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策略
2020-06-29张文成
张文成
摘 要:作文与阅读构成语文的两大板块,而小学三年级起步作文的效果,对于学生写作素养的培养及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影响。因此,探索起步作文的指导策略,实现小学生的个性化、趣味化、生活化写作,是从教以来的夙愿。
关键词:起步作文;小学三年级;教学策略
小学三年级开始设作文指导课,前承一二年级的写话练习,后接四五年级的作文,所以称之为“作文起步”。这一阶段,如果小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写作并掌握初步的写作技法,对于做好写话与作文的顺利过渡与衔接,形成一定的写作素养大有裨益。然而,不少学生对写话与作文的区分太过简单、片面。相对于写话而言,作文不仅仅在于增加字数与扩大篇幅,还在于写作技巧的运用及写作个性的体现。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是起步作文教学的首要目标。小学生喜欢生动性、趣味性、体验性的情境,在起步作文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创设贴合实际生活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具体可感的情境中放飞思想的翅膀,充分展开想象与联想,必将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写作效果。在情境的引导下,艺术是相通的。当学生无从下笔时,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呈现图片、乐曲、视频等,也可以让学生观察课本插图,或教师朗诵诗文来启发学生。比如,“我的旅游日记”的写作指导,教师可以让学生找出自己外出旅游时拍的照片、带回的紀念品等,回忆自己旅游时的所见所闻,以及那些让自己难以忘怀的趣事,小组内交流分享,一人讲述,一人记录,先以小组交流的方式体验口头创作的成就感,然后再写旅游日记就很好下笔了。
二、关注生活,丰富素材
当学生的写作兴趣被激发,写作欲望被唤醒,学生就会勇于表达且乐于表达,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观察生活,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教学实践表明,不少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在作文起步阶段,不敢自由表达,被教师搬出来的条条框框所束缚。对此,教师必须贴近生活,打开作文视野,让学生面向生活,面向心灵,写出真、善、美。现在是信息时代,小学生的作文语言难免有网络用语,对此教师不要视作洪水猛兽,大加贬斥或严格禁绝,而是要引导学生在理性认识网络语言的基础上规范用语。这样,学生的写作素材才不至于绞尽脑汁地闭门造车,其生活化的思考也将会更加真实、深刻。有学生以“我的老家”为题,写道:“假期我们回老家。早上吃了饭后坐车,中午在车上吃的饭,到晚饭时才回到老家。爷爷骑着他的小三轮在村口接我们,他说给我们打了十几个电话,没人接。爸爸掏出手机一看,没电了。回到家,奶奶已经做好饭,我第一个开吃,因为坐了很久的车,我饿坏了。第二天,我们去地里干活。奶奶怕我饿着,给我装了一书包零食放在爷爷的小车里。”短短的一段话,有好几件事,这就需要有所取舍,选取与“老家”关系最密切的人或事,集中或聚焦。
三、启迪点拨,初习技法
兴趣让学生的起步作文从敢于表达到乐于表达,而技法的掌握则能让学生对起步作文从乐于表达提升到善于表达。如果在起步作文阶段,因为缺乏基本的写作技巧,学生的写作兴趣不能有效转化为写作自觉,那么缺乏成就感的写作体验也就让学生丧失了坚持下去的信心,那写作素养的培养也就无从谈起。因此,通过自评与互评,引导学生注重构思与表达,让学生学会根据“表达主题”对写作材料进行筛选与取舍,学会以提纲的形式构思,学会在语言表达方面的“修饰”,是引导学生对写作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写作基本功的过程。比如,有学生写道:“傍晚时分,下雨了,路上湿湿的。行人很多,都打着伞,有花花绿绿的伞,红的伞,黄的伞,绿的伞,紫的伞,五颜六色的,像是开满了的花儿。”像这样的习作应不应该修改呢?很显然,“花花绿绿”就已包括了各种颜色,与后面的“红的”“绿的”等词重复,应当删去。对于那些表达稚嫩的地方,教师应尽量少修改,因为有些童言稚语恰恰是童真与童趣的体现,保留下来或许更为妥当些,毕竟写作是循序渐进的事情,不可一蹴而就。因此,教师不要打击学生的写作热情,应尽量让学生带着兴趣来写,在修改时不挫伤学生的写作积极性,能有所“回味”更好。
四、鼓励练笔,优化语言
小学生的语言直白,不懂含蓄,不懂节制,然而这也恰恰是儿童本色所在,起步作文的语言表达要提高,需要引导学生形成表达意识。对此,笔者在起步作文教学中,设立“一句话老师”作文园地,当班里的学生感觉自己写的某句话很棒时,就可以将其写在“一句话老师”作文园地中展示出来。小学生天性爱表现,老师就要给学生创造表现的机会,鼓励他们多进行“小练笔”,还可以从中挑出令人惊艳的句子,在班里读一读。放学回家,小学生可以将自己的“佳作”读给父母听,在分享中感受并回味自己的写作。
总之,小学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首要在于兴趣,其次将生活作为源泉,师法生活,取法生活,结合学生的天性及基础给予适当的技法指导,这样学生会自然而然爱上写作,写出真情实感来。
参考文献:
黄瑞夷,江平.作文就是用笔聊天:小学三年级作文起步教学课堂实录及评点[J].语文建设,2003(2):17-20.
编辑 陈鲜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