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高校音乐专业教学中的功能性应用:从教学任务谈起
2020-07-01周甜甜
周甜甜
(烟台大学音乐与舞蹈学院,山东 烟台 264005)
一、微课源流及其发展历程
(一)微课的源与流
微课源自麦克格鲁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60秒课[1],通常是被用于特指微学习中所使用的微内容,就其实质来讲,微课在萌芽时就主要是指为加强学习效果而采用的短小精干的教学内容。微课在各学科教学中的研究和使用成为当下教学方式改革的热点,主要有三个原因决定了微课的兴起和发展,首先是互联网的普及为微课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技术基础和传播途径,微课的传播需要借助网络环境和信息传输技术,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微课提供了前提;其次是电化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的普遍应用为微课提供了必要的人力资源培训和储备,电化教学模式应用实践较长,也培养了大量使用电化手段的人群,他们对新式教学方法容易接受、上手快;第三是知识学习途径的多元化发展为微课的繁荣提供了土壤,碎片化学习、网络学习及其他各种使用新媒体传播方式的学习都为微课的发展提供了潜在的用户,使得微课迎合了新形势下对学习方式的变化的新颖性、片段化、网络化、便利化的趋势,所以,微课从2011年在国内出现发展到现在,已经成为应用范围非常广泛的新型课程教学模式。
国内学者通过分析微课的实践内涵和主要特征,将微课的发展划分为微课资源、微课教学、微型网络课程建设等三个阶段;[2]如果从课程设计角度来分析,微课其实是微视频、微讲座、微讲课和微课程等四种形式的综合呈现,[3]其中的微讲课是微课的核心环节,微视频是微课的重要内容载体,微讲座是微课的辅助形式,而微课程已经发展为综合性的、多元化的网络课程体系。
(二)微课发展经历的三个时期
在中国知网以“微课”为检索关键词,以篇名为检索条件进行文献筛选,发现自2011年微课概念诞生以来,中国知网共发表各类文章14494篇(截止到2018年12月31日),其中发表于北大核心期刊上的文章有575篇,发表于CSSCI期刊上的文章有171篇,发表于CSCD期刊上的文章有57篇,本文主要以发表于CSSCI期刊上的文章为参考文献,重点参考其中的52篇文章。从每一年度发文数量来看,微课研究成果逐年递增进入爆发期,整体形势如图所示。
对微课发展形势以及相关文章发表年度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从微课诞生之初到2018年间,微课按照时间顺序经历三个时期,每一个时期的微课都呈现出显著的不同于其他时期的特点。
微课概念诞生及初探时期:2011-2013年
微课概念以胡铁生肇始。2011年胡铁生发表了《“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1)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在文章中胡铁生对微课的概念、构成和特征及分类根据自己工作区域内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初步的分析,该篇文章作为微课研究的开篇之作,发表之后引起国内教学模式研究者的注意,频繁被引(4100多次),文章的发表也标志着我国微课进入了探索阶段。其后的2012年仅有5篇微课相关文章发表,其中一篇为胡铁生所写。(2)胡铁生,詹春青.中小学优质“微课”资源开发的区域实践与启示[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22).刘慧霞等人与微课相关文章的发表则开创了微课应用的学科化演化的先河。(3)刘慧霞,马建伟,闫秀英,闫长虹.微课在高职高专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高校医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12,2(4).在刘慧霞之前的微课研究者多从宏观角度出发,且研究内容仅限于微课的资源开发,对于在具体学科教学中设计微课课件、组织微课内容、研究微课组织形式以及微课教学后的学生反馈等环节均未提及。刘慧霞将微课的形式移用到生理学教学中,并结合学生的特点进行了较为简单的针对性分析。
到2013年,微课相关研究成果愈加丰富,这一年共发表各类文章96篇,不仅继续加强对微课基本理论的研究,也开始针对微课开发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与质疑,(4)如:曹殿波,薛苏秦.“微课”实践中亟待厘清的四个基本问题[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3,27(5).人文学科、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各学科都开始进行了微课实践的探索与迁移,希望微课能为本学科的教学改进提供思路和途径。物理学、生物化学、计算机、电子学、数学、会计学、机械制图、生理、医学、食品营养学、语文、外语、音乐和美术等学科都进行了微课的可行性和实验性研究。
微课研究快速发展时期:2014-2015年
2014年微课研究开始步入快车道,这一时期共发表文章2874篇,其中2014年发表了649篇,2015年发表了2225篇,发表文章数量再创新高。文章是对微课概念的分析、现状分析、趋势分析、可行性分析、适用范围分析以及质疑等的体现(5)分别如:苏小兵,管珏琪,钱冬明,祝智庭.微课概念辨析及其教学应用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7)、胡铁生,周晓清.高校微课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24(2)、罗天兰,王忠华.微课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综述[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4,13(7)、刘桂花.微课在高校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成人教育,2014,(6)、汪滢.微课的内涵、特征与适用领域——基于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作品及其征文的分析[J].课程·教材·教法,2014,34(7)、郑小军,张霞.微课的六点质疑及回应[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2)。,特别是微课在发展中存在的与传统课程兼容性问题、微课定义的界定混乱问题(6)如:郑小军,张霞.微课的六点质疑及回应[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2)。、微课的适用性问题、微课制作的质量问题、微课的标准化问题(7)如:苏辛.微课有恙[J].中国远程教育,2014,(10)。等等,关涉微课发展必须要面对的关节性的问题成为这一时期研究的重要内容。
进入2015年,微课研究则是对之前微课发展存在的问题开始了深度的思考与理性的回顾,主要内容有各学科微课课程的设计研究,以及设计符合各学科课程教学工作实际情况的微课,成为这一时期微课研究的主旋律(8)如:周贤波.基于学习者角度的微课建设策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5,(4)。,除此之外,还有学者对微课资源建设进行了多角度的思考和批判性研究(9)如:唐烨伟,樊雅琴,庞敬文,钟绍春,王伟.基于内容分析法的微课研究综述[J].中国电化教育,2015,(4)。,各种教学理论开始与微课的研究进行交叉、融合(10)如:陈琳,王运武.面向智慧教育的微课设计研究[J].教育研究,2015,36(3)、王同聚.“微课导学”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以中小学机器人教学为例[J].中国电化教育,2015,(2)、刘小晶,张剑平,杜卫锋.基于五星教学原理的微课教学设计研究[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5,(1)。,有些研究开始为微课的出现、发展寻找理论依据和支持。(11)如:朱京,苏晓军.认知语言学视域下的微课教学模式构建与应用——以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为例[J].外语电化教学,2015,(5)。
微课研究的爆发期:2016-2018年
到2016年,微课经过五年的酝酿、铺垫和讨论,开始进入发展的超车道,在这一时期,以“微课”为题,已经发表文章11467篇,其中2016年发表文章3572篇,2017年发出的文章数量达到4107篇,是开始微课研究以来发文量最多的一年,2018年发文量达到3788篇。
这一阶段的微课研究热点进一步分化,研究的重点开始进入实质性的操作阶段,研究内容有各学科微课课程的设计制作、与微课相关教学模式的融合性探讨、微课与学生学习的互动以及微课资源的进一步丰富,微课的应用不仅在学校教育中蔚然成风,其适用范围超出学校,开始作为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的重要方法,服务于农民、病人、军人以及其他社会成员(12)如:李毅,孙焕良,向浩.运用微课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研究[J].职教论坛,2016,(27)、张琰,王惠珍,高钰琳.微课在老年糖尿病患者健康素养培训中的应用[J].广东医学,2016,37(16)、李嘉,樊颖维,李文姬.乳腺癌术后功能锻炼微课化指导的应用[J].中国全科医学,2016,19(S1)、刘俊,张云峰,陆中武.“微课”在士官计算机教学中的实践[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16,38(S1)。,所服务的对象出现扩散化的趋势。微课研究从文章发表数量看形势喜人,但是也存在认识上、设计与创作、应用与评价以及培训与研究等四个误区,如果不能及时将微课存在的误区消除,并实现微课由外延式扩张演化为内涵式发展,将影响微课的生命力和发展的持续性,也不利于对当前教学形式的变革。
(三)微课概念
学术界对微课的概念进行了大量的界定。胡铁生界定“微课”是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有机组合。[4]黎加厚研究认为“微课程”是指时间限制在10 分钟以内,具有明确的教学目标的小课程。[5]焦建利认为,微课是以阐释某一知识点为目标,以短小精悍的在线视频为表现形式,以学习或教学应用为目的的在线教学视频。[6]苏小兵等人认为:“微课是一种新型的课程资源,属于数字教育资源的范畴”。[7]韩庆年等人则认为微课是指一种表现微型课堂教学式的课件,是在线教育大爆发的背景之下课堂教学数字化、网络化的典型形式。[8]赵国栋等人将微课界定为一种基于学科核心知识点(重点或难点)设计而成的,以短小教学视频为核心的,同时具有明确教学环节的结构化微型在线课件。[9]
微课研究在学术期刊刊发量不断提高的同时,网络媒体也开始关注微课发展。百度词条的微课相关内容为此进行了43次修改:
最初版本是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2011年6月25日)。
“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2013年4月29日)。
2013年10月份微课概念界定为“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
直到2014年3月份微课概念又恢复到词条创立时的版本,“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不过,相较于前一版本的微课概念,新版本将“知识点”进行了明确,主要指重点、难点和疑点。
2015年11月5日,微课界定为指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技能等单一教学任务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方式。
2016年11月15日,微课(Micro Learning Resource)界定为指运用信息技术按照认知规律,呈现碎片化学习内容、过程及扩展素材的结构化数字资源。
2017年10月,微课(Micro Lecture)界定为运用信息技术按照认知规律,呈现碎片化学习内容、过程及扩展素材的结构化数字资源。
从百度词条“微课”的变化可以看出,微课的界定经历了教学活动过程—小环境—教学活动过程—教学方式—教学资源等五个阶段。这与我国微课研究的变化趋势基本是相吻合的,在2013年之前微课研究刚起步,思想比较混乱,尚未有较为明确的概念,只是以胡铁生的概念为基本框架,进行局部的修改。2014-2015年伴随对微课研究的持续升温,对微课概念的分析开始增多,并且学者相互之间争论纷杂,对微课究竟属于教学过程还是教学方式争执不下。到2016年微课的属性统一工作基本达成共识,即微课是一种教学资源,并且这种结构化的数字资源所使用的范围不再局限于学校或者课堂,使用者也不仅仅是教师,而是扩展到整个社会,这一变化也从侧面验证了前文关于2016年以后的微课研究超出了教育领域的论断,实现了微课的超常规、爆发性的发展。
通过以上分析,无论是“教学资源的有机组合”还是“小课程”“在线教学视频”“课堂教学课件”或者“结构化微型在线课件”,都属于一种教学过程中所使用的资源,是展示教学内容的方式,应该属于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内容的结合体。所以,将微课概念界定为:是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借助信息技术进行片段学习的数字资源及其教学方式的统称。微课之所以产生和发展,是为了更好的达成教育目的,实现教育任务,微课是一种工具,从当前微课的研究内容看,微课既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也是一种新的教学内容的组织形式。
二、高校音乐专业主要教学任务分析
(一)音乐知识的传授
知识的传授虽然不是教学工作的唯一目的、主要目的,但还是教学的重要目的,各科教学都是如此[10],是未成熟的社会成员获取生存、生活经验,融入社会,实现社会化所必须经历的阶段,知识传授的效果决定了社会成员是否能够满足社会需要的程度。但是,将知识传授视为教学过程的唯一功能与目的是片面的,显然知识传授并不是教学过程的唯一功能和目的,不过,如果过度忽视知识的传授也是不可取的。在音乐教学过程中传授音乐知识是形成音乐技能、培养音乐能力和发展音乐个性的基础,音乐知识的传授是整个音乐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功能,是音乐教学的起始点。在传统的音乐教学中,教师按照教学计划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知识,使用的教学方法多为讲解法和示范法。因为音乐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教学内容多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名家名曲,已经存在众多非常经典的范例,在某些章节的学习中,完全可以将名家的片段通过视频的方式展示出来,让学生模仿名家的演奏或演唱,音乐教学的这一特殊性,非常有利于使用微课的形式来完成。
(二)音乐技能的获得
技能是指掌握并运用专门技术的能力,而音乐技能则是掌握且运用音乐技术的能力,音乐技能包括韵律节奏感、音乐视听能力[11]、音乐想象力、音乐表现技能[12]等。童师柳研究认为,音乐技能属于音乐学习者特殊的能力属性,是在音乐学习过程中通过动用眼睛、手、口、大脑、耳朵等器官,结合自身的智力因素、动机因素、情感因素等,对所学习音乐的特质由陌生到熟悉,直到自动化的技能获得的过程[13]。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音乐技能的获得还受音乐学习者已有音乐知识、音乐素养、音乐技能的影响,另外,为了较快的获得音乐技能,在学习中还要注意加强相似度较高音乐作品的练习、强化感官体验和情景体验等,并且形成精细的机体肌肉控制能力[14]。
(三)音乐能力的提高
音乐能力是指对音乐的感受力、理解力和欣赏力的总称,也有人认为音乐能力是音乐的实践操作的技术能力及感性认知能力[15]。蒋存梅认为音乐能力指的是音乐创作、音乐表演、音乐欣赏以及音乐研究所共同具有的一般的能力[16]。
音乐能力和音乐技能是学校音乐教育所必不可少的两个重要的因素,英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家托拜厄斯·马太曾经提出“技巧服务于音乐”的音乐教育理念, 他认为音乐能力与音乐技能两者相辅相成,音乐学习者应该同时具备音乐能力与音乐技能,而音乐技能要为音乐本身服务,强调对作品音乐性的把握和理解,“对作品音乐性的把握和理解”就属于音乐能力的范畴。所以在音乐教学中应试使用生动的、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提高学生音乐技能的同时,发展学生的音乐能力,技能只是音乐能力的基础,只有完美的结合音乐技能训练和音乐能力养成,才能获得完整的音乐体验。
(四)音乐个性(风格)、价值观的形成
音乐体验有助于青少年的认知能力的发展[17],并且通过听觉识别、听觉联想和听觉记忆等方式影响音乐知识的传授、音乐技能的掌握和音乐能力的形成,并最终塑造出特有的音乐个性和正确的价值观。
音乐个性,或者说音乐风格,是指在音乐方面所具有不同于他人的关于音乐思想、音乐理念、音乐的认知、领悟及音乐表达等方面的特质。音乐个性的形成一般经过模仿、改变、发展、成熟四个阶段。音乐个性虽然是不同人对音乐的表达,但是离不开对前人的学习、模仿[18],并在充分学习前人的基础上予以变革、改进,在试错中逐渐形成自己的个性与风格,并将这种具有生命力的音乐个性发扬光大,从而形成独有的音乐个性。但是,需要避免为了“个性”而个性,音乐个性应该有利于音乐的整体发展而不是为了哗众取宠,音乐的价值取向应对社会和人群有益,才能实现音乐的社会效益和社会价值,达到价值引领的教育目的[19]。
三、微课对高校音乐专业教学的影响
(一)改变了音乐知识传授的方式
目前,我国的音乐教学方式,依旧是口传心授占据绝对主流地位。这种方式固然有利于教学对象的快速成长和学习效率的提高,但是也存在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受老师教学技巧干扰严重的问题,如果老师的教学方法新颖、对教学内容的组织巧妙、教学媒介选择恰当、教学目的明确、语言表达清晰、示范准确生动,那么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就事半功倍,反之,如果教师不能同时做到上述几点,则学生的学习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同时,口传心授的教学方式所推崇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占据绝对中心地位,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的代表,学生处于被动的被“填鸭”地位,这种教学方式往往会忽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压抑学生的创造力,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潜质挖掘。
在高校的音乐专业教学中使用微课,将极大的改变音乐教学中的口传心授的学徒式模式的弊端。微课通过新颖的形式、丰富的内容,将原来全部依靠教师讲解与演示的内容进行数字化的呈现,让音乐教学过程更加生动的同时,也避免了教师因演示水平的问题而无法将音乐作品中的精髓呈现出来的尴尬。微课在音乐知识传授方面具有如下几个优点:首先,微课丰富音乐教学内容;其次,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制作微课所使用的新媒体技术深得年轻人的喜爱,微课的载体,如手机、平板、聊天软件、在线网页、博客等都是青年人平时使用较多的工具,这些平台载体本身也吸引学生使用;第三,微课强化学习的随时性,延长了学习时间、扩展了学习空间,也就提高了学习效率,微课所载的音乐知识不仅仅可以作为学生在校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可以成为课余学习的指引和模仿的模板,极大的延长了学生学习的时间,同时学习不再局限于教室内,而是实现了学生随时、随地的学习。比如,在小提琴的教学中,音阶练习既是基础又是及其重要的小提琴练习方法,为了形成正确的音阶概念,可以使用微课的微视频将老师的音阶练习呈现出来,配以注意事项、易犯的错误等说明,让学生在个人移动终端储存,这样即使在课堂外,学生自行练习时也可以参照微课对自己的音阶练习进行标准比对和错误纠正,弥补了课堂练习时间不足和课外无人指导的问题。
(二)促进了音乐技能形成
音乐技能的形成受到几个方面因素的影响,比如听觉敏感度、音乐感觉、练习次数、动机水平和兴趣等等。一般的音乐技能都需要经历长时间、系统性的训练才能基本形成,才能对音乐的节奏、旋律、音色、分句等特征有认知能力,音乐技能不仅仅与学习者的智力有关,还和学习者的非智力因素有关,比如受到学习者动机、情感、意志、性格等方面因素的影响。
微课所具有的形式新颖、教学内容少而精、知识点碎片化的特点有利于音乐技能的形成。一般来说,对音乐专业学生的音乐技能形成产生影响的情况有以下几种:音乐教师语言表达能力的局限性;音乐教师示范动作的规范性;教师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吸引力;学生学习状态的稳定性与心理的专注度;教学环境的舒适性;学习效果反馈的及时性等。为了减少上述几种情况的干扰,需要借助微课弥补教师抽象语言描述的不足,使用形象的视频呈现生动的技能概念;微课所使用的名师、名家的演奏片段可以弥补教师音乐技能上的不足;微课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保持稳定的、积极的心理状态,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与主动性;微课所营造的教学环境是双向互动的,学生可以将自己的体验向教师反馈,教师以自身的素养来解答,营造出宽松而和谐的教学环境。
小提琴演奏中有一种类似于炫技的技法叫做连顿弓,这种弓法深得众多小提琴演奏名家喜爱,其中波兰小提琴家、作曲家亨里克·维尼亚夫斯基的作品中就包含了大量的连顿弓因素;意大利小提琴家尼科罗·帕格尼尼不仅在协奏曲和技巧性乐曲中展现了连顿弓技法,同时在他的第10、15、21首随想曲中,还着重以连顿弓作为一种富有特性的演奏乐段。学生在学习这类作品时或模仿他们的演奏技巧时,需要进行大量的连顿弓的练习,而固定的课堂时间限制了学生的练习量,这样就需要借助微课给学生提供正确的运弓姿势、用力角度以及演奏的技巧。并且,微课所使用的视频资料可以让学生在课后需要的时候继续揣摩,通过不断的模仿、练习,最终对连顿弓熟练掌握,并能在演奏时自如的运用。
(三)强化了音乐能力的提升
音乐能力是在获得音乐知识后,在形成音乐技能的基础上所习得的对音乐的感悟和体验,是对音乐理解的升华。音乐能力包括对音高、节奏、强度、音色(协和感)、音长以及音调等的感知,表现为音乐认知能力、音乐审美能力和音乐创造力三个方面。
微课“主题突出”的特点有利于音乐认知能力(13)认知能力是人脑对信息的接收、加工、解释的能力,涉及到信息接收系统含听觉系统、视觉系统、触觉系统等几大系统。的发展[20],如促进听觉能力发展[21],还可以促进个体的语言能力、空间能力和数学能力的增强[22]。另外,研究发现在音乐教学中穿插使用具有突出主题的微课,可以促进认知能力发展,其路径是通过对音乐学习者大脑施加影响,进而促进大脑的高级神经机能和思维能力[23]。
微课的资源多样、情景真实,提高了音乐审美能力,加深对美的理解。音乐教学过程应该是以审美为核心的过程,教学内容具有审美的因素,教学方法的审美原则,教师的审美规范,环境的审美特征,教学过程的审美描述等,微课可以从内容上包含更多的美的表现,微课课件的制作可以借助录音棚、摄像棚等专业场地,达到较高的艺术水平,给学生更多美的感受,这是课堂现场教学所不具备的;使用微课的音乐教学方式可以加强审美中的形象性原则,可以用微课向学生展示更加具体、生动、鲜活的艺术形象,加深学生的印象;播放微课的过程,对教师来说也是学习过程,对教师的教学形态、仪表等都有影响。
微课可以激发学生的音乐创造力和创新能力,从而有利于新的音乐形式、音乐内容的产生与发展。微课制作中所使用的素材形式多样、生动有趣,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增强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传统的音乐课堂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创造力培养注重不够,[24]往往使得学生的学习限于标准与模仿中无法实现创新。在音乐教学中使用微课的教学形式,可以减少教师过度掌控的标准化对学生的影响,有利于学生自由发挥。
(四)完善了音乐个性(风格)的培养
音乐是一种个性化的艺术形式,不同的国家、民族、宗教以及个体具有不同的音乐个性和风格[25]。音乐个性(风格)是指音乐因为所处文化的不同而呈现出特殊性,可以反映在曲调、节奏、音色、力度、和声、织体和曲式等几个方面。任何一种现存的音乐形式都应该是独具特色的,不管是学校音乐还是职业音乐,古典音乐还是现代音乐,或者中国传统音乐都应该是万紫千红、色彩缤纷[26],这样才是艺术应该具有的状态。但是我们国家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高校音乐专业教学形式却是标准化的产物,使得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都呈现出千篇一律的势态,以小提琴为例,小提琴演奏的音高、音值、音程、节拍、节奏、速度、结构等方面都有了规范化和标准化的程式,个性化的表演已经越来越少。微课在高校音乐专业教学中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音乐专业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且能够改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僵化,为音乐教学注入新鲜血液,让音乐教学展现出生动、鲜活的生命力。
结语
微课动态更新、移动学习、非正式学习和关注学生的特点对音乐个性的培养较为有利。音乐专业学生的学习时间、学习方式、学业成绩考核方式等与其他专业学生不同,往往需要表演或演奏,或者直接以演代考,所以学生在课外或课余需要参加大量的音乐实践才能掌握音乐知识、习得音乐技能、形成音乐能力并最终培养出音乐个性。微课的微内容便于音乐知识的传授,使得音乐技能培养不再局限于课堂,而微课“精、准、便、捷”的发展理念适应互联网传播的同时也音乐能力的发展和形成提供了条件,微课以学生为中心、与学生互动、关注学生的反馈等特点更有利于音乐个性的完善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