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感受艺术的语言
——以绘本为载体开展幼儿艺术素养教育

2020-06-28刘菊红

好家长 2020年4期
关键词:鸽子绘本创作

文 刘菊红

一、绘本的选择

绘本能给幼儿带来愉悦感和幸福感,能让幼儿体会到阅读的乐趣。《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艺术领域中指出:“教师应鼓励幼儿细心观察生活中的物品,围绕主题展开想象,能运用绘画表现自己观察到或想象的事物。”让绘本阅读和艺术教育相结合,满足幼儿的发展需求,让幼儿在故事的发展中感受艺术语言,感受艺术元素。适宜进行艺术教育的绘本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主题吸引幼儿,表现童真感

每本绘本的主题都不一样,应选择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绘本,让幼儿从天真走向成熟,从依附走向独立,从盲从走向自主,从自我走向社会。幼儿表达认知和情感的方式有别于成人,其独特的动作和语言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情感,我们应保护幼儿的童真感。因此,在绘本的选择上,应选取能够吸引幼儿的主题,为幼儿构建一个奇妙有趣的世界。例如,绘本《小黑鱼》通过水彩画的艺术表现形式构建了一个奇妙的童话世界。在幼儿的眼里,它是一条聪明勇敢的小黑鱼,它生存的海洋是奇妙的,它的朋友是善良的。通过绘本的学习,引导幼儿去发现生活之美,用灵动的画笔记录身边的美,用美好的心灵去感受身边的美。

(二)角色贴近幼儿,产生认同感

对幼儿进行艺术教育时,绘本内容的选择应贴近幼儿的日常生活,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心理认知,这样才能让幼儿产生亲切感和认同感。如绘本《云娃娃》描绘的是云娃娃在天上飘来飘去,最后发现自己是完全没有固定形状的。画家罗德·蒙蒂霍的画笔像施了魔法,将云朵变成了小猫、小象、小鱼和娃娃……这些都是幼儿熟悉的形象,能让幼儿产生亲切感。教师鼓励幼儿用画笔画出各种造型的云朵,让云娃娃不再孤单,幼儿们在创作的过程中也学会了分享和爱。

(三)情节生动有趣,带来新鲜感

绘本故事妙趣横生,能让幼儿阅读时意犹未尽,是培养幼儿艺术兴趣的源泉。例如,绘本《别让鸽子开巴士》中诙谐可爱的鸽子形象深受幼儿的喜爱。作者莫·威廉斯用夸张的手法,画出了主人公鸽子想尽办法想开车的有趣故事。为了增添趣味性,作者画出了鸽子的多种眼神,如期盼的、雀跃的、祈求的、冥想的、沮丧的……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体验有趣的故事情节,教师带领幼儿模仿鸽子的各种动作,有腾空的、奔跑的、单腿跪的、坐在地上的……在模仿中,幼儿们都变成了“小戏精”。这些有趣的情节,激发了幼儿充分的想象力,去帮助鸽子实现开车的愿望,于是,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就此展开了……

(四)画面蕴含艺术元素,富有艺术感

从开展艺术教育活动的角度考虑,为幼儿挑选的绘本要具有艺术教育价值,尤为重要的是绘本的画面应蕴含丰富的艺术元素。如绘本《香香的被子》,它以现实生活为基础,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色彩丰富的图画描绘了小动物们冬天晒被子的生活故事,教师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小动物晒的被子来区分形状,有方形的、三角形的、爱心的、圆的,被子上还有丰富的图案,有圆点、同心圆、菱形等,这些图案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序,极具艺术感。幼儿们特别喜欢这些五彩缤纷的被子,于是,也纷纷拿起画笔为那些没有“被子”的小动物们送上“被子”。蕴含艺术元素的画面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创作出富有艺术气息的作品。

二、艺术的教育

优质的绘本不仅能促进幼儿阅读能力的提高,也能促进幼儿的多元发展。绘本中蕴含着丰富的艺术元素,精美的画面、丰富的内涵、多元的教育价值等,这些给艺术教育带来了生机,能让幼儿更好地感受到艺术的魅力。

(一)品读故事,学会发现美

绘本精彩的呈现方式除了文字语言,还有其独特的构图、流畅的线条和明快的色彩等。在阅读绘本的过程中,可以潜移默化地将艺术元素植入幼儿的心灵。如绘本《爱的摇篮曲》,它是一首爱的摇篮曲,一首流淌着抒情音符、充满韵律的诗。绘本通过其艺术的表现形式,可以引导幼儿回想起与妈妈在一起的幸福时光。幼儿在阅读绘本的过程中,学会品味富有情感的语言,欣赏朦胧的画面,感受诗一般的意境。

(二)注重体验,学会感知美

开展艺术教育,首先要让幼儿获得艺术体验。艺术教育可以通过视觉感受,切身体验,让幼儿更好地感知美。绘本《蚂蚁和西瓜》讲述的是蚂蚁搬西瓜的故事,为了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蚂蚁搬西瓜时的抬、挖、推、拉等动作,教师可以在利用简单绘画方式的基础上,引导幼儿模仿蚂蚁搬西瓜的动作,让幼儿加深对这些动作的认识。在体验这些动作的过程中,幼儿产生了新的创作灵感,想出了铲、吊、吸等新方法,帮助蚂蚁更好地将西瓜搬走。活动中,幼儿们一边欣赏绘画,一边开创新方法,不仅提升了感知美的能力,还激发了创作灵感,使自己的艺术素养得到质的飞跃,获得新的蜕变。

(三)感悟细节,学会欣赏美

幼儿期以形象思维为主要特征,幼儿通过阅读形象的画面来理解故事内容。一本优质的绘本能够通过细节传递主要信息,教师应引导幼儿感悟细节,以便更好地构建故事情节,理解故事内容。如在学习绘本《我的连衣裙》时,为了帮助幼儿更好地欣赏美丽的连衣裙,教师引导幼儿采用撕纸的方法,撕下不同形状、不同颜色的彩纸,将不规则图案自主粘贴成连衣裙,让幼儿在色块的冲击中感受形状与色彩组合的美。通过对细节的感悟,幼儿们感受到了不同的创作方式所带来的不同审美感受。这样的艺术教育活动不仅培养了幼儿的审美感知能力,还让幼儿学会了思考与创作。

(四)产生共鸣,学会创造美

多样的绘本给幼儿提供了艺术创作的源泉,幼儿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的共鸣更有利于幼儿进行艺术创作。例如,在绘本《我的手掌印——动物园》中,手掌可以变成各种各样的小动物,如大象、狮子、老虎、孔雀、鹦鹉……手掌向上印,添上几笔就能变成动物园的大门;手掌向下印,就能变成狮子、老虎和大象;两个手掌靠在一起印,就能变成蝴蝶和老鹰……幼儿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联系自己在动物园或游戏时的经验,会产生强烈的共鸣,更容易触动幼儿的创作灵感,激发他们用手掌印创作出各种小动物形象,这样既使绘本的艺术价值最大化,也充分调动了幼儿艺术创作的兴趣。

艺术素养的提高离不开优质的绘本和多元的艺术表现手法。绘本画面中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拓展了幼儿的视野,激发了他们的想象,丰富了他们的情感,培养了他们的审美能力,激励着他们用独特的艺术语言表达他们对美的认识和感受。

猜你喜欢

鸽子绘本创作
鸽子,飞吧
绘本
绘本
绘本
鸽子高高飞
《一墙之隔》创作谈
小鸽子,飞起来
小鸽子
创作随笔
创作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