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基础训练 缩小校企差距
2020-06-30丛艳君
丛艳君
摘 要:服装结构设计作为服装专业的重要课程,该课程的教学实效会对学生的职业能力养成形成直接影响,即意味着决定了学生毕业后能否胜任相关岗位的工作。基于社会时代的发展及服装产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笔者认为在服装结构教学中需要强化基础训练且多展开校企合作实习,才能让学生的理论与实践能力提高,更快适应企业的工作。
关键词:服装结构 教学 校企合作
对于服装结构教学而言,其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服装打版技巧,能够顺应服装款式变化而找到最合适自己的打版方法。然而,从目前学校教育来看,在服装结构教学当中会更重视理论方面的教学,虽有围绕理论去提供一系列的训练机会,但是学生在实际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时,会显得茫然失措而无从下手,与现代服装企业的人才需求格格不入[1]。所以,为了避免学校教育与企业需求相脱节,一定要对服装结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改革,强化基础训练缩小校企差距,助力学生更好就业。
一、整合服装结构课程内容,适应企业与时代需求
学校在开展服装结构教学之前,一定要先对现阶段服装市场、服装企业以及学校的情况展开调研,做好对服装结构课程内容的调整工作。其中,需要结合服装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确保服装结构教学的理实一体化,将服装结构中的基础知识整理划分成人体结构、制图基础、裙装、裤装、上衣等多个知识点。在教学过程中可先对理论知识进行学习,然后在课堂上由老师带领学生一同参与制版,对制版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共同讨论、分析与解决。通过对各种基础服装款式结构的逐步实践应用,深化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同时教师也需要做好随堂检查,将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对个别存在的问题单独辅导,保证学生打好基础,唯有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打好基础,才能在此基础之后更快地融会贯通,满足企业与现代服装行业的需求。
二、加强基础知识学习,熟练服装结构变化技巧
服装结构教学中需要对结构重点关注,而基础知识学习指的是学生对关键知识点地掌握,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深入浅出,保证学生理解透彻。如在裙装结构设计教学当中,原型裙结构属于关键基础,在对一款A型裙结构进行学习时,需要结合原型裙展开变化,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对展开、褶皱、变形等变化有明确认识,从而知晓新款的由来原理及掌握具体的变化手法[2]。实践训练过程中,不仅要重点强调裙装结构变化,还要将基础知识与变化款式有机融合,此处所讲的融合需要具体量化,选择有实际尺寸的款式作为训练案例,能取得更好的实训效果。所以,我们可选择大众化的90cm臀围的女性裙装结构设计为例,学生便可依据原型裙的放松量对裙子放松量进行设置,基于原型裙对放松量予以增减,然后通过切展手法去做好结构变化,能够在短时间内拿到变化后的裙子造型,可见该变化技巧简单直观且易于上手。通过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学生对常用的服装款式制版有了更充分地掌握,并且能够熟练使用各种服装结构变化技巧,许多简单的服装结构便能熟记于心。
三、有机联系结构与款式、工艺,强化理实一体化教学
对服装结构设计而言,服装款式属于关键基础,要如何依据具体的服装款式对其结构进行合理化设计,这才是学生今后在工作中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所以,在服装结构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教会学生看图制版,能够依据款式特点、服装风格、造型特点制版[3]。如在进行西装领绘制的教学互动中,可先让学生了解看图的方法,具体来讲要对款式特点、比例关系等进行分析,然后将着装效果图绘制出来,最后利用对称法绘制样版,如此一来,最终样版便能够精准表达出设计人员的意图。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先让学生了解方法,然后与学生一同参与绘制,最后还要挑选部分变化款式引导学生独立打样,检查学生独立打样且制作成衣的效果,总结出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讲解。在这一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教学中,学生不仅能在课堂中学习到理论知识,也能拥有更多实践操作机会,再加上教师在旁随时指导与帮助分析问题,有效改变了过去教师灌输式的课堂授课及课后练习的教学模式,能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与职业能力。
此外,在服装结构教学中除了要关注服装款式以外,还要让学生知道服装结构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制作成衣,所以结构设计与制衣工艺同样有着内在联系。因此,服装结构设计一定要与现有制衣工艺相符,换句话说在结构设计中要考虑到工艺能否实现,结构处理的不同也会带来工艺方面的差别。
四、结合企业需要展开系统训练,缩小校企差距
上述教学方法主要基于服装结构设计理论的角度出发,而要将知识实际运用在企业的打版工作当中,则一定要对现代服装企业的实际运作过程有所了解。因此,教师可带领学生对企业进行参观,对企业服装样版室的工作环境有初步认识,然后找寻相关技术资料作为参考并做好模拟训练。具体来讲,需要开展服装结构的项目教学,由企业安排經验丰富的师父来学校展开实训或是由学生下厂接受教学,结合真实的客户订单进行实训,从前期的规格尺寸制定到后期的样衣制作,都要经过客户的确认,还要经历样版分解、排料等一系列流程。通过全过程的实训,能够让毕业生的工作适应期有效缩短,更符合服装企业的用人要求。
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服装行业的市场竞争日渐激烈,所以在学校教育阶段也需要顺应时代而不断变革。面对目前服装企业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渴求,在服装结构教学中一方面需要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另一方面也要对服装结构设计课程予以更新,强化基础知识与训练,有机结合款式、结构、工艺等环节。通过对服装企业打版工作的深入剖析,让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各个环节的工作技巧,从而缩小学校教育与企业实际的距离,助力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京菊,杨挺.服装结构工艺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J].纺织导报,2017(04):71-73.
[2]陆洋.服装结构制图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探析[J].科技视界,
2011(02):94-95+99.
[3]陈谦.服装结构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J].纺织教育,2010,25
(05):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