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最好的美育,莫过于和孩子共成长

2020-06-29葛东雪

新课程·上旬 2020年48期
关键词:专业知识心理素质美育

葛东雪

摘 要:美育对培养学生素质非常重要,一线美术教师必须转变理念,摒弃美育是一种具体的艺术教育形式的旧观念,力争通过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来培养学生认识美、体验美、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使学生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和美的素养,进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和人文素养。

关键词:美育;专业知识;心理素质;自我学习

今天有幸拜读了作家张晓风的《我交给你们一个孩子》,被她的言语深深打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孩子的依依不舍和满怀担忧,以及对教育工作者的期望。身为一名母亲,我也曾期盼自己的孩子遇见这样的教师、这样的社会;身为一名教师,我也期待自己成为这样的老师。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我该怎么做呢?

美术教师必须转变理念,摒弃美育是一种具体的艺术教育形式,是子虚乌有、形同虚设的陈旧观念,自觉地通过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形式培养学生认识美、体验美、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使学生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和美的素养,即从“形式美育”过渡到“实质美育”,通过“实质美育”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和人文素养,因此美术教师要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它是美术教学的核心和基础,如果缺乏关于美术本体的经验、知识和技能,也不可能是一位理想的美术教师。

比如,美术教师在备湖南美术出版社四年级下册第九课《妙笔生花》一节时,本体性知识是知晓中国画包括哪些种类以及按照不同的美术分类标准分为哪几种,除此之外还需准确定位本节课的重点。中国画按题材来分,可分为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按技法可分为工笔和写意,《妙笔生花》这节课重点放在了写意花鸟上,技法理论主要包括运用不同的毛笔笔锋,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美术教师在拥有这些美术本体性的知识后就要结合学情,如若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有限加之资源的匮乏、环境的限制就要采取适度性的教学原则来开展本节课。《妙笔生花》这节课在帮助学生理解基本的美术知识后,就要上升到一个意境层面,或许有的教师会说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讲,理解《妙笔生花》这节课的“意境”之词太难,我想如果就“意境”讲“意境”肯定难,因为“意境”这个层面的东西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但是作为教师,在新课改的指引下要学会灵活运用课本,创造性使用课本,不要认为学生听不懂的就不讲,对学生没用的就略过,这样久而久之,学生只会停留在只见年龄增长、不见知识充裕的层面。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曾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运用到日常的实际教学中,我们教师尤其是美术教师要大力发扬“良好的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跳一跳摘桃子”的教学理念。如何将美术中抽象的概念通俗化地讲给学生,是每一位美术教师应该思考的东西,比如国画中“散点透视”的艺术表现手法、西方符合人类视觉思维的“焦点透视”以及“计白当黑”“大即空”的艺术表现境界等。

为了在较短的时间内将深奥的“意境”之词传授给学生,同时在秉承直观性教学原则基础上,我将《妙笔生花》这节课中的“意境”设计如下:在中国美术史中选取几张意境较深的画作,比如唐代阎立本的《历代帝王图》、元代遗民画家郑所南的《墨兰图》以及明代徐渭的《榴实图》等,先让学生看一看画作,再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幅画作说一说理由,之后再和小组内的成员议一议画家画此幅画的目的(此步骤需要教师引导),最后学生自己借助画笔画一画自己心中的理想抱负。在“看一看”“说一说”“议一议”“画一画”四个步骤中完成对本节课“意境”之词的理解。在这四个流程中最难的莫过于第三步,因为画家离我们生活的年代较远,加之当时政治背景复杂,做好这一步有一定的难度,但它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讲明代画家徐渭的《榴实图》时,我采用了诗与画的结合,因为学生从小就熟悉古诗,加之这几年文学素养的提升,理解这首诗“此系熟石榴,向日便开口,山深少人收,颗颗明珠走”的内涵应该是游刃有余的。

其次,就要求美术教师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教师是一个高尚而又艰辛的职业,在目前社会中,教师的地位和待遇还远远低于教师本身对于职业的期望,因此拥有健康的心理素质是职业之需,应该把学生的进步与成长当成对教师劳动最好的回报,不枉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对“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的盛赞。

最后,时代在不断发展,处于“知识爆炸”时代的美术教师,如若因循守旧般坚持自己的“老路”授课,难免被学生耻笑。中小学生正处于接受新鲜事物的敏感时期,美术教师如果不能在第一时间了解新鲜事物或者不能从更高的层次给新鲜事物一个看法、一个解说,将会大大降低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破坏学生起初给我们定制的“晕论效应”。因此,作为美术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要勤于学习、勇于实践、乐于研究、常于反思,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和教学手段,做一位紧跟时代发展的新型美术教师,让学生有一个不可复制、不能重来的生命体验,做一名你交给我一个孩子,我交给你一个有爱心、有责任心的青年的新时代教师。

参考文献:

[1]高明.美术教学论[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林华民.新课程下我们怎样当老师[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音像出版社,2008-08.

[3]薄松年.中國美术史教程[M].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9.

编辑 赵飞飞

猜你喜欢

专业知识心理素质美育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传播专业知识,启迪成长智慧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美育教师
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心理素质
论新闻记者的心理素质与写作思维
开展“解烦恼”活动提高青少年心理素质
软件技术专业知识地图的应用研究
如何判断你的老板是个“精神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