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向复位瓣联合结缔组织移植治疗牙龈退缩疗效
2020-07-01唐珊珊
唐珊珊
牙龈退缩是口腔科常见的疾病,其是指牙周组织炎消退后的萎缩,最终导致患者形成萎缩性牙周炎,牙槽骨高度降低、牙龈退缩等是该疾病的主要临床症状,其将给患者的口腔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如果没有采取有效方法治疗,极易导致并发其他症状,如,牙本质敏感症等[1-3]。当前临床对于该疾病的治疗方法较多,其中包括常规牙周基础治疗、冠向复位瓣移植术、牙龈结缔组织游离移植术等,但是单纯的采用这些治疗方法取得的效果还不太显著。相关研究表明[3],冠向复位瓣联合结缔组织移植治疗牙龈退缩的疗效较好,其能弥补传统治疗方法的不足,尤其体现在新生牙槽骨的获得,以及牙骨质、牙周韧带的再生方面,有助于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因此,该治疗方法可能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为了证实该治疗方法是否可行,本次研究通过纳入192例牙龈退缩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就冠向复位瓣结合结缔组织移植治疗法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纳入的人数共有192 例,选取时间段为2015 年2 月—2019 年11 月,均为牙龈退缩患者,男性患者129 例,女性患者63 例,年龄最小18 岁,最大55 岁,平均年龄(31.26±2.34)岁,患者牙龈退缩均大于0.3 cm;随机将患者分为四组,即对照组、A 组、B 组、C 组,各为48 例,对照组男性患者29 例,女性患者19 例,年龄最小19 岁,最大50 岁,平均年龄(30.99±2.61)岁。A 组男性患者30 例,女性患者18 例,年龄最小18 岁,最大54 岁,平均年龄(31.15±2.24)岁。B 组男性患者34 例,女性患者14 例,年龄最小20 岁,最大55 岁,平均年龄(31.14±2.19)岁,C 组男性患者36 例,女性患者12 例,年龄最小20 岁,最大53 岁,平均年龄(31.31±2.42)岁,四组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可比性较高。本研究已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1)确诊为牙龈退缩的患者;(2)一般资料较全的患者;(3)自主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患者。
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严重疾病的患者;(2)牙齿松动患者;(3)牙髓无活力、有V 类洞充填体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患者实施牙周基础治疗,包括龈上洁治、龈下刮治、根面平整等治疗,清除患者口腔内的菌斑牙、坏死组织,然后采取抗菌药物进行干预;为了使患者对口腔健康相关的知识有更多的了解,对患者进行口腔健康的宣传教育;并对患者口腔定期拍摄X 线片,对患者牙周的健康状态详细了解,在通过2 个月系统治疗之后,对患者的牙周情况进行复查,直到患者的牙周健康状况稳定之后,再对其实施正畸治疗[4-6]。
A 组患者在牙周基础治疗之后采取冠向复位瓣移植术治疗,具体操作为:(1)首先对患者实施常规的消毒工作,然后予以局部麻醉。(2)冠向复位瓣制备,做沟内切口,从患有牙龈退缩的牙齿方向出发,朝着近中方向和远中方向至少延伸一颗牙位进行切口操作。两侧做斜行减张切口翻梯形组织瓣,在牙间软组织做斜行切口,以达到将手术区域牙龈乳头冠向旋转。采用骨膜剥离子翻组织瓣至膜龈联合界,超过牙龈黏膜交界之后,做水平黏骨膜切口,使组织瓣的活动性得以增加,将肌张力解除,将压根面暴露,将牙龈退缩区域周围的牙龈乳头的上皮去除,使得半厚-全厚-半厚瓣可以在无张力状态下冠向复位至牙齿CEJ 以上位置[7-9]。将受植区的压根面彻底刮除,将牙结石清除,与此同时,还需要将存在炎性的肉芽组织刮净,并实施根面平整操作;然后并在根面涂抹适量的酸米诺环素软膏,3 min 之后采用生理盐水进行冲洗。
B组患者在牙周基础治疗之后实施牙龈结缔组织游离移植术,首先需要做一个切口,其位置为距离上颌前磨牙或者第一磨牙腭侧龈缘约2 ~3 mm 处硬腭上作一个长度与龈缘平行处,然后再做两个垂直切口,位置为切口两端,深度相同,切口的形状为门字形,然后黏膜下锐分离掀起薄层半厚瓣,将其下的结缔组织充分暴露,再沿着切口向深方至骨面切取结缔组织瓣,并完全分离结缔组织瓣,可采用骨膜剥离器展开操作,以达到缔组织瓣的获取。在对组织移植的游离过程中,应适当的修剪游离组织,然后将表面的脂肪组织清除,尽快将其放置于受植区,在暴露的压根面上将其覆盖;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对每一个压根面紧密贴合,覆盖至CEJ 以上1 mm 的位置,对移植组织瓣缝合固定,可以采用5-0 可吸收线展开缝合操作[10]。将组织瓣冠向复位,达到移植结缔组织的覆盖效果,然后进行缝合,上牙周塞治剂,最后对腭部供区切口进行缝合。
C 组患者在牙周基础治疗之后实施冠向复位瓣结合结缔组织移植治疗,操作步骤与A 组、B 组相同。
1.3 观察指标
对四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总有效率为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对四组患者的探诊深度进行比较,对四组患者的角化龈平均宽度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2.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对比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例(%)表示,组间对比分析采用χ2检验,P <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四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比较
C 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A 组、B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2.2 四组患者探诊深度的比较
与对照组、A 组、B 组相比,C 组患者探诊深度更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2.3 四组患者角化龈平均宽度的比较
C 组患者角化龈平均宽度均宽于对照组、A 组、B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3 讨论
牙龈退缩是临床常见的口腔科疾病,该疾病将其患者的口腔健康带来极大危害,牙槽骨高度降低、牙龈退缩等是该疾病的主要临床症状,如果没有采取有效方法治疗,将会导致牙周萎缩易产生炎症,将会使牙龈退缩加重,牙周组织长期受到各种损伤刺激是导致该疾病的主要原因。为了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治疗方案十分重要,从实际情况来看,当前临床对该疾病的治疗方法包括牙周基础治疗、冠向复位瓣移植术、牙龈结缔组织游离移植术,但是单纯的采用这种治疗方法虽然能改善患者病情,但是整体水平还存在不足,因此,临床应针对常规治疗方案的不足予以改进,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治疗方案,以此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使促进患者疾病的尽快康复[11]。
相关研究表明,对牙龈退缩患者采用冠向复位瓣结合结缔组织移植治疗能取得十分显著的效果,其能够达到新生牙槽骨的获得,以及牙骨质、牙周韧带的再生效果。制备冠向复位瓣时,翻瓣充分将根面暴露,术中通过平整暴露出的根面,能够使根面的细菌生物膜彻底去除,且能使牙骨质毒性得以减少,同时,该治疗方案还能达到有效保持浅袋,能使临床附着得以提升,使根面覆盖得以增加[12-14]。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比较
表2 四组患者探诊深度的比较 (cm, )
表2 四组患者探诊深度的比较 (cm, )
组别 例数 平均探诊深度对照组 48 2.41±0.12 A 组 48 2.21±0.21 B 组 48 2.13±0.35 C 组 48 1.53±0.26 F 值 - 110.803 P 值 - <0.05
表3 四组患者角化龈平均宽度的比较(mm, )
表3 四组患者角化龈平均宽度的比较(mm, )
组别 例数 角化龈平均宽度(mm)对照组 48 2.51±0.21 A 组 48 2.90±0.31 B 组 48 2.92±0.14 C 组 48 3.12±0.21 F 值 - 74.047 P 值 - <0.05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C 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探诊深度、角化龈宽度均优于对照组、A 组、B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说明,对牙龈退缩患者实施冠向复位瓣结合结缔组织移植治疗能取得理想疗效。
尹彦志[15]通过纳入17 例牙龈退缩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冠向复位瓣结合结缔组织移植治疗,将治疗前的平均探诊深度作为对照组、将治疗后的平均探诊深度、角化龈平均宽度作为观察组;结果显示: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平均探诊深度更浅,角化龈平均宽度更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由此认为,冠向复位瓣结合结缔组织移植治疗法在牙龈退缩患者临床中的应用能提高整体效果,其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本次研究结果与临床相关文献所取得的成果相一致,说明本次研究结果十分可靠,其能为牙龈退缩患者采取有效治疗方案提供一些参考,从而使牙龈退缩患者接受最佳的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与常规的牙周基础治疗法相比,冠向复位瓣结合结缔组织移植治疗法具有的众多优势,值得在牙龈退缩患者临床中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