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2020-06-29张文琴
张文琴
摘 要:我国历史悠久,有着数千年的发展,在这漫长的发展中创造了很多的优秀文化。但在现阶段,我国很多的优秀文化被西方文化所冲击。因此必须立刻将国民意识提升起来,并发扬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教师在具体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有效地融入传统文化,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基于此,分析如何将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中。
關键词:小学语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
对语文来说,它既是人类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又是一个关键的交际工具,它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合理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我国传统文化,不但能够开阔教学视野,还能够将语文知识的艺术美提升起来。仔细研究我国的传统文化,将会发现其中包含很多的语言知识,其中的艺术作品富涵丰富的文化底蕴,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有很高的鉴赏价值。“以人为本”“天人合一”都是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思想,它们能够促使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另外,将传统文化渗透进小学语文中,让学生了解传统风俗习惯和礼仪,是规范学生日常行为的有效途径。
一、语文教学传统文化渗透现状
现阶段,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基本都是以古文教学的方式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相对来讲,渗透效果并不是特别好,由于小学生在学习能力上存在一些欠缺,他们学习期间无法深入鉴赏,经常出现断章取义的情况,最终致使传统文化渗透不足。对于小学语文老师来说,并没有合理运用传统文化去熏陶学生,在传统文化教学中必须切实做到“字以传情,文以达意”,很多老师不重视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培养,基本是为了完成相关的教学任务,也不去挖掘课本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没有足够的渗透力,最终致使教学效果不佳。
二、优化小学语文传统文化渗透教学的措施
1.优化教材案例
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优化课本内容,将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有限的课文里,使学生切实体会到传统文化的力量。对语文课本来说,必须简单易懂,同时包含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美德,合理地将优美的古诗词录入小学语文课本里,学生学习古诗词的时候就能够有效地将传统文化渗透进去,使学生体会到传统文化的美好。例如,《题破山寺后禅院》这一首古诗时,它所描绘的就是一个妙雪清晨,后禅院幽静、清新的景象,将作者的隐逸情怀淋漓尽致地凸显了出来,教师对诗文思想一步步引导,可以使学生逐渐掌握赏析古代优秀诗篇的方法。
2.融入传统文化
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深入对课本内容进行挖掘,让学生体会到我国的传统美德,提升他们的品位,同时老师应该鼓励学生写作过程中合理运用传统文化里的格言警句、民间谚语等,有效将这些知识进行渗透,能够使学生积累传统文化知识。老师还可以让学生诵读传统经典,并从其中感受作者的高尚品格,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其智力得到发展,韧性得到锻炼。比如,本节课学习到“礼尚往来”这个成语,可能有的学生会说“尚”错了,应该是“上”,遇到这一情况,老师应该重视起来,并运用浅显的语言向学生解释,合理地将典故引进来,使他们知道此成语是《礼记·曲礼上》中的,含义就是必须重视礼节上的往来,“尚”的意思就是重视,而非到来、上下之意,如此不仅让学生学习了传统文化,还改正了他们的错误。
3.优化教学模式
教学中老师可以合理地将情景模式导入进去,能够把竹竿舞音乐融入进去,让学生体会到传统文化的影响,以此使学生深切感受古诗词的含义,了解我国传统诗词的精髓。例如,教师讲解《三衢道中》这一诗词,要能够与传统时令文化联系起来,给学生讲解此诗:由于梅雨季节与梅子发黄是一个时节,所以诗人遇上晴天必然是非常惊喜的。又如,学习《母亲河》的时候,老师举行与长江、黄河有关的朗诵活动,对相关名著进行学习并举行相关的历史交流会,以此将学生的主动性提升起来。
4.用民族习俗吸引学生
传统文化有很多的特征,如民族性、稳定性、继承性等。具体进行小学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对涉及传统文化的作品进行品读。例如,教学《元日》这首诗,小学语文老师能够向学生渗透讲解有关春节的文化,如春节的由来、习俗以及特定的文化氛围等。同时还可以渗透一些其他的传统节日,如老师可以让学生一起探讨中秋节的各种习俗,以此使学生更深地了解传统文化。除此之外,各种传统节日来临时,老师能够组织相关活动,如在元宵节组织学生举行猜灯谜、对对联的活动,还可以让他们去搜集一些相关的典故,如此一来,不仅能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更加的深入,还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讲,想要更好地渗透我国传统文化,必须按照学生的认知情况来开展,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了解并热爱传统文化,以此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最终促进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钱雪兰.关于小学语文课堂传统文化教育的思想[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9(4):19-21.
[2]范剑南.播下一粒种,收获一份情: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知识[J].考试周刊,2019(75):32-33.
编辑 陈鲜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