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育中遵循学生认知差异的研究
2020-06-29武承勇
武承勇
摘 要:社会科技日新月异,获取知识的途径不仅是通过传统的课堂,在互联网、教育机构也可以获得大量的知识。小学生因为家庭或者信息原因认知差异比较明显。小学数学教育如何遵循学生的认知差异,如何设置合理的教学模式,成为摆在教师面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教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在传统课堂授课模式下提升教学质量,成为摆在教师队伍面前的一个问题。如果仍然按照之前施行的教育策略,很可能会造成一定的观念冲突。小学数学是学习使用数学工具的第一道关卡,教师要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准备好所学习的内容,以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完善的准备、有效的过程、实时观测学生的认知差异三个过程,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数学逻辑能力,为学生打开通向数学的一扇门。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生认知;数学教育
一、小学生认知差异分析
认知是学生对课程的认识和感受,老师在教学时可以直观地观察学生的认知能力,从课堂反应来确认学生的认知。特别是数学,在教学“加减乘除”运算时,就可以从最原始的方法入手,观测学生的认知水平,从简到难,依次展开引导。在教学的时候,对学生的心理研究是重中之重,教育应当以学生为本,“填鸭式”教育不应该出现在当今教学工作中。学生活泼,思维开放,应该充分尊重学生身上的这些特点,备课时应当融入学生的这些优秀品质,让学生主动学习文章,改变被动学习的状态,跟着文章的思路走,教师跟随学生的思路走,在关键环节和主体方向方面做引导。备课时,参考学生的认知能力,对数学知识进行加工,或者辅以课外内容进行说明,帮助学生吃透知识。再按照学生整体差别进行差异化教学,帮助理解能力有限的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互动。
二、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分析
在数学教学时,学生的体验是重中之重,学生体验感、代入感良好,是教学的关键。学生在认知数学时,是从具体的事物往抽象的数字方向转变,多试错、多体验对于学生来说,是具有启发意义的。学习数学就是与自然物体对话,用数字表述物体,展现数学的逻辑方法,引导学生与抽象的事物对话。例如,在教学“乘法口诀”时,可以使用加法、火柴、数线条的方式进行授课,对仍不理解数学问题的学生进行沟通再教育。确认学生的认知水平,再根据其现有认知进行授课,对于传统的教学来说,教学效果肯定会有质的飞跃。在教授“圆周率”时,可以带模型上课,与学生共同开发,研究圆周率。不仅要让学生明白圆周率是如何来的,也要让学生明白数学是如何使事物进行数学化、逻辑化表述的,同时根据课堂教学反馈,帮助理解认知有问题的学生再次回顾。数学是让人们将世界数据化、量化的过程,用抽象的数据、严密的逻辑思维来展示世界。
三、小学数学教学艺术
教师在教学时,应当不断地调整教学模式,引入新的机制引领学生学习,并且通过学生的正反馈来确认教学效果。数学课可以用一种艺术对话的形式出现,学生与作者对话、学生与学生对话、学生与教师对话,在与人对话的过程中学生能体会到差异,反思自己使自身進步。在对话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尊重学生,在学生发表意见的时候不打断,在学生交流的时候不提出质疑。教师随着学生的思维跟着学生走,研究学生内因活动环境,在认真分析学生心理活动后对当前学习方向和环节进行总结并达成共识,并且抛出下一阶段学习的方向。
数学是一门艺术,在数学课堂上学生学习伟大的思想,在自己独立的思考下,完成与老师、同学的深度对话。韩愈有云:“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与学生建立平等、互信的关系,尊重学生的行为习惯,对学生的错误习惯进行引导,而不是指责。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营造融洽的学习氛围,采用数字接龙游戏、24点游戏等方式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活跃气氛,使课堂学习中学生在积极、融洽、欢乐的学习气氛中成长。学生如果在课堂上表现出与学习无关的举动,不应该直接指出错误责罚学生,应当积极引导,课后与该学生沟通,反思教学环节、课堂设置是否合理。
四、结论
小学数学教育中遵循学生认知差异的研究,主要通过小学生认知差异分析、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分析、小学数学教学艺术这三方面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在教育过程中,课堂教育一直都是前沿阵地,学生学习,教师辅助、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学习知识,老师集中注意力注意学生认知层面的反馈,两种思维碰撞,在遵循学生认知差异的基础上,设置合理的教学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2]梁宁建,殷芳.学生的认知风格与教师教学策略之间关系的研究[J].心理科学,1998(2).
编辑 常超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