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2020-06-30杨召娣
杨召娣
摘 要:众所周知,小学阅读教学的教学目的即是要侧重于提升小学生的理解和阅读能力,而整个教学过程往往是以思维练习为关键点,而思维是以创造性思维为核心。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在小学阅读教学中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是教学的一大趋势,需要重视起来。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创新思维
一般来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人们的生活物质水平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留意和重视阅读过程。因为人们的学习考试、社交、思维练习往往都与阅读息息相关。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基础时期,而语文在小学课程中是属于一门至关重要的学科,能够直接或是间接影响到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与发展,而其中语文阅读教学会很大程度上决定这语文教学的效率,与此同时,这也是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的重中之重。本文主要围绕就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作简要分析。
一、鼓励和支持学生自主学习
在实际的阅读教学中,学生需要主动地学会自主学习,这样才会有效地培养其自身的创新思维。而在整个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会有着很强的参与性和互动性,从而会有较强的思考空间,这样才能在实际中有效地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
1.教师要给学生自主阅读的时间与空间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上,教师需要针对阅读教材内容,主动地让学生要提一些假设性的问题,或者让学生通篇阅读完之后提出一些难点,接下去就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和难点去深度阅读,以最大限度地突出大多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此同时,在深度阅读之后的读后感要进行分组交流与互动,以进一步提升学生课堂的教学质量。
2.引导学生阅读一些教材之外的内容
目前来说,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根据各年龄段学生的不同特点,主动地引导学生去阅读一些有质量的课外书。例如针对小学低年级阶段,可以推荐一些经典的童话小说,如《安徒生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或者是一些寓言故事,如《老鼠与青蛙》,通过一个简单的故事,可以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即是与别人关系太亲密,在灾难降临时,往往会受到牵连,然后可以举出一些现实案例,让学生懂得和掌握一些做人的道理。与此同时,教师可以通过这一类的故事内容让学生主动地联想这些故事背后所要表达的情感或者是意义,这样能够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1]。
二、教师需要充分发挥出引导作用
在实际的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主动地创设一个轻松活跃的学习氛围,研究出科学合理的学习情境。基于此,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侧重于提出一些有联想空间的问题, 再充分结合有效的提问方式,让学生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课堂上,这对于创设学生的创新思维模式有着重要的示范作用。例如在《钓鱼的启示》一文中,教师可以先问学生之前是否有过钓鱼的经验,然后让学生思考怎样才能钓到鱼以及钓鱼的感受等等,然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所回应的不同答案,根据答案的侧重点要主动地鼓励与认可,引导这些鼓励回答问题积极的学生,这样才能有效地提升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与积极性,还能间接地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由此可见,在实际的阅读教学中,教师的引导作用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示范意义。
三、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
1.准确地创设质疑的时间点
在实际的阅读教师中,质疑一般主要可以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而没档次质疑的时间点可以参照具体情况来分析,而教学需要向学生传授质疑的方式方法,比如说根据不同的阅读素材,教师需要把文章的一些关键点准确的提取出来,然后根据学生的理解程度给予恰当的质疑方向,以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例如在《飞人刘翔》这一文章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这句话“当鲜花和掌声将刘翔包围的时候,他默默地背起行囊,朝著一下个目标努力着。”让学生理解下这句话所要表达的真实含义,提出自己质疑的方向,这样能够有效地给学生主动思考的机会,以提升整个教学质量[2]。
2.一切以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引导
例如在课前,教师可以采用单刀直入的方式,让学生之间吧课前预习所碰到得到问题列举出来,这个时候的重点即是要注意成绩较差学生的问题,关注成绩中等学生的问题,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在班上主动提出自己质疑的内容。而在课中,教师可采用地书引导的方式,即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加入反问、启发式问题等元素,这样才能进一步鼓励学生深度阅读。而在深入阅读之后,教师可以采用主动询问的方式,这样学生能够巧妙地回忆整个学习过程,以保证学生的全面成长。
3.鼓励学生的质疑积极性
一般来说,整个班级的学生学习能力是参差不齐的,所以学生面对同一篇阅读文章 ,他们所提出来的质疑问题也是各不相同的,往往成绩差的学生提出的质疑问题会比较简单,而成绩好的学生提出的质疑问题会很有难度,教师需要做到有教无类,鼓励学生的质疑积极性,针对学生的质疑问题都需要充分重视起来,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 。
四、充分借助多媒体技术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现代化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我们的课堂教学中,这对于学生和教师来说,都是一个契机。比如说,教师可以主动地在学生的内网上传一些优质的文章,让学生来阅读,另外,教师可以提供一些不错的阅读链接和素材内容,让学生能够仔细阅读。与此同时,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好阅读素材的内容,以画面或者故事情节等视频向学生展示出来,以便让学生更加生动直观地理解整篇文章的阅读内容,从而最大限度地提升整个课堂教学的效率。
结语
总的来说,创新思维能力是学生接下去学习和成长的重要技能,因此,培养该项能力需要从小学阶段开始,这就要求现阶段的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需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个性特征,创新教学方法,从而真正意义上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的能力,从而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金林.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J].学周刊,2019(36):129.
[2曾桂阳.试论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J].课程教育研究,2019(41):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