但是在实际护理过程当中[4],常规性的护理措施很难满足产妇的要求,而对于优质性护理方案而言,临床上的相关报道较少[5]。本研究特对本院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予以不同的护理方案,探究优质性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总共选取100 例,研究时间介于2018 年5 月—2019 年5 月之间,按照不同的护理方案进行分组。对照组取50例,患者年龄在22~38岁之间,平均为(28.1±2.2)岁,其中初产妇29 例,经产妇21 例;试验组取50 例,患者年龄在23 ~39 岁之间,平均为(29.1±2.1)岁,其中初产妇26 例,经产妇24 例。本研究所有样本均符合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和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一般资料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性护理干预。给予患者止血护理、病情观察护理、配合医术护理等常规护理措施。
试验组予以优质性护理干预,让宫缩乏力性产妇,在产后24 h 内都留在产房进行观察,对孕妇的血压、心率等各项生命指标进行观察,对产妇的阴道出血、子宫收缩情况进行观察,通过出血量观察对产妇的身体状况进行有效的评估,另外还需要让护理人员观察产妇是否存在胎膜、胎盘等残留情况,对于胸闷加重和血压下降的患者而言,还需要建立良好的静脉通道。
将产妇送回病房之后,护理人员需要嘱咐患者将膀胱排空,避免其出现充盈涨大而对宫缩情况造成影响,另外还需要密切关注患者产妇的病情,对宫腔内情况进行检查,如果患者子宫下段存在收缩不良,需要进行腹部按摩,采用顺时针的方式轻抚产妇校服,促进宫缩水平恢复,减少产后出血。对于留置尿管产妇而言,需要事先告知产妇尿管留置的必要性,刺激产妇子宫收缩。
给予产妇阴道护理措施,根据产妇产后的生命体征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部分患者还会出现体制虚弱的情况,当患者外阴部位出现血迹黏附时可能引发细菌滋生,因此在留置尿管过程中还需要避免产妇出血量增加,协助产妇擦干净外阴的血迹,必要的情况下还可以进行外阴消毒,护理人员需要采用温柔的操作方式,避免过度操作而刺激疼痛。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指标对比
表2 两组患者产后出血量对比分析(mL, )
表2 两组患者产后出血量对比分析(mL, )
组别 例数 产后2 h 出血量 产后24 h 出血量试验组 50 191.6±20.6 272.1±28.1对照组 50 263.2±27.2 374.1±38.5 t 值 - 14.838 3 15.131 9 P 值 - 0.000 0 0.000 0
表3 两组患者预后生存质量评分对比(分, )
表3 两组患者预后生存质量评分对比(分, )
组别 时间 自理能力 活动能力 社会能力 心理情绪 综合评分试验组(n=50) 干预前 3.85±0.35 3.20±0.30 3.52±0.51 3.41±0.54 3.95±0.58干预后 8.20±0.30 8.25±0.35 9.00±0.20 9.00±0.34 8.98±0.53对照组(n=50) 干预前 3.00±0.25 3.01±0.31 3.02±0.33 3.05±0.25 3.04±0.23干预后 5.41±0.02 5.35±0.05 5.30±0.03 5.32±0.12 5.31±0.08 t 干预后组间值 - 65.615 3 58.000 0 129.367 5 72.170 7 48.415 4 P 干预后组间值 - 0.000 0 0.000 0 0.000 0 0.000 0 0.000 0
产妇在产后一段时间内可能会出现一系列焦虑、抑郁、恐惧等不良心理情绪,进而诱发产妇血压增高,还会降低产妇的宫缩频率增强产妇疼痛感,护理人员还需要为产妇实施健康教育,通过沟通的方式对产妇进行鼓励,让其掌握更多疾病知识,提升产妇的护理依从性。
1.3 观察指标
(1)护理满意率(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调查患者对护理操作的满意程度,共分为非常满意、还算满意、比较满意、不满意四类,最终评价患者的护理满意率。(2)产后出血量(产后2 h 出血量、产后24 h 出血量)。(3)预后生活质量(应用ADL 日常生活质量量表,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总共分为自理能力、活动能力、社会能力、心理情绪、综合评分等项目,每一项目总分为10 分,得分越高证明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研究。计量资料采用 表示,行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以χ2检验,当P <0.05 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满意率
研究可知,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4.0%,且高于对照组74.0%,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2.2 产后出血量
试验组患者产后2 h 出血量为(191.6±20.6)mL、产后24 h出血量为(272.1±28.1)mL;对照组患者产后2 h 出血量为(263.2±27.2)mL、产后24 h 出血量为(374.1±38.5)mL,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2.3 预后生活质量
试验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综合评分为(8.98±0.53)分,对照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综合评分为(5.31±0.08)分,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3 讨论
产后出血是一种常见的妊娠并发症[6],用临床诱因上分析,主要是以宫缩乏力为主,而在宫缩乏力产后出血产妇当中[7],主要是由于产妇的胎盘附着血窦无法得到关闭,最终间歇性阴道出血,如果没有积极有效的止血措施,容易引起产妇出现失血性休克、四肢乏力等[8],从当前情况上分析,对于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而言,在治疗的过程中需要给予科学性的护理措施[9],并且规避产后出血所导致的健康情况,进而提高生活质量水平。而在临床优质性的护理措施当中,需要以改善产后出血情况为原则[10],进而遵循产妇的护理需求,提供基础护理服务,并且配合多元护理服务,避免出现高危不良情况。而通过对产妇的子宫护理,让宫内环境得以保障[11],并且进行阴道管护理,应用多元化的护理措施,提供产妇的康复指标,降低所有的产后不良情况,获得较好的满意率[12]。
本研究中,研究可知,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4.0%,且高于对照组74.0%,试验组患者产后2 h 出血量为(191.6±20.6)mL、产后24 h 出血量为(272.1±28.1)mL;对照组患者产后2 h 出血量为(263.2±27.2)mL、产后24 h 出血量为(374.1±38.5)mL,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综合评分为(8.98±0.53)分,对照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综合评分为(5.31±0.08)分,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
综上所述,依据本次研究得知,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护理中予以优质护理干预,能明显提高患者护理满意情况,降低患者产后出血量,并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