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效开展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活动的策略初探

2020-06-29杨霄霄

新课程·上旬 2020年48期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策略活动

杨霄霄

摘 要:如何有效开展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活动是道德与法治课研究的重点课题。提出了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希望可以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活动;策略

道德与法治是小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小学阶段开展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活动有利于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下面就如何有效开展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活动浅谈几点策略。

一、明确教学目标,准确把握活动目的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根据新课标要求,道德与法治课程要体现出活动性的特点,活动是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教师在设计活动的过程时,要吃透教材,围绕教学目标,准确把握活动目的,创造性地设计内容体现出道德与法治课的活动性。教师在确定具体的教学目标后,一切教学活动都要围绕目标展开,要以达成教学目标为最终导向。在课堂活动中,做到让学生在活动中的体验与教学目标高度统一。如我在教学《我是独特的》一课时,设计了几项活动:“画一画”,让学生画自画像,從外在形象认识自己。“我的优点树”,让学生说说自己的优点,然后用彩笔画一棵自己的“优点树”,不同的优点可选用不同颜色的果实来表示,从内在品质肯定自己。“制优点卡”,学生讨论交流找出身边的学习榜样,把对方的优点写下来,做成优点卡,然后找到自己的榜样,交流学习。这一系列活动让学生由表及里地认识自己,发现并了解了自己的优点、爱好、特长,并且知道了要取长补短,学习别人的长处,自己才会更优秀。本课活动的设计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每项活动目的明确、循序递进,最终实现教学目标。

有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安排了许多课堂活动,精彩纷呈,课堂气氛很活跃,但是这些活动没有明确的目的性,偏离了教学目标,只是让课堂变热闹了,对于实现教学目标没有太大帮助。没有很好地考虑活动的设计实施与教学目标之间的关联。即使活动再多再精彩,这一节课的教学效果也不会太好。我们要根据教学目标,把握好活动的目的性,做到活动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

二、活动形式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

低年级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靠直观感知获取知识。逻辑思维很不发达,很难理解抽象的概念。因此,在课堂活动形式的设计上,低年级要以充满童趣的能简单操作的活动为主。中高年级可以布置一些课前调查访问的活动,课堂上交流讨论的活动,有利于学生把社会知识和课堂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例如,二年级、四年级都有《关于家乡》一课。在活动方式的设计上就要区别对待,我给二年级学生设计了“小小展览会“活动,把家乡美景和物产的图片或实物展示给大家,让大家了解自己的家乡,学生们在自豪与欢乐的气氛中完成了本课的学习。我给四年级学生设计了“了解我的家乡”活动,在小组内合作完成。这一活动需要学生课前进行资料的搜集,学会看简单的行政区域图,学生们向家长和周围的人做调查访问,最后在小组内进行汇报交流展示,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初步分析社会事物和社会现象的能力。这些活动形式比较适合中高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以他们知识和能力的储备并且通过自身努力能很好地完成。同样的教学主题,我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选择了合适的活动方式,教学效果很好。

三、活动形式要灵活多样

1.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

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是完整的统一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教材内容为基础,通过应用音乐、课件等各种手段,为学生创建一个有形象、有色彩、有场景的教学环境,并创设相应的人物,将学生带入情景角色扮演中,以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真实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强化课堂新知,引发情感迁移。

运用本活动方式要注意以下几点:情境设置要逼真,从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尽量完善;教学目标的制定、实施过程、人员角色分工等方面做好充分准备,对活动实施过程中发生的意外情况要做预设,以便及时引导;表演结束后给学生留出时间,让学生在静静的思考中感悟、体会,最终把自己的想法和同学交流,说出自己的看法,教师适时引导,以达成教学目标。

如教学《上学路上》一课时,给学生设计了一个情景表演环节。我利用多媒体在大屏幕上展示一个十字路口的图片,配上车笛声,并制作了一个简易的交警指挥台,情境模拟较逼真。我设计了不同的角色,有交警、过马路的老奶奶、闯红灯的司机等。分小组表演大家在路上出行的情况。表演完毕,全班评议,说说剧中人哪里做得对,哪里做错了,可能会造成怎样的后果。学生在表演和评议中明辨是非,受到了教育。

2.操作性、实践性活动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既动脑又动手,可以使学生手脑结合,心灵手巧。动手实践是最易于激发儿童思维和想象的一种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大脑兴奋,注意力集中,学生在毫无压抑的气氛中,敢于猜想、大胆验证,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习成为学生的内在心理需求。在动手操作中学生不仅可以体会知识的形成过程,还可以在亲身实践中总结一些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如教学《玩得真开心》一课时,让学生们搜集了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废旧材料,通过自己的动手制作最终变废为宝,有的同学把空水瓶做成了笔筒,把几个牙膏盒粘在一起做成了铅笔盒。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袁延美.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分析 [J].新课程(小学),2019(6).

编辑 乔彦鹏

猜你喜欢

小学道德与法治策略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走进文本案例,牵出生活百态
“韦寨之窗”课程:道德与法治时政微课程设计与实施
联系生活实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有效教学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