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在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2020-07-01钟锐森陈经云张相杰陈翠芹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0年11期
关键词:饮食常规高血压

钟锐森 陈经云 张相杰 陈翠芹

高血压是常见慢性病,多发于中老年群体,具有相对高危性,可致残、致死,且发病率呈逐年递增之势,并可严重影响患者及其家属的正常生活。临床上,除须予以此病患者及时、有效性治疗外,还要对其施以优越性、全面性干预措施,增强综合干预效果,以减少并发症,提升患者接受度,改善其生活质量[1]。健康管理是提高高血压患者对疾病知识掌握程度、增强血压控制效果的有效方法,采取有效的方式为患者提供健康管理,有助于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且可减轻其心理负担。本研究以104 例具体高血压患者为对象,研究医院高血压病健康管理中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干预效果及患者接受度。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于2017 年1 月—2018 年12 月在本院接受系统诊疗的104例高血压患者作为本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之随机分为常规组(n=52)与健康组(n=52)。常规组男31 例,女21 例,年龄43 ~72 岁,平均年龄(58.21±2.03)岁,病程1 ~19 年,平均病程(7.32±0.76)年;平均收缩压(158.63±12.54)mmHg,平均舒张压(110.97±8.69)mmHg。健康组男30 例,女22 例,年龄42 ~73 岁,平均年龄(59.97±3.11)岁,病程2 ~19 年,平均病程(7.41±0.32)年;平均收缩压(159.15±11.78)mmHg,平均舒张压(111.34±6.74)mmHg。两组患者基线材料经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可进行对比。

1.2 入选及排除标准

入选标准:经诊断及病理检验,符合有关高血压疾病诊断标准;患者及其家属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合并重要器官(心、肝、肾等)疾病;合并神经障碍性疾病;肢体中重度不健全。

1.3 方法

两组患者就诊之后,均实施3 个月的健康管理,常规组予以常规健康管理,包括:指导用药,嘱咐保持健康心态,营造良好环境,引导实施相关检查,与患者及其家属保持有效沟通等[2]。健康组在常规组基础上予以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具体措施如下。

1.3.1 深入性健康知识宣教 首先,医护人员以高血压疾病知识为基础,并结合自身经验,而后制定一套囊括高血压疾病所有知识的宣教手册,有条件时可在患者被收治入院后进行无遗漏发放。其次,在患者住院期间通过组织学习活动或有效沟通对其中的内容进行讲解,并可因患者病情、文化程度、病程、现实所需等而有所侧重[3]。

1.3.2 饮食教育 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个性化饮食教育,依据其高血压严重程度、合并疾病、并发症状况、饮食习惯、爱好等为其制定特定饮食方案,督促患者应以高蛋白、易消化等为饮食原则,并多补充矿物质及微量元素,同时应禁食辛辣、生冷等食物,且须低盐、低糖、低脂肪及低胆固醇[4]。

1.3.3 心理教育 医护人员还可通过讲述良好恢复病例、尽己所能帮助患者解决现实烦恼等措施加深心理教育,并可在与患者有效沟通基础上了解患者兴趣爱好、所思所想,而后在其他干预中“投其所好”,并转移患者对高血压及其他并发症的过度关注。

1.3.4 生活教育 首先应督促患者戒烟戒酒、切忌熬夜,其次应为患者制定长期性、针对性运动计划,再次应告知患者应保持身体干燥及卫生,应勤换衣、勤洗澡,尤其是在出汗过后应及时清洗换衣。最后要教会患者在生活中定期检测自身血压病患,叮嘱其按时用药、定期复诊,并注重高血压个人预防及血糖控制[5]。

1.4 观察指标

(1)以睡眠质量、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率评价两组患者的干预效果。采用睡眠质量评估标准评估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分值越低则睡眠质量越好,满分为21 分。采用综合问卷评估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总分100 分,包括心理功能(0 ~30)、社会功能(0 ~35)、躯体功能(0 ~35)三个方面,分值越高生活质量越好。记录两组并发症发生例数,计算并发症发生率[6]。

(2)将患者接受度分为三个层级,为接受度较好、接受度一般、接受度较差。从诊疗积极性、锻炼积极性、饮食及生活方式改善、护患沟通性等方面评估患者接受度,具体为:积极诊疗及锻炼、每日遵医嘱用药、饮食及生活方式已明显改善且护患沟通良好为接受度较好;诊疗及锻炼积极性一般、偶有不遵医嘱用药、饮食及生活方式已有所改善并护患沟通一般为接受度一般;否则为接受度较差。其中接受度良好=接受度较好+接受度一般,计算接受度良好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 软件处理研究数据,计数资料以例(%)表述,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述,进行t 检验。P <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患者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分, )

表1 两组患者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分, )

组别 睡眠质量 生活质量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常规组(n=52) 18.21±2.24 15.59±1.69 38.21±4.04 65.36±6.13健康组(n=52) 18.13±2.09 8.26±1.04 38.13±3.65 68.29±5.64 t 值 0.188 26.637 0.106 2.303 P 值 0.851 0.000 0.916 0.023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接受度对比[ 例(%)]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对比

干预前,两组睡眠质量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健康组睡眠质量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显著大于常规组(P <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者接受度对比

健康组接受度良好率为86.54%,高于常规组的67.3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健康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62%,低于常规组的30.7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3 讨论

高血压以动脉高压升高为主要临床体征,具体指静止机体状态下,动脉收缩压≥140 mmHg 或舒张压≥90 mmHg,进而增大心脏内循环负担。虽然部分医院为高血压患者开展了常规健康管理,但其方法相对简单,效果并不十分明显。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是一种目的性更强的健康管理方法,为高血压患者实施这一类干预,能够提高干预效果[7-8]。

健康管理为综合性、系统性临床干预措施,可以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为主要内容。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以深入化健康知识宣教为主,内容应包括高血压发病机制、危险因素、危害、治疗目的、治疗方式等,并进行饮食及生活方式指导[9]。饮食指导应详细说明宜用与禁用食物,运动锻炼应是生活指导的重点,形式可为慢跑、太极剑、乒乓球、羽毛球、五禽戏等,具体方式及程度可依据患者病情、体征、爱好、居住环境等确定,程度以微出汗为宜,使之养成良好的生活与饮食习惯,以免出现有害菌落感染,并尽可能防止高血压加重或复发[10-11]。心理教育应贯穿健康管理过程始终,在多种心理教育措施的联合作用下,有效缓解患者有关负性情绪,提升其日常生活质量[12-13]。

本研究以104 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之分为两组后予以不同干预措施,结果显示:干预前,两组睡眠质量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健康组睡眠质量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显著大于常规组(P <0.05);健康组接受度良好率显著低于常规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 <0.05)。睡眠质量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越大,接受度良好率越高,并发症发生率越低,应用效果越好,即在医院高血压病健康管理中,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应用效果甚佳。

综上所述,医院高血压病健康管理中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可有效提升患者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并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接受度,其具有显著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饮食常规高血压
全国高血压日
常规之外
春节饮食有“三要”
饮食如何搭配才健康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如何把高血压“吃”回去?
高血压,并非一降了之
何为清淡饮食
别受限于常规
健康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