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2020-06-30韦援新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韦援新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广与深化,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也同步推进。以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老师是教学过程中的主导者。这就意味着,首先将老师与学生的关系,做了更为科学的划分,为积极探索,加强学生主体的主动学习提供了有利条件。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列明语文学习,采取自主合作研究的学习理念。现今很多学校、教师对此也有了充分的意识,在小学语文课堂上也积极倡导小组合作学习。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小组合作学习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意义

1.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性与合作能力

语文作为人文学科的重要基础与数学等自然学科在教学上存在一定差异。语文教学在某种程度上更为强调社会性、人本属性。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对于小学生而言,培养其团队协作性与合作能力是非常突出的重要价值和积极意义[1]。目前小学生大多家中兄弟姊妹较少,在生活中难以有很好的场景来学习和培养团队协作性与合作能力。而语文的学习,有非常充分的场景参与性,可以帮助学生更快地进入团队协作的环境当中。如语文课本中有非常明确的口语交际单元。交际主题包括了“请教”“身边的小事”等等。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围绕口语交际的主题,设计具体场景,如请教的主题,可以设计陌生人间问路,同学间请教学习问题,业余研究者与专业学者之间探讨问题等多种人物关系以及对应的对话场景。学生亲自参与,在过程中培养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培养学生彼此扶持、彼此帮助、团结一心,共同完成交际任务,达成目标。

2.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小学生正处于对知识有强烈的获取欲,对世界有充分的好奇心,对未知事物有强烈的探索欲的年龄。因此在教学当中,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以此为线索,充分培养和保持这种主动性和积极性,对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将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每一位学生都成了学习的主人公,大家可以在小组讨论中平等、友好、高效的交流自己对课文的看法。为小学生们提供一个更加开放的场景,引导其更加主动地开口发言。而在发言和交流的过程中,其他同学与老师给予他发言的肯定与认同,可以更好地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发挥主观能动性。教师也可以在此过程中,充分听取学生的意见,为教师提供一个高效的渠道,快速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并给予正确引导,为不同学生制定出更为个性化和针对性的教学方案,提升学生整体学习素质与发展潜力。

3.推动学生学习创新性与探索性

在传统观念中,语文的教学与学习大多以死记硬背、刻板教学为主要手段。当然我们不能否认背诵对于语文学习的重要作用,但是也应当给予学生,尤其是小学生,更多发挥其创新性和探索性的空间与平台。而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是一个重要的手段和渠道。语文课文的选取,经过专家组的层层考评,其不但兼顾了文字优美、语言通畅等基本要素,更加拥有着丰富的内涵与延展性。而小学生可以结合自身的生活实际,以及自己对于生活的思考,去探索对于课文更多的解读。而这种多维度的解读,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经过充分的碰撞、讨论可以使同学之间更加了解彼此,而且每位学生可获得更多的机会,听取到不同的意见。对自己过去的想法与思考进行再优化。这种正向激励以及正面信息的快速反馈机制,将有利于小学生的创新性与探索性发展,并且可以从小就培养相关的思考能力,为其今后成长提供更多的助益。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思考

1.科学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开展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老师应当首先明确小组的分组。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大致特点有一个较为全面的掌握。分组完成后,教师应当更为细致的划分不同组员之间的职责与工作。适当地给予不同同学以不同分工,可以让学生之间产生更为个性化的倾向,能够感受到自己独立的存在感,在学习过程中更易投入。也只有让学生在小组中间找到自己明确的定位和对应的职责,才可以在合作学习的开展过程中,使学生更加高效的参与其中完成学习的目标。在小组讨论的实际开展中,一定会遇到同学之间会有意见分歧,在出现这些问题的时候,需要教师及时参与并且给出明确指导。全体学生都可以发表自己的不同意见,教师不应急于否定学生的想法,要多鼓励多表扬多肯定,遇到全组学生不能解决时,教师要及时给予正确的指导[2]。

2.强调总结反思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总结与反思主要是两方面:一是学生小组在针对特定主题、特定学习任务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之后,应当将组员之间的意见逐步汇总,融合、统一,形成一定的总结。并且将其作为小组的统一结论或是方案对外汇报。从流程上完整的结束整个学习过程。而在这个汇总与总结的过程中,也应当引导学生开展对于讨论过程的反思,使得每次小组合作学习都可以在学习任务之外取得更多的进步,为下一次的小组合作学习提供更多参考。另一方面,教师也应当对课堂情况进行总结反思。汇总各学生小组的学习情况与讨论结论发现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且给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将整个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个完整的项目,对于项目有更为科学与完善的复盘,并且主动的总结出经验,反思不足。同时老师也应当注意,小组合作学习并非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唯一方式,很多学习内容与知识也應当有其他的途径和方式传授给学生。因此,教师应当在总结学生学习情况与进度的同时,发现尚未及时教授给学生的知识和内容,并找出其他方式予以补充。在实际的小学语文课堂教育中,教师一定要结合课堂的实际情况合理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加强对课堂的引导,确保小组合作学习的顺利展开,进一步提高课堂的整体教学效率,促进我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3]。

参考文献

[1]秦嵘.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成效的提升策略[D].广西师范大学,2017.

[2]陈广君.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7(10):110-111.

[3]陈治洲.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J].中国校外教育,2019(10):141+143.

猜你喜欢

小组合作学习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合”乐而“不为”
高中历史“自主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