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唯物史观庸俗化、简单化
2020-06-27邱俊
邱俊
唯物史观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灵魂。《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版要求学生能够达到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要求学生了解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二是要求学生理解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能够正确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趋势,通过渗透唯物史观的历史课程学习,自觉致力于科学地解释历史、科学地“解释世界”,将唯物史观作为认识和解决现实问题的指导思想。不过在历史课堂实践中,笔者发现部分老师的教学过程尽管非常重视引导学生了解唯物史观的基本知识,然而引导学生依据唯物史观解释历史时却出现庸俗化、简单化的问题,不利于学生真正地培养唯物史观核心素养。故而,作为一名历史老师,要不断加强自身的理论学习和深邃思考,提升自身的理论素养。现在笔者以《俄国的十月革命胜利》为例,探讨在历史教学中如何避免唯物史观庸俗化、简单化的趋势。
一、打破历史发展形态的机械化叙述,历史发展是规律性和多样性相统一
唯物史观认为人类历史是一个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从低级到高级发展的自然形态。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国家、地区、民族的历史完全呈现一样的发展特征。对于十月革命和苏联的历史也要站在这个角度去理解。有学者曾指出,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把“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看作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石,对社会形态的发展与演进作了客观主义的公式化叙述,甚至把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直接等同于各民族的不同发展道路,把唯物史观混同于历史的“一般历史哲学”,强调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的合规律性。这种认识将人类历史从低级到高级进化的历史进程进行了刻板化、机械化、公式化的叙述。把前苏联的道路直接等同于社会主义发展的一般道路,并生硬地拿俄国和苏联的历史去机械地套用唯物史观的相关理论,这并不符合真正的唯物史观。
19世纪欧洲资本主义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种种弊端,马克思和恩格斯针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现实问题在总结前人理论成果上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马克思说:“共产主义是作为否定的否定的肯定,因此,它是人的解放和复原的一个现实的、对下一段历史发展来说是必然的环节。共产主义是最近将来的必然的形态和有效的原则,但是,这样的共产主义并不是人类发展的目标,并不是人类社会的形态。”这段话深刻地揭橥出“共产主义”既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社会阶段,更是实现人类社会自身的解放这一终极追求的途径,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对社会发展规律性的深刻认识。
但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从没有确定共产主义实现的必然方式,而是不断探索不同的国情下实践共产主义的多种可能性。马克思晚年更是把目光指向了东方,并基于俄国社会发展的现实状况,提出经济发展落后的国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不经历资本主义制度的苦难,直接进入更高层次社会阶段的“跨越卡夫丁峡谷”理论设想。可惜因马克思的英年早逝,这些理论和实践探索并没有产生最终的结论。列宁则是在实践中继承了马克思的事业。
只有真正地理解历史发展是规律性和多样性的统一,才能够准确把握《俄国的十月革命胜利》的教学立意。假如拘泥原来的机械的历史发展论,把十月革命界定为俄国资本主义制度发展和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后的产物,从而论证十月革命的产生是遵循“唯物主义的历史发展”的神圣性。这既有违马克思的初衷,又容易与所谓的“普涅汉诺夫之间”纠缠不清,不利于学生唯物史观素养的形成。我们实事求是地把十月革命乃至整个俄罗斯社会主义运动放在19世纪和俄国这样一个特定的历史时空中去考察,这才符合真正的唯物史观所坚持的人类历史发展是一般规律性和具体国情的特殊性相结合的产物。
二、摆脱历史成因的单一决定论,历史产生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相统一
我们理解了历史发展是规律性和多样性相统一,我们也就能理解任何历史事物、现象是历史必然性和偶然性相统一的产物。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是并不意味历史产生就是单一的决定论。“单一的经济决定论绝不是万能的钥匙,同时要基于整体的视角辩证把握各种要素之间的辩证和互动关系。”
教师也应该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探讨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首先,俄国特殊的国情是十月革命能够爆发的前提。“十月革命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名义、口号和理论体系进行的,与西方现代文明总危机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有直接的牵涉,但其渊源、性质、风格和命运却深深地根植于俄国历史土壤之中。”1861年俄国实行农奴制改革后,虽然资本主义经济有了一定发展,但是社会矛盾依旧尖锐。1905年的俄国革命又像是一间实验室,在其中造成了俄国政治生活內所有基本的派别,又反映出俄国马克思主义内部各种不同的倾向。俄国参加一战使得各种矛盾激化,各种政治派别都试图使俄国朝着自己的政治目标方向发展。
其次,马克思主义和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是俄国走向社会主义道路的思想和阶级基础。“俄国在1861年也发生了变革,结果一种社会形式被另一种社会形式所代替一一农奴制被资本主义所代替……资本占有者、土地占有者、工厂占有者在一切资本主义国家中始终只占人口的极少数,他们支配着全部国民劳动,就是说,使全体劳动群众受其支配、压迫和剥削。”十月革命前工人阶级已经是俄国最革命的阶级。1882年,普列汉诺夫翻译了俄文版《共产党宣言》,成为俄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第一人。1903年,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上,支持列宁的成为多数派,被称为布尔什维克。这是俄国十月革命取得成功的思想和政党基础。
第三,俄国十月革命的发生及其胜利有其必然性,当然也有一定的偶然性因素。网特别是二月革命后,俄国的政治局势发展为十月革命的发生提供了可能性条件。二月革命后,事实上掌握国家权力的临时政府无论是立宪民主党政府,还是社会革命党和孟什维克参加的联合政府,它既没有能力制止全国性的农民骚动,又不能在制定土地法方面有所作为;既不能阻止地方苏维埃夺取本地区的控制权,阻止工人接管工厂,也不能阻止少数民族宣布自治或独立;更糟的是,它提不出强有力的媾和政策来为俄国赢得和平。与此同时,苏维埃和布尔什维克党越来越受到群众的支持,最终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
三、避免简单的英雄史观,历史进步是人民群众和杰出人物共同作用的结果
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同时也非常重视杰出的历史人物和领袖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在《俄国的十月革命胜利》相关内容的学习中学生也应该学会从唯物史观的角度辩证分析列宁等杰出的歷史人物在十月革命中的贡献。因为长期受到《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过分强调武装斗争重要性的影响,党内一些人错误地渲染了列宁、斯大林等人领导武装斗争、彼得格勒起义的贡献。随着更多史料的出现,这样的结论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就受到了质疑。甚至泼脏水连孩子一起扔掉,一些人错误地形成否定列宁和十月革命的极端观点,但是这都不符合真正的唯物史观。
首先谁都不能够否定列宁同志在十月革命中的巨大贡献。“列宁之所以是一个真正的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就在于他不是从书本里,而是从实际、逻辑、哲学思想、共产主义理想上找到革命道路。”1917年4月,列宁回到了彼得格勒,正确分析了俄国革命发展的现实状况,审时度势提出适应的革命纲领,提出要利用当时的国内国际形势,把革命从第一阶段深入到第二阶段,同时列宁在当时还认为应当争取以和平的方式取得政权。1917年七月流血事件后,列宁领导布尔什维克党决定改变策略,并通过了武装起义的决议,最终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
但是列宁同志为什么能够从实际中找到马克思主义革命道路呢?正是因为他始终站在人民群众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他和布尔什维克成为了十月革命中诸多政治派别里最能体现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领袖和政党。二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党在列宁的领导下,明确打出了自由、土地、面包、和平的旗帜,把当时俄国各个阶层普遍关注的几个焦点问题都写到了自己的旗帜之上。它把俄国最迫切、最尖锐的社会问题同社会主义革命联系在一起,在1917年俄国各派政治力量的大博弈中向俄国社会提供了最具吸引力的解决方案,从而赢得了广大民众的信从。因此士兵与工人纷纷转向布尔什维克,布尔什维克的实力迅速壮大起来。1917年4月底,布尔什维克已拥有10万名党员,到7、8月间布尔什维克召开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第六次代表大会时,布尔什维克已经有24万党员。到8月9月初,彼得格勒和莫斯科苏维埃的领导权相继转到布尔什维克手中。前辈史家陈之骅先生总结得好:“代表先进生产力的阶级和广大群众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但历史唯物主义同样也不否认杰出的个人在历史发展中的能动作用。他们代表了最大多数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且能洞察现实,预见未来,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坚持奋进,推动历史发展。毫无疑问,列宁就是这样的杰出人物。”老师不妨援引相关史料让学生论证历史,树立人民群众才是推动历史进步的根本力量的唯物史观。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历史课堂的学习中,学生的唯物史观的培养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历史教师的专业素养。而历史教师的理论修养则取决于教师阅读的深度和广度。毕竟老师有一桶水,才能给学生一瓢水。故而我认为作为一名历史教师,自己要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树立真正的唯物史观,才可能让学生唯物史观的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地生根,并且不出现简单化、庸俗化的倾向。