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小学低年段进行音乐识谱教学的节奏训练

2020-06-29朱嘉倩

新课程·上旬 2020年48期
关键词:识谱教学小学音乐教育节奏训练

朱嘉倩

摘 要:节奏是构成音乐的最基本的元素之一,同时也是音乐表现的灵魂所在,因此,节奏训练一直是音乐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尤其对于小学低年段学生来说,其正处在一个音乐启蒙的关键时期,事关学生的音乐学习基本功养成,而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初动力,只有培养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有效地开展节奏教学训练,为学生以后的音乐学习打好基础。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育;节奏训练;识谱教学

节奏贯穿音乐始末,将音乐的各元素串联结合起来,是一整段完整音乐的最鲜明的特征。一个人对音乐的理解往往最开始便是对节奏的认知。而人对节奏具有与生俱来的感知能力,当听到心脏强有力的搏动之声,对生命的敬佩和赞美之情便油然而生。所以,笔者一直认为,音乐课并不是简单地教唱一首歌,或者说学一门乐器,而是学会一种感知生命、感悟人生的方法。盛赞生命、以人为本、奉献人生的主旋律是音乐课的灵魂。在近几年的音乐教学中,笔者发现只有将教育回归本性,符合学生自身年龄段和身心特点的教学才能事半功倍。这其中,节奏的训练是最基本的任务,也是最重要的任务。它是学习音乐的第一步,是真正走进音乐的一步,只有节奏学习扎实稳固,才能真正具备欣赏音乐的能力。

一、节奏训练的重要性

节奏训练能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兴趣是一种出于人类本性的好奇心继而自发产生的活动,这种活动最明显的特征是充分的主动性。有兴趣的学习和被动甚至是强迫的学习存在明显的差异,前者具備更高的学习效率,学习易疲劳程度也急剧下降。因此,我们常说兴趣是一个人学习的直接动力。现代教育理念更是要求教师不做知识的搬运工,而是设法让知识去吸引学生。我们注意到小学低年段的孩子活泼好动,往往在课堂上无法长时间保持专注,那么此时我们就需要使用更有趣、更生动、更活泼的方式去引起他们的注意。节奏训练可以调动一个人最原始的神经反射,可以打破枯燥,直击灵魂深处,从而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节奏训练是音乐知识学习、音乐审美提升的基础。如果想要较为深入地去理解音乐,感受音乐的魅力,那么,节奏训练便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节奏作为一段完整音乐的构成元素之一,是音乐最鲜明的特征之一。柔和的节奏可代表忧伤,《二泉映月》便是用婉转缓和的节奏轻轻咏叹人生的磨难;而鲜活明快的旋律,尤其是一些节奏感强烈的电子乐,是现代人生活中陪伴运动、体育锻炼的好帮手。在识谱教学中,掌握节奏是提升识谱能力的重要手段,不仅如此,对于低年段学生来说,还能从乐曲的旋律力度、轻重缓急的变化、节奏的重复中塑造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如何有效开展节奏训练

1.用肢体语言去感受音乐,打下稳定节奏的基础

小学低年段学生正处于具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阶段,对外界刺激容易产生敏锐的反应,但同时也增加了课堂上分心的可能性,针对这个特点,结合小学低龄段课程内容,即基本以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构成的曲目,将节奏训练转换为肢体动作参与的训练,势必产生良好的效果。笔者在课上曾试图将四分音符转换为“走”,将八分音符转换为“跑跑”,用这两个简单的基础动作来让学生试着表现。有的孩子十分好动,一听“跑跑”就不停地跑,这个时候如果问孩子“你还记得你跑了多少下吗”,孩子大多是记不得的,因为刚刚他们全身心投入这个“跑跑”的过程,而此时他们会观察黑板上的“跑跑”有几下,于是他们便会定下心来数好了再跑。紧接着,再让孩子们用手拍出节奏,有了前面的铺垫基础,这样拍出的节奏更稳、更准。把握好节奏后就可以进一步加大难度,让孩子聆听老师节奏,然后根据老师给出的节奏进行走、跑的训练。

2.学好休止符,不仅仅是沉默不语

休止符是音乐和节奏的重要组成部分,忽视休止符,整首音乐的风格就会变得大相径庭。节奏训练少不了休止符,有休止符的音乐像是我们内心自然流淌出的独白。在“报春”(布谷鸟的叫声)这课,通过音高相同而节奏不同的两种旋律的比较,让学生结合平时的经验,选出哪一个更符合布谷鸟的叫声。孩子们选择了清脆、短促的节奏旋律,这便是利用布谷鸟的叫声让孩子们认识休止符。在课上,如果仅仅是跟孩子们说这里是休止符,不能发出声音,仍然会有孩子控制不了自己,延长之前的声音。我想到平时让孩子们安静下来的时候都会用食指放在嘴巴前做一个“嘘”的动作,让休止符的体验带上动作,孩子们的注意力就被这个动作所吸引,将关注点放在做动作上,声音自然也就停止了。

3.创设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音乐教学中存在许多“小陷阱”,如一字多音、一音多字。单独拎出来讲难点的时候,学生感觉都听明白了,等到实践的时候又会被忽视。举例而言,三拍子的节奏不容易把握,延长的时长总是会被学生忽视。笔者寻思着,这可能是受平日语文朗读的影响,潜移默化地形成了习惯,直接顺着字就念了下去。相同的歌词如果遇到节奏不同的时候,学生会依着惯性不看节奏地照读。那么,如何能快速抓住孩子们的兴趣点呢?举一个平时教学中的例子,在某次音乐课堂上,事先告诉他们在这首歌的曲谱中会出现几个小“陷阱”,让他们做一回小侦探,看看能不能探查出“陷阱”的位置,并且将它们清除。一听到“侦探”“陷阱”等字样,孩子们一下子提起了精神,集中了注意力,生怕自己掉入其中。

小学低年段的学生注意力特别容易分散,本文提出节奏训练展开的关键是要培养学生的兴趣,而激发学习兴趣需要教师调动整个课堂的学习氛围。在节奏训练中结合听觉与肢体运动,符合孩子好动、好奇的身心特点。最后,笔者呼吁小学低龄段音乐教学要立足该年龄段学生的身心特点,采取有效的、合适的节奏训练方法,为识谱教学奠定基础。

编辑 赵飞飞

猜你喜欢

识谱教学小学音乐教育节奏训练
节奏训练在初中音乐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