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个体化疼痛管理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20-06-30苗芳元刘金侠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20年23期
关键词:个体化入院骨折

苗芳元,刘金侠

(青岛城阳人民医院创伤骨科,山东 青岛 266000)

骨折多由于意外暴力引起,疼痛是骨折患者伤后、术中、术后、康复训练过程中始终伴随的症状。有研究表明[1]:疼痛的长期存在可影响患者神经系统,造成焦虑、抑郁、愤怒等负面情绪,甚至引发睡眠障碍和人格改变。世界卫生组织(WHO)已将疼痛确定为既心率、呼吸、体温、血压之后的第五大生命体征[2]。本文将个体化疼痛管理应用于骨折患者中,有效缓解了患者围手术期疼痛。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创伤骨科于2019年收治的骨折患者85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试验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纳入标准为:(1)年龄≥18岁;(2)确诊为骨折,并经影像学检查确诊;(3)排除生命体征不稳定者;(4)排除患精神病病史者或无法正常沟通交流者;(5)知情同意本次研究。两组患者年龄、性别、骨折部位、手术方式、麻醉方式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

1.2 方 法

对照组予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则在此基础上实施个体化疼痛管理。采用采用数字疼痛评分法(NRS)分别评估并比较两组患者入院12h,术后12h、24h及48h的疼痛评分。

1.2.1 疼痛

采用数字疼痛评分法(NRS)进行疼痛评分,该评分法采用0~10分共11个分值代表疼痛程度,0分表示无痛,10分表示无法忍受的剧痛,要求患者指出最能表示其疼痛感受的一个数字。所评分数越高,则表示被测试者的疼痛程度越严重。

1.3 统计学方法

双人核对数据后录入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两组患者入院12h,术后12h、24h及48h的疼痛评分的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试验组患者在个体化疼痛管理后,入院12h,术后12h、24h及48h的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疼痛评分的比较

3 个体化疼痛管理

3.1 疼痛综合评估

患者入院后,即对其进行疼痛综合评估,包括了解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患者过去24h内休息、活动时的疼痛强度及最严重的疼痛出现的时机,疼痛对患者睡眠、情绪等的影响,是否已使用过镇痛药物,患者对疼痛的应对方式等。根据以上评估结果,结合疼痛评分,制定个性化的镇痛措施。同时,记录疼痛评估的结果,包括疼痛评分、疼痛部位、疼痛性质、疼痛持续时间、对生活造成的影响等。

3.2 加强疼痛教育

护理人员应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和交流,并了解到患者及其家属对疼痛管理的认知和态度。对于存在错误认知者,应进行纠正和指导,使其了解到镇痛药物并不会导致成瘾,正确、科学的疼痛管理可促进患者舒适,提高睡眠质量,减轻机体不良反应。鼓励患者及时告知疼痛变化,并指导患者学会疼痛的自我评估。

3.3 科学疼痛管理

对于疼痛评分<4分者,可采用冷敷、聊天、听音乐、阅读等方式转移注意力,达到缓解疼痛的效果。对于疼痛评分≥4分者,应及时将疼痛评估结果汇报床位医生,并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镇痛三阶梯药物疗法,遵医嘱应用镇痛药物,应严格按时、按量、按正确方法使用,注意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用药后注意观察用药效果及不良反应,动态地做好疼痛评估并及时记录。

4 讨 论

个体化疼痛管理疼痛管理强调多学科团队协作,患者及其家属积极配合,制定疼痛管理计划,准确的疼痛评估及有效的疼痛控制方案是疼痛管理的重要因素,其中护士是疼痛管理的主要参与者,也是实现疼痛管理的重要保障[4]。本文将个体化疼痛管理应用于骨折患者中,通过疼痛综合评估、加强疼痛教育、科学疼痛管理等措施,有效缓解了患者围手术期疼痛,促进了患者舒适,提高了护理质量。

猜你喜欢

个体化入院骨折
王阿姨骨折康复记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入院教育指南(2021年版)》解读
不可忽视的“一点点”骨折
个体化健康教育在小儿厌食症患者中的应用
入院24h内APACHE Ⅱ评分及血乳酸值对ICU脓毒症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个体化干预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的效果分析
伤筋动骨怎么破
伤筋动骨怎么破
个体化多媒体时代微电影的流行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