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活”本土资源,丰富幼儿兴趣

2020-06-28宋亦青

好家长 2020年4期
关键词:利用材料幼儿

文 宋亦青

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精神,我们应寻找本地区丰富的人文、自然资源,将本土材料“请”进活动区角,丰富我们的区域材料库。当前,我园增设了种植课程和饲养课程,再结合幼儿园蓝本课程,形成了符合我园特色的本土教育课程。那么,本土材料该如何运用到区域活动中呢?如何彰显材料的层次性和阶梯性?如何通过本土材料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要充分发挥本土材料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的价值,调动幼儿玩转本土资源的积极性,就必须激“活”本土资源。

一、本土材料的挖掘与利用

(一)将本土材料融入幼儿游戏

首先,要注重材料的安全性。第一,材料不具有伤害性。有些幼儿有乱啃东西的不良习惯,材料必须无毒、无味且表面光滑,以保证幼儿的使用安全。第二,材料不易吞食。有些材料体积比较小,很容易被幼儿误吞或是塞入鼻孔中,因此,我们应尽可能提供体积大一些的材料。第三,材料操作性强。区角是为幼儿创设的一个自主探索、自由操作的平台。根据认知发展理论,幼儿的认知经验必须由幼儿通过操作去获得。因此,我们要为幼儿提供安全性高且操作性强的材料,如在科学区中投放大蒜、洋葱、醋等材料,让幼儿通过剥一剥、闻一闻的方式进行体验,不仅更受幼儿欢迎,还能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

(二)将本土材料转变为适合幼儿的操作材料

幼儿天生具有好奇心,好奇心驱使他们去观察与探索周围的事物。为了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可以将本土材料转变为适合幼儿的操作玩具尤为重要。首先,要抓住幼儿的兴趣点,所选材料要贴近幼儿的生活,便于幼儿主动运用已知经验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有利于激发幼儿的想象力。例如,我园将盛泽的本土资源“布”投放进区角,我们为幼儿提供多种性质的布材料。在区角活动中,教师要适时指导幼儿采用正确的观察方法,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让幼儿通过尝试探索布的多种特性,积累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本土材料投放的层次性与阶梯性

(一)筛选出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教育资源

在游戏活动中,幼儿的思维发展离不开具体形象的材料和周围环境的刺激,适宜的活动材料为幼儿的自主性探索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因此,在环境创设时既要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又要兼顾幼儿的个体差异性,材料既要丰富有趣,又要具有整合性。针对幼儿具有好奇心强、生活经验少、注意力持续时间短、模仿性强、活泼好动、情绪化、自制力弱、思维具体形象等年龄特点,我们需要分层次、有梯度地投放材料。例如,小班更适合具有直观性、色彩丰富、操作性强的材料;中班适合具有探索性和可操作性强的材料;大班可投放一些难度较大、灵活多变、创造性强的材料。如在小班投放种子、石块、大颗粒的果实等让幼儿进行比较分类、排列数数等;中班投放果壳、木块、蔬菜、瓜果等进行装饰拼图、折叠粘贴等;大班投放麦秆、叶子、木片等进行编织、粘贴、建构等,这样可以更好地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另外,可投放功能性强的材料,让各个年龄段的幼儿都可以进行操作,激发他们的创作能力。如在“趣味编织角”中,小班幼儿利用玉米皮打结、编辫子;中班幼儿利用玉米皮编织糖果;大班幼儿则利用玉米皮编织小鸟和带鱼。

(二)衍生出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自制教玩具

本土材料具有多种特性。以科学区为例,投放各种特性的布(如反光、吸水、防水、夜光等),让幼儿们自己动手照一照、看一看这些物品。在实际操作中他们发现了光的反射、折射现象。幼儿们还喜欢在晴朗的天气将材料拿到室外玩,经过自己不断的操作,幼儿探索出如何利用光线产生光斑。不同特性的布材料,大大激发了幼儿们的操作兴趣,同时还帮助幼儿初步了解了很多科学小知识;另外,幼儿们还利用收集来的材料制作针筒电梯、彩色眼镜、降落伞、“会唱歌的瓶子”“小车下山坡”“小乌龟爬爬爬”等一系列自制玩具。这些操作性强的玩具大大激发了幼儿们的兴趣,同时,又能刺激幼儿的听觉、触觉、视觉等多种感官,让幼儿们十分期待到科学区进行自由的交流与探索。幼儿们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在玩中学,在学中玩,轻松地获得了科学知识,积累了相关经验。

(三)吸附在主题教育活动中的小版块

可结合各年龄段幼儿的主题活动和节日活动特点,选择合适的本土资源。例如,在“我生活的周围”主题活动中,我们利用嫩绿的蒜苗、胡萝卜苗、豆苗、麦子、玉米、菊花种子、乌龟、蝌蚪、小虾、小蟹和各种形状的小石子等材料,为幼儿营造了一个丰富而鲜活的微型自然界。又如,在“神奇的种子”活动中,幼儿们纷纷从家中带来了花生、麦子、豆子、桃核等多种植物种子,投放在自然角和科学区供幼儿观察。这个活动给幼儿提供了观察、对比、讨论种子的机会。我们还在美工区提供了形形色色的种子及乳胶、棉签、双面胶、泡沫板等材料,让幼儿自由制作“种子贴画”,幼儿的每一幅作品都闪烁着创造的火花。再如,在“石头变变变”活动中,教师带领幼儿收集大大小小、颜色各异的鹅卵石投放在自然角中,便于幼儿们练习数数、排序、比多少,用石头进行画画、印画、滚画、贴画等艺术创作,创意多多。这些材料的利用既丰富了区域活动的内容,又美化了幼儿园的环境。

三、环境资源的教育价值

(一)植物资源

我园的“芽芽乐农庄”种有一些蔬菜与农作物,便于教师引导幼儿近距离了解蔬菜、农作物的生长特性,了解其生长环境及生长过程,并做好观察记录。教师还组织幼儿开展了采摘蔬菜的活动,并且带领幼儿在“手工厨房”烧菜、品菜,这样不仅能让幼儿体会到劳动的快乐,也能让他们学会珍惜劳动成果。我们还将采集来的劳动成果陈列在自然角,让幼儿观察、比较、识别、分类,并对收集到的各种种子、野果、树叶、竹子、稻草、松果等进行了巧妙的利用,如在美工区进行种子、果核、果壳贴画,用蔬菜瓜果进行创意美工制作,用稻草制作稻草人、草帽、鸟窝等;在表演区利用叶子、野草、野花编成头饰、服装,开展“时装秀”;在操作区用麦秸、玉米皮编织一些小手工艺品;在建构区利用废旧车轮让幼儿搭建山洞,练习钻爬跳等。

(二)动物资源

“芽芽乐农庄”也有不少小动物,除了饲养的鸡、鸭、小兔、羊、小香猪等,还会有一些“不速之客”时常出现。“这是什么啊?”“不知道,好像一根绳子。”“不是,像歪歪扭扭的线。”“呀,是一条蚯蚓呢!”……现如今,城市中裸露的土壤越来越少,更别提那些生活在土壤里的小动物了。于是,我抓住幼儿发现蚯蚓的契机,利用晨间谈话等时间,积极引导幼儿大胆提问,激发幼儿思考、想象、探索的欲望,培养幼儿的自主探索能力,帮助幼儿增进对小动物的了解。

我园不仅有自己的小农庄,班级还设有 “趣味自然角”,幼儿每天通过观察自己种植和饲养的动植物,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生长变化和饲养方法。我们利用周围一切可利用的资源,为幼儿提供适宜的、具备发展性的环境,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三)自然资源

农村最丰富的资源就是沙、土、石、木,于是,我们把泥巴搬进了“玩泥区”,让幼儿用泥巴和其他色彩丰富的材料组合成各种生动有趣的“动物”“水果”。在“木材区”,我们提供了不同大小的木材,让幼儿进行多种探索活动:高低不同的小树墩成为幼儿百玩不厌的“平衡木”;长长的木条放在木墩上可以玩跷跷板;幼儿还可以用木材搭桥、搭桌子、构建房子等;大班幼儿还可以利用木材边角料和钉子等材料做自己喜欢的小板凳、桌椅、小汽车、小飞机等模型;幼儿还可以到公园捡拾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鹅卵石,用来画画、拼搭和开展建构游戏,还可以利用鹅卵石玩“走石墩”“过小桥”“跳房子”“比比谁的小石头多”等游戏,这些活动都极大地促进了幼儿的运动能力及数学能力的发展。

美国教育家杜威曾说:“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教学是灵动的、鲜活的,作为教育者,应该学会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充分挖掘本土资源,为区域活动的开展奠定物质基础,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满足幼儿的活动需要。只有这样,才可以让教育融入生活,培养出活泼、自信、开朗、勇于探索的新生代幼儿。

猜你喜欢

利用材料幼儿
利用min{a,b}的积分表示解决一类绝对值不等式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土木工程材料的认识和应用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利用一半进行移多补少
利用数的分解来思考
新材料赢得新未来
Roommate is necessary when far away from home
最美材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