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小学写作教学中常见问题的应对策略
2020-06-28徐利广
徐利广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的高级思维活动,也是重要的表达和交际方式。在小学阶段,写作是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板块。然而,由于学生在语言的运用上缺乏有效的指导,没有掌握规范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再加上小学阶段的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较弱,导致其写作时常常出现书写、表达等方面的问题,如写错别字、用错词语、语句不通顺、表达不准确或不规范等。本文拟针对小学生写作中的常见问题提出应对策略。
一、运用汉字学相关知识改善写错字的状况
汉字是表意文字,集形、音、义于一体。从当前的语文教学现状看,识字教学违背汉字规律的现象比较普遍,主要表现在形、音、义相分离。学生把主要精力放在对字形、字音的机械记忆上,忽视了对字义的理解和应用。在学生的作文中,他们常常把“今后”写成“令后”,“应该”写成“因该”,“再来”写成“在来”,“己已巳”不分,“弛与驰”混淆,书写“置”时少写一横,等等。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运用汉字学知识,则可以轻松化解这些问题。比如,“弛”的本义是指弓发力,指弓箭的松紧状态,而“驰”从马从也,表示马首、马尾分别向前、向后延伸,即“马发力奔腾”,有“疾走”之意。教师如果在教学中融入相关的汉字学知识,帮助学生识记汉字的同时,也能纠正学生写错别字。
二、在阅读范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仿写句段
仿写,就是模仿范文,练习作文,这是我国语文教育的传统形式。仿写训练要与阅读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对于小学生来说,把课内学到的写作知识转化为写作能力,往往要经过对阅读文章的模仿,根据自己的实际经验,写出在形式上与范文相似,在内容上具有个性的作文。仿写不是抄袭,既要借鉴范文的写法,又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选文具有文质兼美的特点,规范性、典范性和可接受性较强,适宜学生模仿,可以作为学生阅读的范文。根据阅读文章的特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学习。如学习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秋天的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的写法和修辞手法,在此基础上练习仿写。统编教材中专门设置了习作单元,这对学生练习仿写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如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就是一个习作单元,在学习完课文《麻雀》《爬天都峰》和习作例文后,学生会对怎样把事情写清楚有更清晰的认识,写作也会容易一些。仿写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可以开始先练习仿写其中的一点,逐步进行结构、写法和表情达意上的模仿,进而写出具有个人特点的文章。
三、引导学生关注语境,积累语感
语感指的就是人对语言的感知和理解,是语文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小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和理解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和水平。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进行比较和鉴别是培养语感的有效途径之一,将不同的语言进行比较和鉴别,能够让学生对内容进行深刻思考和理解,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启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在想象中深入语言情境,深化语言感知,这也是一种有效的语感训练方式,能够让学生积极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并将其与具体的形象内容相结合,从而进入作者所营造的语言情境中,深人体会习作的情感表达。积累语感可以从五个方面人手:识字写字、口语交际、阅读、写作和综合性学习。其中,识字写字方面指的就是让学生品味字词,领悟语言中所传达的复杂情感;口语交际指的是让学生通过即兴演讲或辩论等形式,使用完整且流畅的语言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准确地表达出来,有利于帮助学生积累语感、交流经验;阅读指的是让学生在阅读课本或课外书籍的过程中,了解习作的整体性和情感性,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在阅读中积累和感悟,体会语言的精妙;写作教学最为重要的就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在习作训练中不断发现问题并解决;在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对生活的体验和感知。语言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学生积累生活經验,从本质上说就是积累语感和语言经验,从而全面提升习作能力。
例如,在教学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时,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一些有关爬山虎的图片或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篇课文中的词语丰富且准确,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例如,“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这段文字中的“一顺儿”“均匀”“拂”“漾”等词语描绘了爬山虎的特点,以及爬山虎被风吹过的样子,非常有画面感。学生阅读这篇课文,不仅能够积累词语,还能够学习根据语境准确、恰当地运用词语,积累语感。
四、多元评价,修改习作
在小学生的习作教学中,教师的评改是相当重要的。由于无法参与学生的写作过程,教师可以利用评改手段,检验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学习的实际效果。与此同时,教师的评改也是与学生进行密切交流的重要手段。如果教师在评改学生的习作时存在不认真、不仔细的情况,那么就难以发现学生习作中的问题,也无法解决学生的问题,最后导致学生在书写和表达上的问题越来越多,无法提高写作能力和水平。多元评改的方式指的是不局限于教师评改这一种评价方式,注重多元化和多方式的评改,将诊断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参与评改,这种混合式的评改方式,不仅能够让学生发现同伴的语病,将语病找出来并纠正,还能让教师在二次评改时检验学生的评改成果,并从中分析学生的语病修改能力。
例如,在带领学生进行互评时,教师可以将所有学生的习作随机发放,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拿到其他人的习作,然后让学生仔细阅读同学的习作,并找出其中的语病,使用不同的记号将其标注出来,在作文旁边写上批语,注明可以替换的词语或句子。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能够互相指出彼此的问题。例如,有的学生标记为“我们班在学校歌唱比赛中得了冠军,同学们都感到非常荣誉”。该句中的语病属于名词误用为形容词,可将“荣誉”改为“光荣”。等学生都评改完之后,教师再进行二次评改,这样可以发现学生未发现的其他语病。教师评改完之后,再将习作发放给学生,让学生交换着查看,这样就能让学生了解到各种类型的语病,并从评改的批注中掌握书写和表达的正确方式,从而提高语言表达和运用的能力。
写作反映了一个人的语言功底和思维能力,教会学生规范、合理地运用语言文字是教师的当务之急。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减少学生写作中的书写和表达等问题,是一项艰巨的工作,仍然需要更多的探索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