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剂量CT与常规剂量CT对早期肺癌的诊断效果比照观察
2020-06-29吴树荣
吴树荣
(山西省孝义市人民医院,山西 吕梁 032300)
肺癌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并且我国肺癌的发生率正在呈明显上升趋势,因临床大多数患者被确诊患有肺癌时多数为中晚期,导致其预后效果不甚理想,远期生存率较低,即便接受手术治疗期5年的生存率仍然较低[1]。因而肺癌的早期诊断对于患者来说具有重要意义,随着临床医疗技术的发展,螺旋CT技术逐渐成熟,因其具有便捷、效果好等优点已经成为早期筛查肺癌的主要手段。但常规剂量CT扫描辐射较大,因而本文对低剂量CT检查与常规剂量CT检查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其有效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8年4月~2019年4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0例早期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过病理检查均被确诊为肺癌早期。男女比例为3:5;年龄层为42~86岁,中位数年龄(59.4±2.3)岁;病变部位分别为上叶、下叶、左侧以及右侧;患病种类:肺泡癌、小细胞癌、肺腺癌。
1.2 方法
在患者进行CT检查前指导患者进行相关呼吸训练,进而保证患者能够一次性屏气完成扫描流程,扫面范围从肺部到肺尖[2]。低剂量CT扫描将电流与电压分别设置为25 mA和120 kV,扫描以及重建图像层厚分为7.5 mm和2.5 mm,其间隔为2.5 mm;常规剂量CT扫描将电流与电压分别设置为为200 mA和120 kV,扫描以及重建图像层厚分为5.0 mm和3.0 mm,其间隔为3.0 mm,扫描时间为0.5 s/r,需在12 s内完成一次完整的扫描。根据扫描定位将肺窗、纵膈窗的图像宽度和宽位调整好。扫描结束后将图像传输至扫描机系统工作中同时做好后期工作[3]。由3名医生对图像进行分别分析,取统一的结果。
1.3 观察指标
对低剂量与常规剂量CT检查的诊出率进行对比;对两种诊断方式的图像质量进行对比,总分4分,4分为优质,3分为良好,2分以上为合格,2分以下不合格;对比两次CT检查的放射剂量。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2.1 检出率对比
低剂量CT检出率为90%,诊断出4例良性肿瘤;常规剂量组检出率为92.5%,诊断出5例良性在肿瘤,其数据对比P>0.05,不存在统计学意义。
2.2 图像质量对比
两种检查方式的图像质量评分对比差异不明显,低剂量和常规剂量的评分分别为(3.5±0.4)分、(3.6±0.7)分,t=0.7844,P=0.4351。
2.3 辐射剂量对比
数据显示低剂量扫描的辐射剂量显著低于常规剂量扫描,数据对比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剂量扫描辐射剂量对比(±s)
表1 两组剂量扫描辐射剂量对比(±s)
组别 n 有效(mAs) CTDIw(mGy) DLP(mGy·cm) 最大有效辐射剂量(mSv)低剂量CT 40 20±9 1.5±2.3 43±8 0.77±0.12常规剂量CT 40 78±11 7.2±1.1 185±16 4.16±0.85 25.8096 14.1399 111.2144 24.9761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3 讨 论
肺癌是临床发病率较高的一种恶性肿瘤,在我国肺癌的发病率较高,并且发病率每年还在不断上升,因发现时患者多数已经处于中晚期,其癌症细胞的增殖速度较快,并且经血转移较为容易,所以患者的远期生存率较低,导致肺癌患者的死亡率较高。即使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其5年的生存率仍然不理想,所以早期诊断对于肺癌患者来说具有重要意义,早发现、早治疗有利于提高患者的存活率。
近年来随着临床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螺旋CT技术不断地发展,目前技术已经成熟,被广泛地应用于肺癌早期的筛查中,该种诊断方式的分辨率密度较高,能够通过三维立体图片将病灶的特征清晰的展现出来,受机体组织结构重叠的影响较小,因而对于早期病检出率较高[4]。但根据临床数据显示,常规剂量的CT扫描辐射剂量较大,会对高危人群以及机体敏感部位产生影响,会对患者造成损害,与临床最优化的原则相违背[5]。所以临床尝试应用低剂量CT扫描对患者进行诊断,本文针对低剂量CT扫描和常规剂量CT扫描对早期肺癌患者的诊断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数据显示,低剂量与常规剂量CT扫描其检出率和图片质量对比差异均不明显,但低剂量CT检查的辐射剂量远低于常规剂量CT检查,且差异较为显著,P<0.05。在效果相差不大的基础上,低剂量CT扫描的安全性更高,因而更值得应用。
综上所述,低剂量CT扫描与常规剂量CT扫描的诊断结果相差不大,但低剂量CT扫描的辐射剂量较低,其安全性更好,因而更适用于早期肺癌的诊断检查,所以值得临床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