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读促写,提升素养

2020-06-30顾海建

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读写结合素养小学语文

顾海建

【摘 要】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将读写结合起来,促进学生的吸纳、积累,促进表达兴趣、表达技能的提升。本文主要从创设利于读写的情境、在阅读中积累素材、课内外有机融合等角度阐述读写结合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素养

在当前小学写作中,很多学生认为习作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存在内容千篇一律、空洞无物、写作语言贫乏等问题,影响了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阅读是吸纳的过程、写作是表达的过程,两者共同依存,学生借助于阅读汲取知识的养料,能促进素材的积累,写起文章来也会文思泉涌。教师要将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促进学生修辞手法、表达技巧的运用,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教师要通过对文本的解读,开展仿写、续写等活动,能降低写作的难度,提升写作的兴趣,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教师以阅读为载体,通过文学的学习,引出写作训练,让阅读、写作融为一体,在读写训练中促进学生思维的开启与提升。

学生通过阅读,能满足好奇心与求知欲,能启发学生的心智,拓展学生的视野,能丰富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学生通过阅读,能丰富自己的想象,让干瘪的、空洞的内容变得丰满。学生在阅读文学、品德文章的书籍时能形成正确的世界观,能促进学生守信、勤劳、助人等品质的形成,让学生对事物有客观全面的认识,学生能以书本中的人物为榜样,能从点滴的小事做起,能树立关爱、奉献的意识。阅读是信息的“输入”,也是知识的累积过程,而写作是不断创造的过程,深入的阅读能为写作带来活力,让学生有话可说。学生要通过阅读能掌握正确的方法,养成勤于思考、乐于分析的能力。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能锻炼自身的思维能力,提升自己的创造力。学生朗读文本,能理解文本内容,感受语言特点、作者思维,能融入自己的情绪与感悟。学生还可以朗读自己的习作,读出用词不当、语序混乱之处,并及时地改正,从而促进自身写作能力的发展。学生通过背诵积累好词好句,寫出形象生动的文章,吸纳其中的表达技巧、语言特点,并能为自己所用。学生通过阅读能学会反思,增加对事物的认识,把握其中的内涵,写出有独到见解的文章。

一、创设利于读写的情境

小学生年龄尚小,他们活泼好动,教师要以新奇有趣的内容吸引学生,让他们产生了解的兴趣。教师要让学生调动自己的体验,提升学生写作的热情。在学生学完民间故事、童话内容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讲故事、写童话、分角色扮演,促进学生的感受、表达,增强他们语言的表现力,让他们能从活动中获得快乐,让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教师要抓住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引导学生复述故事,让他们说出起因、经过与结果,并以此思路进行构思,写出完整的故事。

小学生对美的内容有兴趣,教师要借助美的内容感染学生,让学生去了解美、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从而得到心灵的滋养。语文教材中有诸多美的内容,有人文之美、自然之美、社会之美,这些美的内容能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促进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感知,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审美意识、提升审美情趣。如在《荷花》一文学习中,教者让学生反复诵读文本,把握“初闻荷花”“再赏荷姿”“幻化荷花”的结构,抓住重点词句,感受荷花之美,体现作者热爱自然的情感。教者用多媒体手段创设情境,让学生观察荷姿,引起他们热爱美、欣赏美、表现美的兴趣,从而能积极投身于活动之中。

教师要引领学生解读有温度的文字,把握其中的灵活,让枯燥的文字变得富有趣味。教师要披情入文,探寻文本的抒情点,引导学生去体验、感受,写出富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教师要通过文本的解读,让学生能有所收获,从中获得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感受到情的力量。

二、在阅读中积累素材

很多学生的习作空洞乏味,如同“流水账”。阅读可以丰富写作内容,增长学生的见识,增加他们对生活的体会。新奇的内容能引发学生的兴趣,能引发他们思考。学生对感兴趣的内容会乐此不疲,会主动地观察、积极思考,用自己的笔记录下来。春天可以看小草萌发、百花争放;夏天可以感受蝉鸣、蛙声;秋天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向农田,去感受丰收的景象;冬天可以与学生打雪仗,去观察银装素裹下的美景。教师不仅要带领学生走向自然,还要教会学生观察的方法,让他们按照一定的写作顺序进行写作。学生如果观察漫无目的,就会抓不住重点。教师要明确观察任务,可以先整体观察,再局部观察,写出景物的特点。只有按顺序观察,学生才能写出思路明晰的文章。观察的方法多样,不仅有“望”,还可以调用其他器官,通过“听”“嗅”“触”等去充分感知。教师要引导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能处处留心周围的事物,养成善于观察的良好习惯,并不拘一格地进行记录。

三、课内外有机融合

教师要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要将教材中关于景物描写的好词好句、人物的神态动作等记录下来。学生还可以将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的好句摘抄下来,在写作中加以模仿。学生在课后要加强记忆并合理运用,将之转化为内容,这样在写作中就能信手拈来。教师要引导学生仿写精彩处,学生要精读范文,把握精髓,读出其中的精华。学生要写出自己的生活,在模仿中有所创新。学生要循序渐进,从模仿到独立写作,提升自己的写作技能。

教师可以针对文本的段落进行扩写,使文本的内容变得更丰满。学生通过扩写的训练,能丰富自己的想象,提升自己的创造能力。学生可以先画出主要成分,再扩写句子,要针对人物的动作、语言等进行扩写。扩写时要紧扣文本,融入自己的合理想象,选择合乎情理的写作素材。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将读写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写作素材,促进学生写作素材的积累,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想象的能力,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卢士安.小学语文课内阅读教学策略浅析[J].教育前沿,2017(4).

[2]王琼.开源引流——谈阅读教学对写作的促进作用[J].文教资料,2016(9).

[3]刘佳.初中语文教学中“以读促写”的教学研究[J].时代教育,2018(3).

[4]王耀新.中学语文以读促写教学模式探索[J].科教文汇,2013(1).

猜你喜欢

读写结合素养小学语文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结合实践再探指导写作之最佳策略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探究
读写结合,分散指导,坚持“下水”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