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乌司他丁联合比阿培南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肺功能、血气分析、炎性因子及血清CD40L和VACM-1表达的影响

2020-06-28付明倜王月芹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0年12期
关键词:乌司炎性重症

付明倜 王月芹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1外科医学部,河南 郑州 450052;2急诊科)

重症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除常见症状外,还合并呼吸衰竭及其他系统受累等,具有发病急、并发症多及病情进展快等特点,通常于发病早期即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及低氧血症等多系统功能障碍〔1~3〕。重症肺炎患者若不能采取及时有效控制,不仅会增加疾病负担,同时还严重危及生命〔4,5〕。目前,针对重症肺炎治疗原则,主要采用广谱强效抗菌药物治疗,但单纯采用抗菌药物效果并不十分理想。乌司他丁可有效地抑制多种蛋白酶活性,且可抑制炎性细胞因子,对机体免受炎性损伤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6〕。本研究探讨乌司他丁联合比阿培南对重症肺炎患者肺功能、血气分析、炎性因子及血清CD40L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VACM)-1表达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择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于2017年9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老年重症肺炎患者162例,依据《中国成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6年版)》中相关诊断标准。按照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81例与对照组81例。观察组男45例,女36例;年龄67~83〔平均(75.42±5.64)〕岁;其中社区获得性肺炎76例,医院获得性肺炎5例。对照组男43例,女38例;年龄65~82〔平均(74.76±5.25)〕岁;其中社区获得性肺炎78例,医院获得性肺炎3例。两组基线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1.2纳入标准 ①符合重症肺炎诊断标准,且患者未曾正规应用抗菌药物;②年龄65~85岁;③获得知情同意,自愿参与本次研究。

1.3排除标准 ②住院期间出现呼吸衰竭、败血症及肺气肿等;②具有免疫性疾病史;③合并肝肾严重异常者;④合并恶性肿瘤者;⑤存在精神疾病者。

1.4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给予常规治疗,包括机械通气、维持酸碱平衡、营养支持、解痉、镇静等。对照组:给予比阿培南(生产企业: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规格:0.3 g;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80743)0.3 g/次,静滴,每日2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乌司他丁(生产企业:广东天普生化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规格:10 IU;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9990134)20万IU+50 ml生理盐水中,静滴,每日2次。两组疗程均为14 d。

1.5疗效标准 ①显效:患者主要症状基本消失,且痰细菌培养未见异常,肺功能明显改善;②有效:患者主要症状改善,且痰细菌培养病原菌逐渐减少,肺功能有所改善;③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者。

1.6观察指标 ①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变化,包括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氧合指数(PaO2/FiO2);②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变化,包括第1秒最大呼吸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最高呼气流速(PEF),采用肺功能仪(捷斯特HIS01型);③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变化,于治疗前与治疗14 d末清晨空腹采集肘静脉血2 ml,以3 000 r/min离心,离心6 min,离心半径15 cm,取上清液,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CRP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IL-6水平,采用电化学发光夹心法测定PCT水平;④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CD40L和VACM-1变化,于治疗前与治疗14 d末清晨空腹采集肘静脉血2 ml,以3 000 r/min离心,离心6 min,离心半径15 cm,取上清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CD40L和VACM-1水平。

1.7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进行t及χ2检验。

2 结 果

2.1两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n(%),n=81〕

2.2两组血气分析指标变化比较 两组治疗前PaO2和PaO2/FiO2比较无显著差异(t=1.031、0.374,P>0.05);两组治疗后PaO2和PaO2/FiO2较治疗前明显升高(观察组:t=44.261、39.598,对照组:t=28.403、21.924,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PaO2和PaO2/FiO2明显高于对照组(t=13.158、22.044,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血气分析指标变化比较

1)与治疗前比较,2)与对照组比较:P<0.05,下表同

2.3两组肺功能变化比较 两组治疗前FEV1、FVC和PEF比较无显著差异(t=0.600、0.843、0.418,P>0.05);两组治疗后FEV1、FVC和PEF较治疗前明显升高(观察组:t=26.071、40.552、18.710,对照组:t=13.245、15.182、7.400,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FEV1、FVC和PEF明显高于对照组(t=10.028、25.338、13.200,均P<0.05)。见表3。

表3 两组肺功能变化比较

2.4两组炎症因子变化比较 两组治疗前血清CRP、IL-6和PCT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t=0.731、0.525、0.705,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CRP、IL-6和PCT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观察组:t=35.776、37.455、44.854,对照组:t=23.156、20.954、26.018,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CRP、IL-6和PC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t=19.345、21.422、18.618,均P<0.05)。见表4。

表4 两组炎症因子变化比较

2.5两组血清CD40L和VACM-1水平变化比较 两组治疗前血清CD40L和VACM-1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t=0.523、0.602,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CD40L和VACM-1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观察组:t=38.026、26.998,对照组:t=19.998、14.209,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CD40L和VACM-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t=16.379、19.200,均P<0.05)。见表5。

表5 两组血清CD40L和VACM-1水平变化比较

3 讨 论

重症肺炎主要是由细菌、病毒入侵机体后释放毒素及释放炎性反应因子的一种肺部感染性疾病,炎性反应因子及部分毒素入血后可导致全身广泛性炎性反应〔9〕。比阿培南是国内新上市新型的一种β内酰胺碳青霉烯类,药敏实验结果表明,其不动杆菌属和铜绿假单胞菌的抗菌活性显著高于亚胺培南,具有良好的抗感染效果〔9,10〕。乌司他丁是广谱的一种蛋白水解酶抑制剂,具有减少组织灌注、改善微循环、减少组织和细胞损伤、抗炎等作用。药理研究表明,乌司他丁可通过抑制炎症因子释放,阻止细胞炎性抑制与白细胞间的相互作用,避免白细胞的过度激活,减轻白细胞对组织的损伤,从而阻止重症肺炎的发展,减轻炎症导致的肺功能损害〔11,12〕。本研究发现,重症肺炎患者应用乌司他丁联合比阿培南治疗可获得良好疗效,患者肺功能和血气分析得到明显改善。

炎症因子与重症肺炎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炎症因子CRP是判断急慢性炎症的一种敏感指标,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测机体炎症反应,当机体感染时,其水平会迅速上升〔13〕。IL-6属机体对疾病的一种炎症反应指标,其水平变化能够对机体炎性程度及药物治疗后炎性水平评估〔14〕。PCT是降钙素的前肽,当机体出现明显的细菌感染时,其水平会在较短时间内呈升高状态〔15,16〕。本研究发现,重症肺炎患者应用乌司他丁联合比阿培南治疗可减轻炎症反应。

CD40L可激活T细胞,并且在免疫反应中具有重要作用。CD40-CD40L系统可调节多种炎症反应。重症肺炎发病机制还涉及直接侵入、黏附作用等〔17〕。VACM-1可促进T细胞亚群的激活剂机体病灶内单核细胞的滚动,且可促进多种细胞间的相互作用,从而诱导免疫耐受、增强免疫应答及防止致敏。而其中血管内皮细胞是VACM-1的主要来源,VACM-1高表达提示患者机体血管内皮细胞始终处在损伤状态或活性状态,且参与内皮细胞与白细胞相互作用,导致疾病进展〔18〕。本研究发现,重症肺炎患者应用乌司他丁联合比阿培南治疗可下调血清VACM-1和VACM-1表达。

猜你喜欢

乌司炎性重症
炎性及心肌纤维化相关标志物在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进展
乌司他丁在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乌司他丁对脂多糖诱导小鼠急性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4例输注乌司奴单抗治疗克罗恩病病人的护理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体会
老年重症肺部感染临床诊治研究
重症不惑
乌司奴单抗治疗斑块型银屑病专家指导建议
炎性因子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