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MEBO联合VSD对骨科难愈性创面临床疗效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2020-06-28洪如伟洪艺秦戴学程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020年3期
关键词:骨科创面炎症

洪如伟 洪艺秦 戴学程

作者单位:524200 广东 雷州,雷州骨科医院骨科

难愈性创面在骨科临床中较为常见,骨外露、开放性骨折等都易导致难愈性创面的发生,且受创面局部微循环较差、合并感染等因素影响,治疗较为棘手,部分患者因病情较重最终可发展至截肢,严重威胁了患者的生命健康[1-2]。近年来,为提高此类创面的治疗效果,部分研究学者将可激活创面组织内潜能再生细胞,促进创面愈合的湿润烧伤膏(moist exposed burn ointment,MEBO) 应用于骨科难愈性创面的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但却存在治疗时间较长的弊端。为进一步缩短此类创面的愈合时间,笔者将能够有效改善创面血运的负压封闭引流 (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技术与MEBO联合应用于此类创面的治疗,并对比了其与单纯应用MEBO对患者临床疗效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 (IL-6)、 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 C-反应蛋白 (CRP)水平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5月雷州骨科医院骨科收治的78例骨科难愈性创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9例,观察组男性21例、女性18例,年龄 (42.38±22.81)岁,创面位于上肢者14例、下肢者25例;对照组男性25例、女性14例,年龄 (45.38±26.49)岁,创面位于上肢者10例、下肢者29例。两组患者性别及创面分布情况对比采用卡方检验,χ2=0.848、0.963,P=0.357、0.326,P均>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年龄对比采用t检验,t=0.536,P=0.591,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所有患者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难愈性创面的诊断标准[3],且为骨科创伤所致;创面位于四肢;对本研究知情,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心肝肾肺等重要脏器器质性疾病;合并凝血功能障碍或自身免疫性疾病;合并恶性肿瘤;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神经血管损伤严重,伴有活动性出血;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对照组:创面于坏死组织清除 (创面结痂于MEBO软化后清除)及生理盐水冲洗后均匀涂抹MEBO,并依次覆盖 MEBO药纱 (药物密度为1 g/cm3)及无菌敷料包扎,每天换药1次。

观察组:初期创面治疗同对照组,待创面有新生肉芽组织生长且长势良好后更换VSD治疗,创面放置无菌泡沫敷料及引流管,并覆盖半透明敷料贴膜,连接负压泵,将压力控制在-120~-80 mmHg之间,5~7 d更换1次敷料;待肉芽组织填平创面后,再次改为MEBO换药治疗,直至创面完全愈合。

2.2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及治疗第7、14天时患者血清IL-6、TNF-α及CRP水平。分别于治疗第7、14天抽取患者空腹外周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IL-6、TNF-α水平,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CRP水平。

2.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数资料以频数或百分比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 () 表示,采用t检验;均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IL-6、TNF-α及CRP水平对比,P均>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治疗第7天,两组患者血清IL-6、TNF-α及CRP水平均明显升高,且两组无明显差异 (P均>0.05);而治疗第 14天,两组患者血清 IL-6、TNF-α及CRP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患者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均<0.05),见表1。

最终两组患者创面均完全愈合,其中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为 (34.57±16.63)d,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 (49.49±19.86)d,两组对比采用t检验,t=3.597,P=0.001,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对比 ()Table 1 Comparison of levels of serum inflammatory factor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表1 两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对比 ()Table 1 Comparison of levels of serum inflammatory factor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组别Group例数Number of cases IL-6 (pg/mL)TNF-α (pg/mL)CRP (mg/L)治疗前Before treatment 7 d 14 d 治疗前Before treatment 7 d 14 d 治疗前Before treatment 7 d 14 d Observation group 39 44.18±15.69观察组68.62±13.09 37.45±9.56 38.05±14.21 56.96±13.10 28.29±9.32 64.11±18.42 98.62±20.03 56.31±14.24 Control group 39 46.35±18.34对照组69.15±15.43 t值t value 0.561 0.393 3.727 0.789 0.894 5.308 0.514 0.450 3.819 67.38±14.73 46.18±11.07 41.13±19.81 54.35±12.69 40.68±11.21 62.05±16.94 96.41±23.21 P值P value 0.576 0.695 0.000 0.433 0.374 0.000 0.609 0.654 0.002

4 讨论

骨科难愈性创面具有范围大、程度深、周围存在硬性痂皮或瘢痕组织等特征,且多存在骨外露,治疗难度较大,部分患者因病情较重最终可发展至截肢,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4-5]。目前,临床治疗骨科难愈性创面的方法有常规清创换药、中医药外治、VSD等,临床疗效差异较大,且尚未达到理想水平[6-7]。近年来,MEBO在骨科难愈性创面的治疗中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但却存在治疗时间较长的弊端。为进一步探寻较为理想的骨科难愈性创面治疗方法,笔者将VSD与MEBO联合应用于此类患者的创面治疗,并与单纯应用MEBO者进行了对比。

创面愈合包括止血期、炎症期、增生期和组织重构期4个时期,创面组织缺血、感染、营养不良等均可使某个时期停滞或延缓而导致创面迁延不愈形成慢性难愈性创面[8]。慢性难愈性创面表层多为老化的肉芽组织或纤维环,若想使此类创面正常愈合,需再次启动创面的炎症反应期[9]。相关研究显示,MEBO内含有的有效成分可激活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中的ERK1/2和p38信号通路,从而激活c-myc、Akt及ATF2信号因子,与机体内的TNF-α、IL-1、IL-6、IL-8、IL-12等炎症因子共同参与免疫应答反应,加速创面多种细胞的迁移、分裂[10];且可抑制TNF-α与IL-6等炎症介质的过度分泌与释放,为创面创造有利于再生修复的微环境,促进创面愈合[11]。IL-6为机体重要的炎症反应因子,可借助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转导通路促进炎症因子表达而增强中性粒细胞的活化和聚集能力;TNF-α是具有广泛生物学特性的多肽类细胞因子,能够促进细胞因子的级联反应,启动巨噬细胞并产生大量致炎细胞因子等;CRP作为一种炎症敏感指标,与炎症反应水平呈正相关性。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第7天,两组患者血清 IL-6、TNF-α及CRP水平均明显升高,且两组无明显差异。可见,治疗初期应用MEBO再次启动了创面的炎症反应,使创面进入了正常愈合期。另外,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第14天,两组患者血清IL-6、TNF-α及CRP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患者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最终两组患者创面均完全愈合,且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可见,与单纯应用MEBO治疗相比,MEBO联合VSD治疗者中后期血清IL-6、TNF-α及CRP水平下降更明显,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更强。这可能与VSD能够为创面营造微酸与负压环境,加快细胞生长,刺激血管形成,进而加快创面愈合有关[12]。

综上所述,MEBO联合VSD可有效促进骨科难愈性创面愈合,缩短创面愈合时间,且调节炎症因子水平可能是其部分作用机制,值得临床进一步深入探究。

猜你喜欢

骨科创面炎症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数字骨科”专题文章导读
探讨浓缩生长因子(CGF)在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治疗中对溃疡创面愈合的作用
透明质酸基纳米纤维促进创面愈合
锻炼肌肉或有助于抵抗慢性炎症
现代骨科“三新”之光——快速康复外科、现代数字骨科、冲击波治疗的临床应用
脯氨酰顺反异构酶Pin 1和免疫炎症
负压创面治疗技术应用的研究进展
《感染、炎症、修复》杂志版权转让约定
欢迎订阅《感染、炎症、修复》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