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的有效性思考

2020-06-30漆寨芳

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朗读教学提升策略有效性

漆寨芳

【摘 要】 小学阶段学生缺乏良好的自制力,如何能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提高教学效率,这一直是教学研究的重点。作为小学语文教学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开展朗读教学活动时,我们应该重视提升其教学的有效性,继而为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基础。本文分析和探讨了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的相关问题,以期抛砖引玉,为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一些可行的借鉴经验。

【关键词】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

当前小学阶段语文教学活动中,朗读教学一直是教学研究的重点。如果能够有效地提升朗读教学效果,打造良好的朗读教学学习氛围和环境,那么学生们语文知识学习的质量和效果就能够得到更好的提升。为进一步优化朗读教学,教师应该对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进行充分的了解和掌握,从多个角度和层面入手,改进和优化朗读教学过程,打造良好的朗读学习氛围,让学生们乐于参与朗读教学,并且能够学会朗读、爱上朗读。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重视对学生注意力的集中

小学阶段学生们学习过程当中,注意力很容易分散,被外界所干扰,进而导致学生们朗读学习的有效性受到很大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们对于后续教师所讲解内容的吸收效果会大打折扣,而且一些朗读训练也往往停留在表面,学生们难以通过朗读学习来更好地完成知识的学习与理解。为解决这一方面问题,教师应该善于将学生们的注意力留在课堂,塑造一个能夠更吸引学生的学习氛围。在具体朗读教学当中,教师应该对学生们所朗读内容中的趣味性进行深度挖掘,让教师能够结合课堂教学情况,选择适当的主题与内容,让朗读学习过程具备教育性特点,同时也能够具备一定的兴趣性,这样整个教学活动的开展效果也就自然能够得到更好的提升。例如,在学习《草船借箭》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在学生们朗读学习之前,为学生们增加关于三国演义当中耳熟能详的段落和故事,激发学生们的朗读兴趣。在此之后,合理安排学生们进行朗读,这样学生们的注意力就能够集中在所朗读内容当中,朗读学习的效率自然能够得到有效提升。

二、让情感成为学生们朗读当中的重要带动力量

小学阶段的学生的感性思维特点较强。在实际教学当中,我们通过情感的调动,让学生们形成更强的学习动力,从而达到提升学生学习效果的目标。众所周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征十分明显,其中很多课文内容都蕴含着深刻的情感。如果教师能够在学生们朗读学习之前对于这些情感要素合理利用,那么学生们就能够形成情感的共鸣,继而更好地理解所朗读的文章和内容。在情感上形成沟通和共鸣的同时,学生们的道德品质也能够得到发展,这也是符合当前素质教育理念下促使学生全面发展需求的。例如,在《白杨》一课教学的过程当中,课文内容的主题是父爱与风险。结合这一主题,朗读学习之前,我们就可以先对学生的情感进行调动,让他们回忆一下关于父亲对自己的爱。之后,安排学生进行朗读。在朗读完成之后,教师可以组织一个即兴演讲的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情感表达的渠道和空间,提升文章的理解深度。在朗读教学当中,情感要素的运用需要我们基于学生们的具体生活实际,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学生们的学习效果,维持他们良好的学习状态。作为教师,我们在备课阶段要想让情感要素的应用价值得到更好的体现,就必须要结合所教学的内容,合理地应用情感要素,避免突兀,以更加自然的状态来呈现情感,帮助学生们更好地进入到学习状态当中。

三、朗读时的交流

课堂交流也是朗读教学当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内容,提升交流效果,有助于更好地帮助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在朗读教学当中,教师应该适当选择一些交流的主题和内容,让学生能够保持一个良好的交流状态,提升课堂互动效果,充分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结合此,课堂教学时,教师应该抓住学生们交流意愿形成的节点,适当地引入不同的交流话题,合理地组织课堂交流空间,打造良性互动环境。例如,在学习《珍珠鸟》一课时,我们就可以在学生们朗读之前,提出信赖是什么的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们带着问题进行朗读和思考,并在学生们完成朗读之后,组织讨论,让学生们谈一谈自己是如何看待“信赖”的 。带着问题进行朗读,带着话题进行讨论,这样能够构建一个能让学生们展示自我的空间和环境,是有助于他们朗读能力和表达能力发展的。

四、让学生充分感知所朗读的内容

朗读的目标是更好地完成课文知识的学习,教师应充分指导学生,让学生能够在朗读之前充分感知所朗读和学习的内容,继而掌握其中的字词,了解文章的情节和脉络。在朗读之前,教师需要让学生对其中正确的发音和含义掌握与理解。朗读时,通过朗读逐步地了解文章当中的创作意图、写作思路。与此同时,为提升朗读的有效性和感知效果,朗读训练的安排上也应该明确其具体的朗读内容和朗读时长等方面要素。教师也需要指导学生,让学生对在朗读当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标注,朗读完成之后统一解答。例如,在学习《我们成功了》一课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结合文章写作的脉络,让学生充分地感知文章的写作方式,提升对内容的理解深度和效果,让学生能够充分地感受到申请奥运会时所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和困难,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内容,提升学生们的学习效果。另外,在朗读教学时,我们也应该通过合理的引导,让学生们具备更强的方向性,能够从全文的角度把握所阅读的文章内容,提升整体的学习效果。通过这方面的合理指导,学生们也能够在学习当中逐步形成良好的阅读能力,这也是能够促进学生们自身综合语文素养提升的,具有多方面的意义和作用。

总的来说,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教学是其中非常重要的构成。作为教师,我们应合理地构建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们的学习环境能够得到积极的打造,促使他们更加顺利地参与到朗读学习当中,提升学习的有效性。作为教师,我们在教学研究上,也应善于把握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规律与特点,选择和利用合理的朗读教学方式,打造一个积极的朗读学习环境,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刘岩.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性探究[J].新课程,2016,0(13):81.

[2]冯小丽.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性探究[J].中外交流,2017(5):235.

猜你喜欢

朗读教学提升策略有效性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关于师幼互动的文献综述
公司信息化管理与经济效益提升研究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