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语文教学中的思维能力培养

2020-06-30胡玉国

关键词:苏辙导图英雄

胡玉国

摘要:语文教学必须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与思维品质的提升。语文教学中的思维培养,不妨从以下方面进行:创设认知冲突,让思维由浅入深;组织深度研讨,让思维由低向高;绘制思维导图,让思维由隐到显;注重迁移训练,让思维由此及彼。

关键词:语文思维能力认知冲突思维导图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指出:“语言文字运用和思维密切相关,语文教育必须同时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与思维品质的提升。”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本文结合具体教学案例,从创设认知冲突、组织深度研讨、绘制思维导图、注重迁移训练四个方面试做探讨。

一、创设认知冲突,让思维由浅入深

认知冲突是指认知发展过程中,当现实情境与认知结构不符时,心理上产生的矛盾或冲突。认知冲突是思维发展的起点。课堂教学中,教师精心创设与学生的认知和经验相冲突的问题,不仅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还能拓展他们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例如,教学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直面人生”专题“生存选择”板块时,在完成《报任安书(节选)》和《渔父》两篇文章的文义疏通以后,笔者设计了以下三个问题:

(1)屈原和司马迁,一个毅然赴死,一个忍辱而生。为什么他们的选择截然不同?

(2)德国哲学家康德说:“自杀是可恶的,因为上帝禁止这样做。”美国革命家帕特里克·亨利说:“不自由,毋宁死。”结合中国两位圣贤的选择,试从文化角度比较,中国和西方生死观有哪些异同点?

(3)现实生活中,有人因失恋而自杀,有人因高考落榜而自杀,有人因父母的管教过严而自杀。你如何看待生命价值?

问题(1)将屈原和司马迁不同的生死抉择进行对比,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学生思考后得出结论:屈原以死明志,是因为他把人格、理想看得比生命更重要,以死来体现生命的意志和尊严;而司马迁以生践志,是为了成就人生的大事业,希望通过发愤著书来洗刷耻辱,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一结论属于“形成主见”,它对理解文本主题极有价值,是学生思维的开拓点。问题(2)连类而及,求同求异,将视野由东方延展到西方,进一步扩大矛盾,鼓励学生向思维更深处漫溯。经过师生讨论、思维碰撞,学生得出结论:中国和西方都强调生死中的精神永存,比如宁愿有尊严地赴死也不愿苟且偷生、为自由真理而不惜牺牲等。但西方文化重视生命的原初意义,而中国传统文化更侧重于追求生命的忠孝价值,弘扬忘我的精神境界。从中西文化的角度去比较、分析、评价中国和西方的生死观,对问题进行深加工,凸显了思维的深度。问题(3)联系现实,观照自我。让学生对自我生命价值和终极意义进行思考,既是一次透视生命、撞击心灵的谈话,也是一次“旧我”褪色、“新我”卓然而立的历程。

总之,创设认知冲突的问题时,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知识之间的矛盾点或差异点,适度拓展选材空间,进行有效整合。创设的问题和问题链要让学生愿意想、有的想、想充分,要有启发、有深度和有价值。

二、组织深度研讨,让思维由低向高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高级思维活动,学生作文“浅表化”的一个根本原因就在于欠缺高阶思维。不会依据写作任务分析、综合、评价,就难以创作出有深度、有见解的好文章。教师可以在作文指导课中组织深度研讨,通过设立高阶思维点,不断追问,让学生有逻辑、有条理地表达观点。以笔者组织的一次写作训练为例。作文题目是:

电影《中国机长》再现了川航3U8633次航班史诗级备降的奇迹。故事原型的英雄机长刘传健在生死关头临危不乱,依靠专业的操作、职责的担当以及所有空勤人员的团结协作,确保了飞机安全降落,全员生还。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800字。

写作之前,笔者组织了深度研讨活动:

师你写作的主题是什么?

生刘传健和他的机组成功迫降,避免了一场航空灾难,这是英雄的壮举。因此,我确立的写作主题是“致敬英雄”。

师什么是英雄?

生英雄是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

生英雄是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

生英雄是无私奉献的杰出人物。

师定义不错,但分析要紧扣材料。

生英雄是能在千钧一发之际临危不乱、力挽狂澜、转危为安的壮举。

师很好!古人云:“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英雄的壮举源于英雄的品质。你觉得刘传健身上有哪些英雄的品质?

生首先是他的专业能力。刘传健拥有过硬的驾驶技术和心理素质——他的专业能力是過硬的。

生我从网上查找到他的相关材料。刘传健原来是从空军飞行学院以全优成绩毕业留校的一名教官,后来才做了民航机长。

师日本著名管理学家大前研一说:“决定一个人江湖地位的,是专业精神。专业的人,都会追求极致。”想象一下,刘传建的专业能力来自哪里?

生我想,一是源于他热爱飞行员这个职业;二是他在往日系统全面的训练中,刻苦钻研,追求精益求精。

……

研讨中,教师引导学生对“英雄”概念溯果追因,层层剥茧,力求立论正确,学会分析,合乎逻辑。给“英雄”下定义时,教师使用“概念界定”的方法进行启发,这是培养学生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基础。接着,追问英雄有哪些品质以及英雄的专业能力来自哪里,并适当提供一些思考的“论据材料”,这是培养学生分析能力、推断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思维进阶。以此为基础,学生还进一步从“责任”“团结协作”等角度展开自主研讨。

深度研讨活动,需要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将分析、综合、评价的高阶思维发展融入教学活动中,搭建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支架,引领他们多维度思考,让他们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阐述自己的发现。

三、绘制思维导图,让思维由隐到显

思维具有内隐性,而思维导图是表征思维的可视化图示或图示组合。思维导图被广泛应用于梳理文章结构、建构知识体系等教学环节。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整合加工自己的思维,绘成思维导图,就可以把凌乱的思维条理化,将思维的成果明晰化。这种做法既能增强学生学习的实效性,也有利于教师及时把握学生的思维动态并提供适时指导,助推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

以三篇《六国论》(作者分别是苏洵、苏辙、李祯)的群文阅读为例,笔者尝试如下教学:

首先,要求学生从“六国灭亡原因”这一中心议题出发,快速找出三篇文章中的主旨句,并用简洁凝练的语言加以概括。学生梳理分析文本后得出:苏洵论“赂”,苏辙论“势”,李祯则弘扬“仁义”;“二苏”在六国“并力西向以抗秦”的看法上观點一致,苏洵侧重论述外交政策,苏辙侧重分析战略形势,李祯则从治国理念出发,认为“二苏”之说都是“厚六国而薄秦”的偏颇之论,六国亡在他们力量弱小而又欲为秦所为。

其次,写作必须有一定的写作目的,有的放矢才能掷地有声。笔者请学生穿越历史、与作家对话,领悟三位作者的写作目的。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得出:苏洵是借题发挥、针砭时弊,借“六国灭亡”来讽谏“为国者”;苏辙就史论史,目的不明显;李祯则是立足儒家道统,借此宣扬仁道。理解了三位作者的写作目的后,笔者再次提问:三位作者的写作思路有何不同?学生讨论后得出:苏洵开门见山,主论点一分为二;苏辙欲擒故纵,引出论题,抓住韩魏的关键作用来分析;李祯则采用先驳后立,文末才点明论点。

最后,笔者安排小组合作讨论:你认同哪一位作家的观点,为什么?学生形成的结论有:苏洵文章老辣犀利,论证逻辑严密,但他囿于时代局限,观点不免片面;苏辙文章立论虽不落窠臼,但把六国之士一概斥为“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有失公允,并列举主张联齐抗秦的屈原和窃符救赵的信陵君进行反驳,认为苏辙应在文章后面对当时的有识之士提上一笔,避免立论上的偏颇;李祯文章中秦“擅形变之利,而又得天助”的天命论思想不符合唯物主义观点;对于六国灭亡原因要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人才等方面综合论述。将学生的结论绘制成如图1所示的思图1维导图,对三篇文章的分析以及对六国灭亡原因的分析一目了然。

借助思维导图形成的立体阅读网络,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不仅拓宽了学生的阅读视野和思维空间,还提升了他们思维的独立性、深刻性和批判性。

四、注重迁移训练,让思维由此及彼

训练是思维发展的一个“媒介”。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已掌握的知识和方法迁移到新情境中,从而让思维由此及彼。以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Ⅱ古代诗歌阅读第15题为例。题目如下:

送子由使契丹

苏轼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①,湖山应梦武林春②。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

【注】①清禁:皇宫。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②武林:杭州的别称。苏轼时知杭州。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

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加以分析。

这是一道人物形象诗歌鉴赏题。对于这类题型,教师往往从赏读诗歌入手,让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和作者表达的情感。笔者先让学生圈画出题干中的三个要点:考查范围(首联)、考查点(人物性格)、答题方式(分析)。之后,笔者带领学生回顾已掌握的知识和解题技巧。如常见的人物形象特点有不慕权贵、豪放自负,心怀天下、忧国忧民,寄情山水、归隐田园,怀才不遇、壮志难酬,豪放洒脱、乐观旷达、情趣高雅、悠闲自得等;人物刻画的常见方法有外貌、语言、神态、动作、心理五个方面的直接描写,借物、借景或借其他的人来侧面烘托,细节描写,白描,用典等;人物形象鉴赏的角度有所写人物的身份、年龄、外貌,所写人物的行为、事件、动作,所写人物的境遇、思想、品格、情感、情趣等;人物形象答题三步骤为概括形象特点+分析形象特征+明确形象意义(此步骤有时可省略)。

在将以上知识迁移到本题中时,笔者指导学生“四看”本诗:(1)看标题——题材归类为送行诗;(2)看作者——苏轼,宋代豪放派词人,乐观旷达、豪放洒脱是其主要性格特征;(3)看内容——首联点题,兄弟“云海相望”,表明天各一方,“远适”指苏辙出使契丹,“那因远适更沾巾”化用了王勃“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句意;(4)看注解——苏轼时知杭州,表明此诗遥寄情怀。根据以上解析,按照答题步骤,学生拟制了参考答案:①乐观旷达,兄弟宦游四海,天各一方,已是常事,这次虽是远别,也不会作女儿之态,悲伤落泪;②重兄弟情感,弟弟出行之际,苏轼虽远在杭州,却殷殷叮嘱,关切之情溢于言表。

需要说明的是,迁移有“正迁移”和“负迁移”之分。在解题中,有些学生机械套用以往学过的某些知识或解题技巧,这就是“负迁移”。教师需要提醒学生悉心分析、比较差异,也可通过一题多变、对比训练等方法来克服思维定式。

参考文献:

[1] 赵国庆,熊雅雯,王晓玲.思维发展型课堂的概念、要素与设计[J].中国电化教育,2018(7).

[2] 宋晔.中西方文化中的生死观及其教育启示[J].思想·理论·教育,2003(7/8).

猜你喜欢

苏辙导图英雄
苏辙晚年诗中“老卢”为谁?
借助思维导图,助力学生“逆行”
苏辙骂皇帝不为拆台为补台
英雄
应用思维导图 提升学生化学学习力
苏辙:做苏东坡的弟弟是一种什么体验
苏辙的诗歌创作特点研究
重走英雄路
绛红英雄谱
第6章 一次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