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历史家国情怀素养培育的课堂策略研究

2020-06-28陈林娟

新课程·上旬 2020年46期
关键词:素养培养家国情怀高中历史

陈林娟

摘 要:“家国情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之一,是个体对共同体的认同并促使其发展的思想和理念。作为社会主义接班人,高中生正处在人生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就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家国情怀素养展开探究,力求为历史教师提供可行性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高中历史;家国情怀;素养培养

一、培养民族文化自信,解读家国情怀

作为有着五千年传统历史文化的国家,家国情怀是深深植根于民族文化之中的,不仅仅是中国人心灵上的触动,更是生命的自觉。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延伸;在中国人的精神观念里,国家与家庭、社会与个人休戚与共、同气相依;在中国人的文字里,家国情怀是一篇篇摄人心魂的书写,是中国人深藏内心的精神归属;在中国人的历史中,家国情怀更是惊心动魄的事迹和荣辱与共的信念。

家国情怀不仅与民族精神、爱国主义等传统文化有着重要关联,又是对这些传统文化的延伸和超越,通过重视个人修身、心怀天下等多种路径实现。家国情怀对组建幸福家庭、构建和谐社会、增强民族凝聚力都有重要的作用。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的体现

简单来说,家国情怀指的是一个人对家庭和国家的情感态度,可以延伸为对家国思想的认识境界。家国情怀是高中历史学科的重点培养素养,这与新时代的文化自信培养息息相关。以中国近现代史为例,在中国遭受西方列强侵略的危难之际,无数拥有家国情怀的有志之士不畏流血牺牲,毅然奋起反抗,将爱国主义的家国情怀渲染得淋漓尽致。高中历史教育的目标是通过历史的案例引导学生探究发现历史中蕴含的家国责任和人文追求。文化自信与家国情怀相辅相成,借此可以达到提升高中生综合素质和道德水平的目标。

三、家国情怀提升文化自信的作用

家国情怀教育是传承、发扬中国精神的主要途径,家国情怀教育中涉及的历史事件、名人事迹、文明变迁等方面都是中国深沉厚重民族精神的载体。历史教学可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提升学生的民族凝聚力,培养家国情怀意识。

四、文化自信丰富家国情怀的作用

文化自信具有时代性,在历史教学中,学生会认识到不断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西方先进文化可以丰富、完善中国文化的内涵理念,结合新时代思考家国情怀的传承与发展途径,做到与时俱进。

五、高中历史课堂家国情怀的培养策略

1.挖掘历史教材中的家国情怀教育资源

歷史课堂是培养学生家国情怀意识和意志的主要途径,教师在培养学生家国意识时,不能完全脱离历史教材。为开发出优质的家国情怀教育资源,教师应将家国情怀的教学资源融入历史书本知识中,也可以在课本知识中充分提取家国情怀的素材加以渗透,将二者有机结合。首先可以结合中外历史分析对比来激发家国情怀,如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及鼎盛王朝的兴盛,学生在学习中可以了解到我国古代的科技水平和贸易程度远远领先世界各国。高中历史课堂是传播我国辉煌历史文化的主要途径,教师在课堂上恰当引入中国古代文明成就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其次,教师可以在讲解名人事迹时渗透家国情怀素养,例如董存瑞、黄继光等的英勇事迹,他们舍生取义,保卫国家。家国同一的精神在他们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这些英雄事迹可以让学生感同身受,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

2.引用影像资料使家国情怀立体展现

应试教育中,学生对考点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着考试成绩。在长期的教育活动中,师生已达成共识,教师进行灌输式知识讲解,学生死记硬背。这种方式可以很好地为考试做准备,但整个过程枯燥乏味,学生失去对学习内容的兴趣,课堂没有激情,不利于家国情怀的激发和培养。在“互联网+”时代,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在历史课堂中引入历史影像资料,例如经典视频《开国大典》等,通过这种方式将传统枯燥的家国情怀价值观通过直观的、富有感染力的方式表现出来,引发学生共鸣。

3.鼓励学生课外自主学习,感受家国情怀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课外自主进行感受家国情怀的活动,例如阅读书籍拓展知识面,做好读书笔记,关注国家时政热点,了解国家优惠政策,感受中国新时代经济的蓬勃发展和政治的民主稳定,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4.开展研学旅游使家国情怀直观体现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为达到知行统一,教师可以利用假期组织学生开展研学旅游活动。旅游地点可以根据预设的主题来选择祖国的大好河山、悠久的文化古迹、红色革命老区等,让学生亲眼见证国家的灿烂历史文化、优美的风景,进而切身感受新中国建立的艰辛,珍惜当下的美好生活。

历史课堂是传承发扬家国情怀的主要阵地,教师应积极探索,结合课本知识、利用多媒体技术、自主学习、开展研学旅游等多种方式深入培养家国情怀,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曾秀芹.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家国情怀教育的途径[J].当代家庭教育,2020(27):112-113.

[2]魏爱玲.高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渗透分析[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0(4):69-70.

注:本文系福建省南平市中小学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培训课题研究项目课题“高中历史家国情怀素养培育的课堂策略研究”(课题编号:zxlsgg2020017)的研究成果。

编辑 赵飞飞

猜你喜欢

素养培养家国情怀高中历史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注重情境直观探寻规律本质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高中历史的学习感悟
包产到户与包干到户——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商榷
试析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素养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