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闻
2020-06-30
扩大疫苗接种有望减少抗生素使用
近日,英国《自然》杂志发表一项医学研究,美国科学家团队认为,肺炎球菌和轮状病毒会引起呼吸道疾病和腹泻,针对这种情况,扩大或引入其接种项目有望减少中低收入国家儿童对抗生素的使用。这一发现支持在全球抗击耐药性的工作中,优先考虑对儿童进行疫苗接种。
抗生素本质上是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具有抗病原体和其他活性作用,会干扰其他细胞的发育功能。然而细菌在与抗生素的博弈中,变得越来越厉害,现在,致病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已是严重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中低收入国家的耐药性问题最为显著。鉴于此,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科学家约瑟芬·劳纳德及其同事,详细分析了在这些国家开展的大型家庭调查所得数据,以评估肺炎球菌和轮状病毒疫苗对于5岁以下儿童抗生素使用的影响。
研究团队发现,24.8%以抗生素治疗的呼吸道感染和21.6%以抗生素治療的腹泻感染,由对这些疫苗敏感的病原体引起。接种了肺炎球菌结合疫苗或轮状病毒疫苗的儿童与未接种疫苗的儿童相比,前者发生以抗生素治疗的呼吸道感染和腹泻感染的几率分别降低了8.7%和8.1%。
研究人员估计,在中低收入国家的儿童中间,目前肺炎球菌和轮状病毒疫苗接种项目每年大约预防2380万次以抗生素治疗的呼吸道感染发作和1360万次以抗生素治疗的腹泻发作。如果在已使用这些疫苗的国家扩大疫苗接种覆盖范围,而在未使用的国家中为儿童引入疫苗接种,那么有可能额外预防4000万次以抗生素治疗的疾病的发作。
二甲双胍奈达国内开售,每天只需服用1次
近日,青岛百洋制药有限公司宣布,一天服用1次的渗透泵控释剂型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Ⅲ)奈达
在国内正式开售。糖尿病患者凭医生处方,即可在线下部分药店、医院以及百洋健康线上平台购买。
第九版《全球糖尿病地图》显示,我国拥有超过1.164亿糖尿病患者,是全球患病人数最多的国家,其中大多数为2型糖尿病患者。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纪立农教授指出,二甲双胍作为治疗2型糖尿病的首选和全程药物,每日多次服药与不良反应导致的患者依从性差,是其临床应用受到局限的可能原因。
此次百洋制药推出的二甲双胍奈达采用渗透泵控释技术,能够以恒定的药量及速率在人体内释放,进而减少副作用的发生。凭借这一优势,奈达在美国市场获得认可,并且随着它在美国的畅销,原研产品已在美退市。此次在中国上市后,奈达将实现中美同销、海内外共线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