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2018 年宁夏皮肤炭疽流行病学分析
2020-07-01李涛,李红,马岳,孙伟,龚瑞
李 涛, 李 红, 马 岳, 孙 伟, 龚 瑞
(1.宁夏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银川 750004; 2.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宁夏眼科医院(西北民族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银川 750021)
炭疽(anthrax)是炭疽杆菌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为人畜共患急性传染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其中肺炭疽按照甲类传染病管理[1]。我区报告炭疽病例全部为皮肤炭疽,近年来疫情呈现上升趋势,对皮肤炭疽疫情防控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本研究对我区2004—2018 年皮肤炭疽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和总结,为今后更好地开展科学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所有报告病例均来源于国家传染病报告管理信息系统中2004—2018 年的新发皮肤炭疽病例,所有病例均为确诊病例,人口学资料也来源于上述系统。
1.2 皮肤炭疽突发疫情报告标准
根据《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报告范围与标准[2]:发生1例及以上肺炭疽病例;或1 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3例及以上皮肤炭疽或肠炭疽病例;或1 例及以上职业性炭疽病例。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Excel 2003 软件收集整理数据和制作图表,运用SPSS 16.0 软件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组间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流行概况
2004—2018 年宁夏共报告皮肤炭疽108 例,以散发为主(62.96%),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0.11/10 万,报告1 例死亡病例,病死率为0.93%。其中2010—2013 年间年均报告不足1 例。2014年后呈明显上升趋势,2018 年我区皮肤炭疽疫情达到2004 年以来历史高峰,报告发病率为0.52/10 万,较2017 年上升400%。2014—2018年间报告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图1。
2.2 地区分布
2004—2018 年报告皮肤炭疽病例分布在全区5 市的17 个县(区)(占77.27%,17/22),报告发病率居前五位的县区依次为海原县(0.37/10万)、平罗县(0.22/10 万)、西吉县和永宁县(0.18/10 万)、同心县(0.14/10 万)和原州区(0.13/10 万),共报告病例70 例,占全部病例总数的64.81%。2018 年疫情发生范围从2017 年4 个县区扩大至2018 年9 个县区,其中西夏区、贺兰县、利通区为2004 年以来首次报告病例,占报告病例总数的51.43%。见图2。
2.3 人群分布
男性87 例,占80.56 %;女性21 例,占19.44%;男女性别比为4.14∶1,其中男性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0.18/10 万,女性平均报告发病率为0.05/10 万,不同性别报告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482,P<0.05)。年龄最小1 岁,最大75 岁,平均年龄44.37 岁。45~59 岁年龄组报告发病率最高(0.28/10 万),且不同年龄组报告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506,P<0.05)。职业发病主要以农民(84 例)为主,占77.78%。见图3。
2.4 时间分布
除1 月份无病例报告外,其余月份均有病例报告,主要集中在7~9 月份,共报告病例87 例,占全部病例的80.56%。见图4。
2.5 病例诊断与报告
所有报告病例中临床诊断86 例(占79.63%),实验室确诊22 例(占20.37%)。除2014 年外省医疗机构报告1 例病例外,其余均为区内报告。报告病例的医疗机构中一级8 例(占7.41%),二级36 例(占33.33%),三级45 例(占41.67%),疾控中心19 例(17.59%)。
2.6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2004—2018 年宁夏共报告7 起皮肤炭疽突发公共卫生一般事件,分布在7 个县区(平罗县、沙坡头区、同心县、彭阳县、海原县、原州区和利通区),其中2006 年报告两起。报告病例最多16例,最少2 例,平均每起疫情报告5.71 个病例。
3 讨论
宁夏作为全国皮肤炭疽疫情高发省份之一[3],自1958 年起就有病例报告,1958—1979 年报告350 例,平均报告发病率为0.63/10 万;1980—2003 年报告97 例,平均报告发病率为0.09/10万,疫情明显降低,年平均报告4.04 例,主要以农民和牧民为主,多因剖食炭疽病死牲畜而感染皮肤炭疽[4]。2015 年以来我区皮肤炭疽疫情在全国排位逐年上升,2018 年位居全国第二位。
本研究发现,男性发病高于女性,以45~60岁发病最多,农民为主,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高温多雨的夏秋季节。
2004—2018 年平均报告发病率高于全国[5],同时低于甘肃省[6]和青海省[7]报告发病率,由于人间炭疽源头主要来源于动物炭疽,尤其是以牛羊为主的食草动物对炭疽芽孢杆菌最为敏感,可能与我区虽然有一定规模畜牧养殖业和贸易,但较甘肃、青海相比欠发达。居民私自宰剥、分食未经检验检疫的牛羊肉及皮毛现象集中,从而大大增加炭疽感染的风险[8-9]。随着近年来我区畜产品的经济贸易逐渐发展,牲畜交易物流往来频繁,炭疽疫情的发生也可能与家畜及其产品的检验检疫和染疫动物跨区域输入传播密切相关[10]。大部分患者因文化水平较低,健康意识淡薄,炭疽防控知识缺乏,考虑经济受损而存在隐瞒、贩卖和剥食病死牲畜行为[11]。动物间炭疽疫苗接种率低,接种宣传工作不到位,居民接种积极性不高[10]。
2018 年报告病例数为1965 年以来最高[4,12],可能原因是2018 年7 月下旬,宁夏贺兰山沿山一带发生暴雨山洪,将土壤中的炭疽芽孢杆菌冲刷至土壤表面从而促进感染范围的扩散,经牛、羊等草食性动物摄入而致其染病,再通过宰杀剥食等方式而感染人[10]。
综上所述,炭疽疫情的防控需要多部门携手联防联控,尤其是做好动物间源头管控,倡导居民积极为家畜实施动物炭疽疫苗免疫,加强畜产品检验检疫和口岸监管,避免病畜产品流入市场。卫生和畜牧部门探索建立患病牲畜赔(补)偿机制,减少居民牲畜患病而造成的损失和病(死)牲畜产品流入市场的风险,严格动物皮毛加工与流通,科学做好疫点疫区的无害化处理,重点提高炭疽监测和防控技术能力,加大医务人员培训力度,提高早期发现和救治能力,广泛宣传普及居民炭疽预防知识,教导群众不宰杀、剥食、贩卖和销售病(死)牲畜及其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