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疫情对医学生职业心理的影响
2020-07-01高杰刘娇杨苓
高杰 ,刘娇 ,杨苓
(1.川北医学院护理学院2017 级护理学系,四川 南充;2.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护理部,四川 南充)
0 引言
重大疫情背景下,社会应对疫情的态度会对控制疫情产生重要的影响,而作为主力军的医务人员被社会如何看待、受到何种待遇都是作为其后备力量的医学生关注的焦点。本研究旨在调查疫情下各种影响因素使医学生职业心理产生的变化,以此为更加积极有效的应对提供依据,增强医学生对医务工作的职业信心。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将医学院校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在读医学生共261人作为调查对象。
1.2 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重大疫情对医学生职业心理的影响调查问卷》,通过线上问卷的方式调查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在读医学生,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下对职业心理产生的变化,包括更期待、更担忧、更焦虑、更排斥;及引起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共计发放问卷261 份,回收261 份,其中有效问卷252 份,有效回收率96.55%。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 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各数据经量化处理,采用Pearson 相关性检验,P<0.05 为相关系数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在252 份有效问卷中男生46 例占18.3%,女生206 例占81.7%;临床医学生18 例占7.1%,护理学生177 例占70.2%,口腔医学生5 例占2%,医学影像学生11 例占4,4%,麻醉学生9 例占3.6%,医学检验学生2例占0.8%,其他专业学生37 例占11.9%;大一年级44例占17.5%,大二年级60 例占23.8%,大三年级111 例占44%,大四及实习生37 例占14.7%。见表1。
表1 样本一般资料
2.2 医学生自身职业责任感及心理变化等情况。
本次研究发现,在252 份有效问卷中有250 例医学生对疫情密切关注占99.2%,不关注仅2 例占0.8%;认为发生重大疫情后有义务冲在一线的232 例占92.1%,认为无义务11 例占4.4%;认为如果自己作为医务人员会主动冲在第一线167 例占66.3%,可能会73 例占29%,不会12 例占4.8%;对职业心理出现更期待105 例占41.7%,更担忧118 例占46.8%,更焦虑81例占32.1%,更排斥16 例占6.3%;希望着重提高薪资待遇来增强对职业的满足感60 例占23.8%,着重增强安全保障99 例占39.3%,着重提高社会地位54 例占21.4%,着重加强心理支持28 例占11.1%。见表2。
表2 医学生自身职业责任感及心理变化等其它情况
2.3 对疫情下社会各群体在不同方面对医务工作开展支持程度的看法
在本次调查中,252 份有效问卷分别对疫情下社会各群体在不同方面对医务工作开展支持程度进行十分制评分,物资优先支援程度平均分为8.21 分,心理支持认同程度平均分为8.37 分,遵医预防行为程度平均分为7.23 分。见表3。
2.4 疫情下社会态度与各心理变化间的相关性
通过对252 份有效问卷采用Pearson 相关性检验,得出社会对医务工作开展的物资优先支援程度与出现更期待心理变化之间相关系数为0.208,并在0.01水平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出现更担忧、更焦虑、更排斥的心理变化间相关系数分别为-0.188、-0.269、-0.193,并在0.01 水平呈现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心理支持认同程度与出现更期待心理变化间相关系数为0.237,并在0.01 水平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出现更焦虑、更排斥心理变化间相关系数分别为-0.188、-0.235,并在0.01 水平呈现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遵医预防行为程度与出现更期待心理变化间相关系数为0.181,并在0.01 水平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出现更焦虑、更排斥心理变化间相关系数分别为-0.203、-0.247,并在0.01 水平呈现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其余相关系数无统计学意义。见表4。
表4 疫情下社会态度与各心理变化间的相关性
2.5 职业责任感与提高职业满足感途径的相关性
通过Pearson 相关性检验,在252 份有效样本中,选择着重加强心理支持来提高职业满足感与作为医务人员会主动冲在一线的程度之间相关系数为0.149,并在0.05 水平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性。见表5。
表5 职业责任感与提高职业满足感途径的相关性
3 讨论
3.1 重大疫情下医学生职业心理发生了改变
调查结果显示,252 份有效样本中有99.2%的医学生群体关注重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并且有192 例占76.2% 的医学生在疫情发生后,对自身可能从事的医务工作的职业心理发生了改变,出现了良性的“更期待”与消极的“更担忧”、“更焦虑”、“更排斥”等心理变化,部分医学生在调查问卷反馈中提到担心自己学术不精而耽误疾病防治,因此不仅要注意医学生在疫情中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做好心理卫生管理,而且要加强医学生在疫情防治方面相关的知识及技能培训[1]。有相关研究表明,医学生自身人文素养与其职业信心有密切关系[2],所以在探讨疫情对医学生职业心理影响的同时,该群体自身责任感、使命感等文化素养对职业影响也值得关注。
3.2 医学生职业心理受社会各群体对医务工作开展支持情况的影响
医学生作为疫情中特殊的学生群体,因为自身职业与疫情防控处理密切相关,所以他们同社会其他群体对疫情整体情况的关注点有所不同,受到的心理影响因素也不同[3]。调查发现,在疫情背景下社会其他人群对医疗工作开展时的行为与态度所形成的人为因素对医学生的职业心理会产生重大影响。社会在对医务工作开展时的物资优先支援程度、对医护人员的心理支持认同程度、遵医预防行为程度同出现更期待的心理变化间在0.01 水平上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三种程度又同出现更焦虑、更排斥的心理改变之间在0.01 水平上呈现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物资优先支援程度与出现更担忧的心理变化在0.01 水平有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这表明,在处理疫情时,社会在物资分配上优先考虑医务人员,在心理认同上认可医务工作者,在遵医嘱预防病毒行为上多听从医务人员建议,不单单有助于疫情的控制,更有利于使医学生群体树立对医务工作积极的职业心理,减少负性心理的出现。
3.3 医学生自身职业责任感较强,但受医护人员获得社会待遇情况的影响
根据医学生自身职业责任感调查,绝大部分医学生面对可能发生的疫情时都会选择主动站在抗疫第一线,说明其自身具有较强的职业责任感。通过调查如何增强医学生对职业的满足感,发现希望着重加强社会对医务人员的心理支持来提高职业满足感与如果自己作为医务人员会选择主动冲在抗疫一线之间在0.05水平上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说明加强社会对医务工作者的心理支持会增强医学生在疫情发生后会主动选择冲在一线的概率。焦虑、人际敏感和恐怖等负性情绪,伴随着处置突发疫情工作的全过程,初期往往呈泛化趋势[4],社会在加强对医务工作者与医学生的心理支持方面应担起责任[4],可建立医学生心理疏导机制,由专人负责,统一协调,通过现代通讯手段等方式进行,并构建家庭、社会和学校的立体心理教育体系,互联互通,疏导、舒缓医学生群体面对疫情的紧张、恐惧等心理情绪[6]。另一方面,通过结合调查结果,医学生普遍认为医患关系很紧张,医患关系现状及医患矛盾根源对医学生职业的选择具有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7],这使得该群体在疫情背景下提出了增强安全保障来提高对医务职业满足感的合理需求。
4 小结
重大疫情下社会态度对医学生职业心理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调查结果发现,疫情本身对医学生职业心理影响只是间接地,而疫情下社会各群体对医务工作开展做出的反应程度才是引起变化的直接因素,因此增强社会对医务工作的支持程度,有利于医学生树立积极的职业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