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预习方法探索
2020-06-28彭颖
彭颖
摘 要:小学数学部分知识点对于初次接触数学的小学生来说比较难。小学生必须经过课前的预习,才能够在课堂的学习中跟上教师的节奏。预习需要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预习方法,预习效果会有所不同。因此,教师必须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基础程度,因地制宜地为他们打造适合自己的预习方式。
关键词:小学数学;预习方法;高效课堂
随着教育的发展,小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任务越来越重,压力越来越大。为了减轻学生的课堂压力,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必须引导小学生做好预习工作。预习不能漫无目的地开展,或者完全放手给学生去自由发挥,想怎么来就怎么来,教师必须根据教材内容、学生现有基础、预习工作量,针对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为学生量身打造合适的预习方法。预习活动的开展,能让学生在上课之前就对课文内容有所了解,发现不懂的地方,以便上课的时候有的放矢地重点听讲。
一、预习对小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性
1.做好预习能够提高课堂的学习质量
数学知识的逻辑性比较强,若是学生不进行预习,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会感觉到非常吃力,而且也很难透彻地理解每个数学知识点。若是学生提前做好了预习工作,已经对所学的内容有所了解,在课堂上就能够有的放矢地听讲,对教师所讲的内容理解更快、更准确,进而有效提高听课的质量。
2.良好的预习可以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变得更加轻松
通过有效的课前预习,学生对教材内容能够提前有所了解,既可以与过往的知识相联系,又可以对即将学习的知识有所准备,听课的时候更容易理解。教师也可以收集学生在预习中的共性问题,在教学时进行重点讲解。如此,可以将整个课堂授课过程的效率大大提升。随着预习次数的增加,预习效益的获得,学生会感受到预习给自己的学习带来的便利与帮助,逐渐将预习固化成习惯,为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二、小学数学预习方法策略
1.引导小学生养成预习的意识
很多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预习的意识,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进行预习。教师首先要让学生知道预习的效用、意义、重要性,然后再为小学生传授预习的方法。有些教师直接以安排任务的形式让学生进行预习,少数小学生具有叛逆的心理,不愿意参与到预习中,而且认为自己进行预习比较困难,一直在等教师进行讲解,导致预习效果不理想。教师必须引导小学生正确地看待预习,将预习作为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然后全身心地投入其中。
2.采用微课模式进行预习
一般情况下,小学生进行预习时主要是阅读数学教材,自己领悟知识点,然后做课后习题,但这种预习方式效率相对不高。利用微课进行学习是目前对学生吸引力比较大的一种模式,当预习遇上微课,无疑会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微课的内容必须精心选择,有条理、有方向、有针对性,能够对学生的预习效果形成助力。而且,教师在录制微课的过程中也可以设置一些问题,检验学生的预习效果。需要注意的是,采用微课进行预习需要借助一定的网络设备,因此需要家长做好监督辅导工作,避免学生借预习的名义玩游戏、看视频等。
3.预习过程中要做好标注
学生在预习过程中要做好标注,将自己不理解的地方标注下来,课堂上就可以针对自身不懂的地方重点听课。具体来说,小学生可以利用彩笔将自己不懂的知识点分别进行清晰的标注,理清思路。每个学生的预习效果有所不同,标注的内容也会有所不同。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对学生的标注进行统计,然后选择重点内容进行讲解,或者教师可以将标注了相同内容的学生分在一组,开展针对性教学。
4.完成课后习题
有的小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只看一些理论知识,忽视了课后习题。事实上,小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必须做一些课后习题,以此来检验自己的预习效果和质量。同时,学生也可以将自己在做题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记下来,及时在课上和课下向教师和同学请教。预习中,如若有所发现,如发现自己学科结构中的薄弱之处,就能及时进行弥补和加强。
5.家长要做好监督工作
在学生预习时,家长不能袖手旁观,而要积极进行督促,弥补学生在家复习时教师不在场的缺陷。首先,要保证孩子预习的效率,不能任由其三心二意打疲劳战。其次,要对孩子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及时答疑解惑。最后,家长还要与教师积极地进行沟通交流,及时向教师反馈学生的预习状况,这也有助于教师开展教学工作。
从某种意义上说,预习效果决定了课堂教学效果,预习得好,能让课堂上的教与学轻松愉悦。因此,预习必须得到学生、家长、教师的共同重视。教师要引导小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不仅要读课本,还要进行一定的实践。并且,将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地标注下来。这样在課堂上就可以针对自己的不足之处重点听讲,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教师和家长都要做好学生预习的监督工作,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朱腾辉.小学数学预习方法探索:构建高效课堂有感[J].读写算(教师版),2016(47):144.
[2]谭建明.小学数学预习方法探索:构建高效课堂有感[J].学周刊,2016(35):140-141.
[3]李美华.创新小学数学预习方法,构建高效课堂有感[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9(24):420-421.
编辑 常超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