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化学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分析与研究

2020-06-30祝洪芳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研究分析情境创设初中化学

祝洪芳

摘 要:在教学过程中,以多角度,多途径的进行问题情境创设,充分使用问题情境创設的方法来引发学生对于认知方面冲突性,从而实现让学生在思考分析能力中获取情感体验,主动地投身到学习当中,进一步培养思维品质,提升学生对于问题的解决能力,并在获取知识时,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都得到更好地培养与发展。

关键词:初中化学 情境创设 研究分析

新课改中,将探究性学习变为了教学的重点,因此,课堂也就变成了以“问题”为中心。学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要养成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并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时不断推进教学本质。化学是一门以自然科学为学习依据的学科,因此在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时,教师要重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问题情境的建立,可以有效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有针对性,进一步激发学生兴趣。

一、创设情境的意义

问题情境是一种具有一定困难,需要学生积极努力克服或是寻求解决途径,并合理完成学习任务的全新教学模式。问题情境的教学模式通常都是以调动学生认知积极性,并主动探究问题过程。这种全新的教学手段通常在进行知识梳理过程中起到了积极意义,从而引起了广大教师努力分析并研究。

二、教学过程中创设问题情境的原则

1.问题情境时效性原则

问题情境的构建不但要针对学生学习发展的自有水平,更多是需要针对学生最近发展的现状,进一步提出当前教学过程中应该解决的相关问题,在合理设计一些与当前课程相关的问题,从而引发更深一步学习的新的教学模式。问题情境的设立应本着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并帮助学生建立自主的回味、思考、发掘、唤醒等意识,积极促进学生全面自主的发展。因此教师要着眼于开发学生问题性思维,从而帮助学生达到更高的学习水平[1]。

例如,在进行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空气》这节课中,教师可以在让学生了解空气的成分之后,初步认识到纯净物、混合物的相关概念,并能合理区分混合物和纯净物。教师要在导入板书“从身边优美环境引出空气”时,提出“水为什么可以吸起来?吸上来的水的量和排出的空气的体积有没有关系?”等相关问题,让学生多角度进行思考,从而引发学生学习兴趣,进一步积极地进行分析与探讨。

2.问题情境真实性原则

选用恰当的问题情境不但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同时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知识的机会。学习情境设计的越真实,知识主体构建也就越可靠,越容易让学生掌握,从而达成教学的相关目的。

例如在进行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氧气》这节课时,教师需通过设计教学情境,培养学生观察并描述实验现象,并适时利用家中燃气,燃气刚打开会呈现蓝色,通过这样的生活常识来让学生了解到氧气相关性质,从而帮助学生创造更大的思考讨论空间,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3.问题情境合理性原则

学习的过程不仅仅是接受知识、更是要理解知识、加工知识、主动搭建知识的过程。因此问题情境的设计要积极考虑学生能不能很好接受,并合理安排合适的“路径”与“台阶”,以便于学生能够充分将所学到的知识迁移到情境中解决相关问题[2]。

例如在进行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水的净化》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先创建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到纯水、硬水与软水的有关区别;并进一步掌握了解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水方法。然后选取其中优秀的问题设置成问题情境来加以研究与解决,比如提出:“现在很多家庭中用的饮水机中就有净化水的装置,哪位同学仔细观察过净水装置?”等问题,促使学生逐步形成制水的相关概念。

三、化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

1.合理利用实验创设问题情境

化学是以实验为日常学习基础的学科,有效通过化学实验,可以使化学知识变得生活有趣,更具有吸引力,也更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之中,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为此,合理地在化学教学中使用实验来创设问题情境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手段。

在进行教学内容的同时需要用到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设置或布置多个趣味的化学小实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探索意识。例如在进行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质量守恒定律》一课时,教师可以先设计“NaOH溶液与CuSO4溶液反应前后的质量测定”“Na2CO3与HCl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敞口容器)”两个小实验,并通过实验来搭建问题情境,帮助学生由趣生疑,由疑引思,进一步引导学生将对现象的感知转化到理性思维当中,积极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

2.引导学生通过作业产生问题情境

学生在进行化学作业写作时,肯定会遇到让自己头疼的难题,教师要针对这些问题来指导学生生产问题情境。教师也可以有目的的布置一些化学研究性问题,让学生在探究中进行学习,使学生在更高层次中不断完成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例如在进行人教版九年级化学《金刚石、石墨和C60》课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探究“有一瓶装有不明气体的封闭瓶,如何验证内部气体是什么?”从而激发学生弄清未知气体的成分,帮助自己更好地掌握课堂知识。因此通过结合作业与问题,激发学生认知的冲突,使学生不断产生强烈的探求欲望,进一步帮助提升化学课堂学习的效率[4]。

结语

总而言之,教师要不断进行实践与创新,积极设计出恰当合理、具备吸引性与挑战性的情境模式,让学生充分产生问题意识,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与探索欲,从而进一步搭建完善的认知体系,提升认知能力,培养创新性思维。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让教育改革的风潮落实到各个位置,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全面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文娅.在化学计算复习中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积极学业情绪——以“氧气的获得”为境脉复习初中化学计算[J].化学教与学,2019(10):58-59+77.

[2]李兴楷.初中化学教学情境创设的策略探讨[J].新课程研究,2019(22):111-112.

[3]陈洁.创设真实的生活情景培养初中学生的思维能力[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9):170.

[4]林梅云,吴新建,张贤金.创设拟人化情境构建自然共情的学习

环境——以初中化学“酸碱盐”复习教学为例[J].化学教学,2019(05):

58-60.

猜你喜欢

研究分析情境创设初中化学
情境打动孩子心灵,提高阅读感悟效果
幼儿在体育游戏时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
校园网络安全的体系研究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情境创设分析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浅谈广电光纤通信接入技术
关于变压器高压试验技术的研究分析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化学基础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