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家国情怀教育的渗透
2020-06-30赵卫
赵卫
【内容摘要】在核心素养教育中的家国情怀教育既是民族发展的文化体现,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精神内核的体现,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与接班人的重要教学方略。因此,教育工作者应当立足于家国情怀教育的重要价值与表现形式,深挖学生所思所想,结合实际展开高效的家国情怀教育,促进学生综合能力提升,也为社会进步增添助力。
【关键词】初中历史 家国情怀 核心素养
家国情怀是个体对于国家、党和人民的真挚情感体现,是为了实现国富民强所展现出来的崇高理想,也是对祖国的认同感与使命感、责任感,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一大体现。历史学科受学科特质影响,是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主要阵地,对于学生成长为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求的人才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历史课程家国情怀的定义
在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历史课程中的家国情怀主要包含着对我国历史发展的理解与思考、对我国历史国情的明确认识、对我国当前历史发展趋势的整体感知、对民族的认同与拥护等,同时,初中历史学科中还涵盖有众多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为家国情怀教育增添了更多助力,有助于学生产生民族自豪感,认同本民族文化的优秀成果,感受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进而养成多元开放的世界观念、兼收并蓄的历史观念与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与思想观。
二、 核心素养视域下培养家国情怀素养的重要性
1.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
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与现代中国公民素养的要求具有高度的一致性,爱国、爱民、爱党向来与个人的价值追求紧密融合,只有家国一体,才能让学生内化家国情怀与民族精神,将之转变为自身不断奋勇向上的动力,为实现崇高志向而奋力向前[1]。家国情怀也是历史学科精神力量的重要来源,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家国情怀,能够帮助学生“以史明智”,提高思维能力与实践力,以高昂的热情助力民族复兴事业。
2.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初中是学生观念的奠基阶段,教师应当结合初中生身心发展规律,抓住时机为学生创设家国情怀教育的多种情境,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感悟,在感悟中提升道德情操与品德修养,帮助学生先成人、再成才,成长为具有远大理想的优秀人才,实现素质教育对初中历史学科“立德树人”的基本要求。
三、核心素养视域下历史学科家国情怀教育的教学方针
1.结合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的优良美德
家国情怀是初中历史课程的重要教学方向,是历史学习和历史认识在思想、观念、情感、态度等方面的重要体现,也是学生思想观念与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历史教材中有很多与家国情怀相关的内容,教师应当结合教材深挖家国情怀,在具体的历史事例、真实的历史记载中找到家国情怀的切入口,帮助学生在夯实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学习到更多“家国情怀”的知识。例如,在学习《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时,教师可以结合文天祥的生平事迹为学生导入教材内容的知识补充,通过多媒体课件、讲座视频资料等,让学生了解文天祥、陆秀夫等人的爱国情怀,并让学生共同诵读文天祥留下的诗词《过零丁洋》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名句,让学生翻译名句的含义,并从自己的角度自由讨论文天祥舍生取义的家国情怀[2]。
2.结合传统文化,挖掘家国情怀底蕴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家国情怀并非独立存在的,由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可以加深学生对历史的认识,并拉近五大核心素养的关系,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为此,教师可以结合传统文化中的家国情怀元素,全面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核心素养的培育。例如,教师可以为学生念诵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与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诗句,打开学习近代中国救亡图存历史的篇章[3]。也可以为学生播放《义勇军进行曲》,为学生讲述国歌的创作背景与发展历程,激发学生情感上共鸣,再学习《万众一心的抗日战争》,让学生在爱国热情中对近代历史上的国仇家恨有更具象的感知,对家国情怀产生更深刻的认识。
3.中外文化思辨,渗透家国情怀大局观
家国情怀是历史价值观的奠基石,是中国人对于历史事件看待的基本态度,培养学生家国情怀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价值观念,从国家与人民的角度正确判断历史事件、历史进程的功过,在大是大非面前明确坚定的民族立场,将民族大义放在首位[4]。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为了加深学生对家国情怀的认识与了解,教师可以导入中外历史的思辨,让学生將国外发展史与中国历史联系到一起,例如,在学习《明治维新》时,教师可以通过中外对比思考两国近代史上变法图强、弃旧图新的历程与结果,并分析二者变法的目的差异,日本是为了对外侵略扩张,而我国戊戌变法则是为了救民族于危难,二者民族精神孰高孰低自有体现。还可以结合二战后日本与中国的政策变化,深度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才是实现民族发展的保障,进一步深化爱国、爱党、爱人民的情怀。“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学生在思辨中能建设落实家国情怀大局观念,树立正确的民族发展观,成长为具有人文情怀与科学精神的合格公民。
结语
家国情怀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部分,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当加强家国情怀的渗透,通过先进的理论指导、科学的教学模式、多样的教学活动等,帮助学生认识与认同家国情怀,让学生将自身理想与民族复兴、国家发展紧密联系,助力学生个体进步、实现学生正向发展,促进家国和谐、社会稳定。
【参考文献】
[1] 黄云龙.初中历史教学对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研究[J].新课程(中),2017(2):25-28.
[2] 李新英.浅谈初中历史教学对历史核心素养的解读[J].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2):20-21.
[3] 蔡冬梅.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渗透家国情怀教育[J].学科空间,2018(2).
[4] 邵清.学科核心素养之“家国情怀”的认识与实践[J].历史教学问题,2018(3).
(作者单位:安徽省肥东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