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下初中生写作能力的提升策略

2020-06-29吕锡霞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71期
关键词:写作能力初中核心素养

吕锡霞

【摘要】核心素养是一个人的灵魂,它强调学生对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统一。语文是注重文化素养的学问,写作能力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教学内容,因此,夯实学生的文化基础,不仅仅是写作技能的需要,还是提高自身文化素养的举措。初中语文教师要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授和积累,引导学生在写作中运用名人名言、诗词歌赋为作文添彩,丰富作文内涵,提升作文成绩。一段时间以来,语文教学改革已经以“核心素养”为中心开始了,“语文核心素养”已经成为热词。可是仍有很多同学把语文作文当成一大难题,审题錯误、选材不准、阅读面窄,发现不了身边的小事、不会构造,谋篇布局能力弱……等等这些问题都是初中生普遍存在的,所以,培养核心素养下的写作能力是初中语文教师的重中之重,以下几点是我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总结的,希望能对大家有一些启发。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写作能力

引言:核心素养,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学生核心素养是教育政策的具体化,是可实践的教育方针,在渗透核心素养时,教师要注意科学性,坚持以人为本,立德树人,以身作则,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重视过程和实证。教师要注意时代性,初中生都是新时代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所以各教师要全面落实新时期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全面落实新时代的教育思想,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视与时俱进。教师还要注意民族性,首先要做到各民族平等,一视同仁,然后要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从民族文化出发,渗透给学生核心素养,要具有中国特色。

一、诵读经典,提高个人修养

叶圣陶先生说过:“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比能驾驭文字”。诵读经典,可以激发学生的潜能与智慧。经典是民族精神的源头,是人类文化的瑰宝,多少年传承下来,记录着民族基因中的最高智慧,是民族千年老人对后世子孙的敦敦教诲,所承载的是圣贤伟大的思想光辉。初中生,正是培养文学素养的好时机,日日受经典滋养,能够得到人生启迪,养成厚德载物的思想人格。作为初中语文教师,我认为,诵读经典对这个阶段的学生非常重要,所以我坚持每两天组织一次经典诵读课,让同学们拿出从家里或者从班级的图书角拿书,一节课安安静静的看书。诵读经典,我相信学生自然能够品圣人之心,发哲人之语,提高文学素养,并体现在他们的写作水平上。“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告诉人们,书本材料的积累是靠多读书,多积累优秀作文和好的片段,从优秀作品中品味真谛。

比如,在一次专题写作练习之前,我组织了一次诵读经典的活动,班上同学有的拿着作文书,有的拿着故事书,有的拿着有关杂志来阅读,有个别同学还拿出本子,写下读书笔记,有的还摇头晃脑,颇有那些古代文人的模样。在之后的写作练习中,能够明显看出同学的写作水平有一些提高,能够引用一些词句,名人名言,或者名人事例来充实文章内容,使文章添光增彩。长期下来,我慢慢的发现学生的谈吐也有了一些变化,与人交谈中能够运用成语,甚至能够引经据典。阅读经典,不只让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还能增强表达能力,提高个人素养。

二、创设情境,合作创新

随着教育系统的成熟,教师对教学情境的运用越来越得心应手。创设好的情景能够让学生产生学习动力,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好的教学情境就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更好地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情境的创设,避免了平铺直叙的课前导入,营造了愉悦轻松的课堂氛围,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密切师生关系,消除学生课堂上的紧张感。那么情境教学主要分为借助实物创设的情境、通过语言创设情境、通过活动创设情境。

例如,在学习《沁园春·雪》这一课时,我先用这首词所成的歌曲引入课堂,在慷慨激扬的音乐后,进行课文的学习,首先整体感知,反复朗读课文,揣摩精彩段落和关键字词。接着我给同学分好组,让他们进行分角色朗读。最后,很多小组都愿意展示他们的成果,有让人陶醉其中的朗诵小组,还有让人身临其境的表演小组,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又看到了那个指点江山的伟人,不由地沉醉于那种豪放的风格、磅礴的气势、深远的意境、广阔的胸怀。总而言之,这堂课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创新能力,还培养了爱国主义情操。

三、课堂辩论,开拓思维

课堂辩论对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是有很大效果的,在辩论的过程中,各种不同的思维被激烈的讨论,不同的观点、看法都在这一小小的交谈中互相交融,既能够让同学学会包容他人的观点,又能够开拓思维,最终能够给学生形成一个完整的写作结构打下基础。同时,课堂辩论,很好的调动起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初中生的探索实践机会比较少,所以通过这种辩论的方式,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当然,这种形式也非常受学生的欢迎,在这种上课环境中,他们可以畅所欲言,展现自己独特的个性和才华,极大地照顾到了不同学生的差异性,我认为这种环节具有很大的推广价值。

例如,在九年级上册《乡愁》的学习中,我发现大家对这篇文章的思想感情把握不准确,所以安排了一节辩论课,让大家各抒己见。有的同学从写作背景谈到,诗人余光中在台湾,由于政治原因,台湾和大陆长时间的隔绝,他回不到家乡,见不着亲人,所以肯定非常痛苦,并且有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感情。有的同学从文章内容说到,“小时候”“后来啊”“长大后”这几个表时间的词语贯穿了全文,写出自己深深的思乡之情。还有的补充道,乡愁,写的其实是台湾作为祖国大陆的孩子,是非常希望回到大陆的怀抱,流露出诗人渴望祖国统一的深切期盼。通过课堂辩论,学生能深刻理解文章,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对写作有很大帮助。

四、观察生活,结合实际

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他认为教育来源于生活,生活孕育着教育。生活中的事情,无论大小都在接连发生,没有比这更好的写作素材,学生要从生活中学习,从生活中获取素材,积累素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作为教师,我也发现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泉,创作更是来源于生活。可能是一朵花,可能是一种树,也可能是故乡的一把泥土。所以,结合生活实际来培养语文素养是一种不错的选择。观察生活的前提,要引导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生活,就是要用乐观的心态和端正的态度去迎接生活,只有热爱,才会发现生活中美的存在,如果能随时随地的把美的事物记录下来,成为写作素材,那便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写作能力。学上要在不断的练习才能巩固自己所学,才能灵活运用。

例如,在九年级下册的《孔乙己》学习中,我重点让学生学习鲁迅先生的细节描写,人物描写。“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说明孔乙己生活贫困,又表现出他死要面子,不愿与“短衣帮”一伍。“孔乙己從不拖欠酒钱,虽然间或没有现钱……但不出一个月,定然清还”可以看出他随生活贫困,却很有信用。通过分析,学生了解到这是作者对生活的深入体会和观察。课后,我要求同学们,用一周的时间去发现校园中的美的事物,然后写成一小段文字,一定要细致的观察,注意细节描写。最后交上来的小短文中,大家写的都很好,其中有一篇让我印象深刻:“七月盛夏,瓦蓝瓦蓝的天空没有一丝云彩,火热的太阳炙烤着大地,河里的水烫手,地里的土冒烟。”通过这些形容词和修辞的运用,把夏天描写的非常准确。学会细节描写,会让作文中的描写更加细致到位,为文章加分。

综上所述,语文教学是母语教学,它具有非常显著的民族性和传统性。作为一线教师,只有首先将语文教学放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才能够从传统文化中不断地汲取语文教学的养分,新课标下的“核心素养”才能够被高效地落实。初中的作文主要是情感类或者生活类,通常采用叙事抒情的方式来书写,语文本就是一个看重积累的学科,所以我要求学生阅读经典名著,感受传统文化,学会构造文章,多读多背好词好段,名人诗句。然后又进一步的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让同学自己根据课文,排演小情境,把故事展开表现,不仅锻炼合作能力,还培养了创新精神。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形成一双观察美的眼睛,善于发现身边的小事,将它灵活运用到写作当中,让作文避免了“大、空”,变得“具体、写实”。最后,我也重视学生思维的开拓,设置辩论课堂,让学生畅所欲言,这样既能帮助学生充分理解文章内容,又能发散思维。我相信,拓展学生阅读量、接触广阔的世界、拥有宽泛的眼界,并且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可以让学生品味出写作的真谛。

【参考文献】

[1]朱旭.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语文写作生活化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4).

[2]宗弟弟.基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作文教学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2019(36).

[3]康冬梅.浅论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语文作文写作如何突出文章中心[C].2019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研讨会(贵阳会场),2019(29).

[4]韦伟.在写作课堂中渗透“语文核心素养”[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0(2).

猜你喜欢

写作能力初中核心素养
论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