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专体育教育与学生的心理健康
2020-06-28马洪冬
马洪冬
摘 要:中专学校与普通高中的差别在于人才培养方向不同,中专教育侧重于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学生可在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但中专学校学生多来自于初中毕业,此阶段的学生处于心理成长时期,容易产生许多心理问题。而体育教育可有效干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这就需要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不同策略,为学生塑造良好的心理健康环境。
关键词:中专;体育教育;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中专学校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对此加以重视,并通过体育教学的实践性、互动性特征有效解决学生心理问题。同时,体育教师还应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以帮助学生在毕业后更好的迎合工作岗位需求。
一、中专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特点
(一)难以调控自身情绪
处于中专教育阶段的学生很容易在身心发展过程中被不良风气所影响,从而导致部分学生产生心理问题,一些学生往往与同学吵架争执只是因为微不足道的小事所引起。这种现象可能是因为学生情绪过于冲动,无法在与人交流和沟通中采用正确的方式处理问题,个人主义思想严重,且在日常学习中不愿意与其他同学沟通,从而导致学生在心理问题诱发下频繁与其他学生发生争执。如此一来,不仅学生沟通能力出现问题,且此类学生在产生问题时很难调控自身情绪,对学生未来发展也会造成不利影响。
(二)人际交往能力较差
部分学生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差,进入中专学校后不能与其他同学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同时对于来自教师的管理和教导,也存在一定的抵触心理。此类学生多数在社交能力方面有所不足,也不能养成团结他人的意识和形成团队合作的精神,更无法适应未来就业后的人际关系处理。
(三)心理压力过重
一些中专学生选择就读中专学校都是因为家庭原因或中考失利,迈入学校大门后由于受到周围环境和学习氛围影响,一些学生开始对未来前途产生迷茫,这些学生心理压力较大,本身生活压力与学业压力就高,且对未来就业感到迷茫,从而导致各种心理问题出现。
(四)悲观心理严重
中专学生需要在毕业后面临社会就业,对于就业压力与竞争环境必须要有较强心理抗挫折能力才可适应。但从当前来看,部分中专学生的心理较为脆弱、敏感,很容易被他人表现与话语影响,当别人对其行为进行不好的评价时便会出现情绪低落,一些考试失利现象也会体现出学生悲观心理,从而面对挫折逐渐丧失勇气。
二、中专体育教育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利用理论课堂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体育教育实践课程一般在室外进行,理论教育则于室内开展,中专体育教育可通过室内开展理论知识的方式为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在此过程中,体育教师可为学生讲解体育理论性知识,而后空余十分钟时间让学生进行讨论,讨论内容侧重于人际交往问题、学习问题,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处理方式。同时,体育教师也可参与到课堂讨论环节,在学生反馈问题过后对其进行记录,针对一些特殊性问题与普遍性问题通过自身专业知识帮助学生产生正确认识,而后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让学生明确怎样的心理才是健康的,当心理出现问题时应如何解决。
(二)设计强度较低的体育运动
部分中专学生很容易因为情绪烦躁、日常生活造成心理问题,从而引发精神疾病或抑郁症状,这些都是因为学生无法及时排解心理郁闷现象所导致。针对此现象,需要体育老师对此加以关注,并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安排一些强度不高的体育运动,如快走、慢跑等,让学生能够在消耗体能过程中释放激烈情绪。同时,体育教师还可引导学生通过呼吸将内心烦闷的情绪释放出来,通过体育锻炼缓解内心压力与释放负面情绪。
(三)设计具有吸引力的体育游戏
一些中专学生在情感、生活与学习过程中一旦出现违背自身意愿的事情便會产生自卑、抵触、悲观等情绪,这些情绪会诱导学生逐渐陷入焦虑,进而加剧学生心理问题。想要解决此问题,体育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有趣与美好的事情,通过转移注意力的方式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问题。例如,体育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设计趣味性体育运动活动,并根据学生心理特征设计具有吸引力的游戏。学生通过参加游戏活动不仅能够拉近与其他学生的距离,还可释放内心压力,逐渐对学习、生活产生自信。
(四)设计锻炼学生毅力的体育运动
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原因一部分来自于内心不够强大,从而需要中专体育教师为学生设计锻炼精神意志的体育活动,让学生能够在锻炼过程中逐渐克服困难。例如,体育老师可鼓励学生参与长跑运动,在这一过程锻炼学生意志,让学生具备更加强大的心理素质。
(五)设计比赛运动培养学生各项能力
中专学生在毕业后便需要在岗位工作,但现代社会就业竞争压力较大,需要学生具备一定内心承受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与人际交往能力。对此,体育教师可为学生设计竞赛运动,让学生通过团体合作方式形成竞争意识,学会在合作与交流过程中进行竞赛,并鼓励学生正视自己的失败与成功结果,在浓厚的竞争氛围下培养学生内心承受能力,促使学生在日后工作岗位中从容应对一切挫折。此外,体育教师还可为学生安排足球、排球等比赛运动,让学生自行寻找团队进行竞赛,共同成长进步,这对于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至关重要。
三、结语
体育运动中包含娱乐性、锻炼性与竞技性特征,对培养学生心理健康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体育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还可以在锻炼学生身体素质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具备竞争意识与独立能力,对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苏玉清.浅谈职业中专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当代体育科技,2016,6(28):85+87.
[2]谢伦朋.提升中专体育教学趣味性的必要性与方法分析[J].职业,2017(03):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