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校联合的方式探究

2020-06-28宋佳佳

新课程·上旬 2020年46期
关键词:责任意识家校读书

宋佳佳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教育成为举世关注的焦点之一。教育的成败直接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所以发展好教育至关重要。而教育的诸多关系中,最重要的关系之一就是家校关系,苏霍姆林斯基把学校和家庭比作两个“教育者”,认为这两者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孩子提出同样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行动。可见,学生的成功培养,离不开家校之间的有效沟通和密切协作。

2015年9月13日,山西省忻州师院附中安凤伟老师开始组织家长开展读书活动,随后武永宏老师也加盟其中,积极宣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起初四五人起步,截至目前已经有上千人次参加。他们利用每周日上午9—12点,义务给家长讲授传统文化和教子之道,与家长交流分享育人理念和心得。大家对这一活动非常认可,给它起了一个特殊的名字,叫作“家长读书汇”。

忻州师院附中的办学理念就是“为学生健康发展导航奠基”。当下,在家庭教育这一块,由于成人的溺爱,孩子容易形成依赖性强、意志薄弱的性格,缺乏竞争意识和责任意识。学生普遍存在自私自利的个人主义思想,享乐主义思想严重,缺乏爱心,责任意识淡薄。因此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共处,才是当务之急。多少年来,学校重智育轻德育,德育工作重心降低,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较差。所以,学校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遵循教育规律,发挥自身优势,以“科研兴校”为突破口,以“学生责任意识培养”为抓手,以点带面,实行整体优化,不断探索有效的德育新途径、新方法,逐步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我校所在地区的家长素质普遍较低,科学教育指导少,家庭教育出现短板。有个别单亲家庭、留守儿童,他们缺少家庭温暖和父母陪伴,在学习上自由散漫,不遵守纪律,学习成绩很差。因此,通过创办“家长读书汇”,通过课题研究,发挥学校教育功能,以家校联动为载体,探究学校、家庭合力培养学生责任意识的具体内容及表现形式,创设和谐平等的家庭教育环境,引导家长履行家庭责任,非常有利于孩子的成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是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道德规范,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中学教育的首要任务。

我们认为,在中学教育中,通过家校合作培养学生责任意识的研究,既有现实性,也有研究开拓的前瞻性。这里以忻州师院附中的“家长读书汇”为例,谈谈家校合作的沟通艺术。

一、善于倾听

人与人交流的过程是一个互相沟通的过程,而沟通是双向的,我们在向他人传递自己的想法时,同样也要倾听他人的表述。当然,倾听也不是简单地听,积极地倾听就是积极地抓住、理解说话者的内容以及暗含的意思。

教育工作者要通过倾听这种方式去了解每一位学生的成长过程,对于“对症下药”的教育起到关键作用。忻州师院“家长读书汇”至今已经开设了百余期,每次周日上午的活动都会坐满整个小礼堂,安凤伟和武永宏两位老师是主要开创者和建设者,每周都有一个不同的话题,家长们主动分享自己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的心得,老师们会发现其中的共性和个性。在家长们的分享过程中,眼神态度的交流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在倾听过程中以听为主,也可以适当加以交流互动,同时也可以通过录音、笔记等手段进行记录,方便课后进行深入研究,出谋划策。

曾经有这样一位家长,她对儿子很上心,每天检点儿子的作业,做好儿子的三餐,上下学接送儿子,但经常因为儿子的作业问题产生矛盾,而她的丈夫又经常在外,好几个月才回家一次,对儿子就特别宠爱,儿子渐渐就产生喜欢爸爸、讨厌妈妈的心理,她也为此和丈夫经常吵架,现在不仅夫妻关系不和谐,感觉儿子也越来越不喜欢自己了,更谈不上感恩。听了这位家长的讲述,我们建议她首先从夫妻关系入手,良好的家庭氛围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和丈夫直接沟通,现在的问题是什么,有什么危害,怎么样解决,夫妻尽量站在一致的立场教育子女。其次,借助老师的力量与她的儿子沟通,老师毕竟不是家庭成员,教育更加客观有力,另外家长和老师也应该站在一致的立场上,家长、老师一致的合力定会助推学生健康成长。后来,她的丈夫改变了,儿子也改变了,越来越感恩父母和老师了。

二、善于表达

哈佛大学首位女校长吉尔平·福斯特在一次公开演讲中说:很多时候,给我们生活带来翻天覆地变化的往往是那些将语言视为行动的领袖们。这些领袖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都有超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谈话是一把“开心”的钥匙,通过谈话可以让家长、学生和老师之间更加了解,采取措施更加得当有力!

同样的意思可以使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表达,当然就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从古至今,因为优秀的表达能力而成就一个人的例子很多,例如,诸葛亮舌战群儒促成孙刘联合大败曹操、毛遂自荐、苏秦游说君王“合纵”身挂六国相印、张仪连“横”破“纵”的故事等,都是因为其出色的表达能力获得成功。附中的“家长读书汇”每周都有一个主题,在家长们分享之后,老师们进行分享,这样的分享就是一种表达,在大众面前的表达和私人之间的表达因场合不同而不同,在表达过程中可以引导家长或学生进行输入理解的同时,适当地进行输出,因为双方的谈话是一个推进的过程,一个人的侃侃而谈往往效果不尽如人意。

曾经有这样一位学生,她的父母从小离异,母亲又成立了新的家庭,而孩子在这样的家庭中,一开始是陌生的、拘谨的、小心翼翼的,但她的母亲比较善于表达,她从没谈过爸爸的不好,即使离婚了,在孩子心目中爸爸也是一位负责任、有担当的好父亲,她同时也在谈新爸爸的优点,对家庭和孩子的付出,她也亲身感受着,所以孩子慢慢觉得自己并没有缺失了父爱,而是现在得到了比别人多一倍的父爱,她感觉自己很幸福!

教师抓住人“心”往往是高效谈话的关键,无论与学生还是家长之间的谈话,适当的表达方式很重要,这样才能起到引导的效果,才能避免“雜枝丛生”,才能把孩子培养成“参天大树”。

三、换位思考,认同感受

中国有这样的一个成语——“感同身受”,原意是心里很感激,现在多指就像自己亲身感受到一样。谈话过程中的表达人,首先是基于信任才会与你交谈,其次他很想获得你的认同,如果我们真的能站在对方的立场设身处地地思考、感受和理解对方,会更有助于彼此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在附中“家长读书汇”中,产生共鸣的不仅有老师和家长之间,更有家长和家长之间。从婆媳关系、夫妻关系再到子女关系都会存在共鸣,换位思考和认同感受说明对方已经开始走入另一方的内心,这是高效沟通的桥梁。

曾有一位妈妈特别烦恼于儿子的青春期悸动,妈妈一直认为恋爱是耽误学习的,还没有成年的孩子怎么能有这样的想法呢,她又不知道如何去与孩子沟通,而读书汇的另一位妈妈和她有同样的经历,她进行了适当的教育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首先,这位妈妈向老师了解了孩子在学校的表现,看看有没有异常,另外特别观察孩子的穿着打扮和手机的使用情况,也把她在家的表现与老师进行了沟通,发现孩子确实有这方面的倾向,这位妈妈没有直接戳穿孩子,而是用一个电影、一个故事和一个身边的实例,与孩子沟通和交流,也没有批评孩子,孩子听了之后,明白了妈妈的用意,在学习上更加用功了,学习成绩比之前更好了,也如愿考取了理想的大学,考上大学的她特别感谢妈妈的细心,不仅维护了她小小的自尊心,而且也引导她走上了理想道路。

特别烦恼的这位妈妈听了这一位妈妈的分享,决心也试一试,这个孩子现在还在读高中,但精神状态已经明显不同,相信他也会考上理想的大学!

沟通是一门艺术,尤其是家校之间的沟通联系至关重要!善于倾听,善于表达,换位思考,认同感受,走进对方的内心世界,将会是一场高效的沟通,也特别欢迎大家走进“家长读书汇”,分享经历、分享经验,共同进步!

编辑 温雪莲

猜你喜欢

责任意识家校读书
东台市精准约谈 强化企业责任意识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我爱读书
不断强化责任意识 着力提高办理实效
我们一起读书吧
读书为了什么
强化责任意识 树立担当精神
家访是家校联系的"润滑剂"
强化社会责任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